预学、导学、悟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发布时间:2023-11-09 02:14:40

【转载】预学、导学、悟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2013-03-2118:19:21|分类:课堂模式|举报|字号订阅
本文转载自小生有礼《预学、导学、悟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是:教案预设→学案预学→疑难导学→问题探究→课堂训练→反思领悟
一、预学预学首先是教师的预学。“教师预学”不仅要“读懂教材”、“读懂课标”,更关键的是要“读懂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实际,关注学生的兴趣点,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的文本导读等。教师在“读学生的过程中”,自然产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感受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的自我期盼,为具体课堂教学设计打下基础,即“以学定教”。我们特别关注教师的“协作预学”,即“集体备课”。我校集体备课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由预先确定的主备人依据新课程标准,针对自己所备的教学内容,对照本校学生的实际,合理预设教学案。而后备课组长带领组员认真讨论教学案,形成“一人主讲、众人补充、质疑、解难、整体突破”的良好备课氛围。近年来我们实施了电子备课及教学案一体化方案,一备的内容(经过集体讨论)应分课时备课(并标明授课时间);教案中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要定位准确;教学环节与过程要科学合理;要有课堂小结(知识要点和概括);要有课堂训练布置(安排与授课内容同步的练习,练习中应注明分层要求);提倡有教学后记(课堂教学的成功体会与改进措施),教学案形式可根据学科特点多样化。电子教学案必须提前3天上传学校资源网。我们的二次备课必须提供纸质的备课笔记,要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及教师的教学风格重新设计并优化整个教学过程,特别在教学导入部分要有特色,要始终坚持为学生的“学”服务;对学生的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必须提出分层的要求,同时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错误必须在二次备课笔记中体现出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便于下一次设计练习再次巩固)
其次是学生的“预学”。即学生根据“教师预学”后形成的“预学案”进行自我学习的过程。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特别低年级学生还不具备独立“预学”的能力,我们提倡“引领式预学”,即:学生主体预学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结合。教师必须给予明确指导,提出“预学”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新授课学习内容的大致框架,明确重点难点,激发学习欲望,产生学习疑问,确保他们带着兴趣学习,带着问题学习,带着思考学习,带着目标学习,保证他们能以学习主人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师在初期可以邀请家长、学生小老师督促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完成“预学”的任务,到最终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形成完全“自主预学”的习惯。长期坚持预学的学生,善于对新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和比较归类等,能比较快地发现问题和抓住问题的本质。钱三强教授说过:“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自主预学是自己能动的独立的接触新知、自主阅读、自我思考,这种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旦形成,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受益一生。

预学的物质载体是“学案”,其设计应该包括:学习目标(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资料收集的具体要求、文本预学导读关键词、初想问题检测、预学疑难提问留白等。学案设计的着眼点:“眼前有课本,心中有学生,学法即教法”,用学生的思维去设计,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预学阶段的一般操作流程为:教师设计学案→学生完成学案→生生交流互评→教师点评答疑
由此可见,“预学”不同于传统的“预习”:第一,对象不同。预学包括教师预学与学生预学,预习仅仅是学生预习。第二,抓手不同。预学的抓手是学案,而预习则没有标准和明确的抓手。第三,评价不同。预学的结果要展示并进行学生互评或教师点评,而预习结果一般只有教师评价。有效进行“预学”的注意事项:1.预学是自主的行为,但不是放任的行为,预学成功需要一定的目标驱动。教师首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编写学案时应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适时地、适当地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将教学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通过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教学案的情景设计,创造浓厚的情景氛围,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预学目标的难度可以小一点,利于学生能够达成目标,产生成就感,有足够的信心继续完成下一个目标。
2.“学案”设计要有开放性,即“学案”的设计要根据学科特点、课型特点以及师生特点有所变化。预学的开放设计包括形式上的开放、内容上的开放和空间上的开放等。形式上的开放是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可以有不同形式设计。如: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等学科多有文本预学、资料搜集、问题初想等;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则应有实验器材准备和实验须知等。内容上的开放是指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在学习内容上应有所侧重。如:物理、数学要预学相关定理、学科思想、方法等;语文的阅读教学则应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与作品的时代背景等。空间上的开放是指预学可以安排在课前完成,如学生的课外时间难以安排,也可以安排在“前课”进行。3.预学展示本身就是一种鼓舞,鼓励学生在同伴面前表达自我的劳动所得,有利于克服自卑,培养自信。预学中的一般问题让学生互评,利于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还利于学习小组的建设,增强团队精神;重要的问题由老师点评,点评要多用鼓励性语言,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预学习惯奠定基础。
4.预学案的编写要强化学法指导。通过教学案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教学案”本身就是一份探索性的自学提纲。学案设计时要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热情地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科学地设计问题引起探索,适时引线搭桥帮助探索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二、导学

预学、导学、悟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