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怎样看待中国过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12-10-23 18:01:57

当代大学生怎样看待中过传统文化

{内容摘要}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相当重要,传统文化离不开大学生的支持。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更少不了大学生的参与,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应从多方考虑。文章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特点展开论述,从而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 中国 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日趋完善的时期,如何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之精华,为我所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现在大学校园看古典著作的学生是越来越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今大学生这一高知识群体中的普及程度逐步下降。文化的传播与大学生至关重要。从小的方面看,能使民族文化延续到世世代代,从大的方面,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瞻仰中国文化,都是非常重要。

经过调查,当今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态度不尽相同,但大多数人的态度都不容乐观,但是可以看出,当代的大学生对中国文化不是没有兴趣,而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有力的宣传,日益国际化的环境以及教育的部分缺失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出现偏差。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态度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认识抽象肤浅化

现在大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越来越多样化,但随之而来的是专家学者们长期诟病的问题,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极其忽视,文化素养越来越差。大多数同学并不是没有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而是始终采取的是一种低效的,甚至可能导致对文化意义误解的学习方法。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同学来说,平时接触我国文化的课程多是公共选修课。在大学课程体系中,这些课程的授课模式大多是“概论 通史”。结课考试的机制,也往往围绕这一模式。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考试就是学生平时学习的指挥棒,这就造成了我们很多人只学些概论、通史类的知识,而忽视了对原著经典的阅读。不读经典,我们的学习只能是肤浅的,表象化的,有时甚至会为某些思想所左右。当然,对中国文化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就更无从把握了。 大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应该采取“经典阅读”的方法。现在教育界的许多专家也提出了与此类似的“元典阅读”,即倡导对中华文化思想源头的经典作品(如《四书》、《涛经》、 《老子》、《庄子》等)的阅读。这个范围似乎有些小,还可以扩展到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中。也就是说我们不论学习中国文化的哪个方面,都不能笼统地了解大概就算学习,一定要阅读这个方面的原创性经典作品。不读《史记》、《汉书》,怎么能算学过中国历史?不读《论语》、《道德经》,怎么能真正领悟影响中国人性格形成的儒与道的哲学?

二、认识被动机械化

“老师我要考研,其中有一门综合科目,您能不能告诉我,像李白是什么人、他是哪个朝代的、代表作是什么‘这类问题,我怎么能有办法了解一些?”面对学生这样的求助,本市某高校负责教授大学语文课程的老师显得很无奈:“学生都是为了应试才去机械性地背诵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其实这都应该是他们系统学习并掌握的最基本常识。”这就导致了,学生为应试而被动无奈地去掌握传统知识,而且考试范围的固定,不能让学生自由自主的去学习,更加增加了学生的被动程度,甚至产生厌恶。

“以前上中学的时候,也就是背背语文课本上那些知识,很少有时间看课外书。”不少大学生把“缺乏文化常识”的原因完全的归结为中学时的应试教育。其实,上了大学,学生们整天被埋在一堆数学公式或ABc中,有点空闲时间也花费在电视、电脑前。可以肯定地说,学校图书馆里看书的人绝没有坐在电脑前玩游戏看光盘的人多。而且在图书馆里,看文学类图书的人更是风毛麟角。可见,过于的被动机械化成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障碍,应试教育并不是最大的罪魁祸首。学生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才是真正的原因。

三、认识实用功利化

造成目前部分大学生基本文化常识、文字功底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功利化的社会大环境也有关系。一方面,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平民教育转变,这种普及让大家感觉现在大学生的基本功不如以前学得扎实;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本着“实用”的原则,更热衷于去考一些技能证书,对加强个人基本的文学、文化素养并不关心,这也造成他们基本文明礼貌知识的缺乏。

许多高校已经将“大学语文”课程纳入选修课甚至必修课,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 “大学语文”课程更应该在大学生中普及人文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塑造健康人格方面发挥作用。

那么如何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呢?2007年南怀瑾再传弟子王绍瑶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文化三关”时曾愤慨道:“文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五四,因为它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拦腰一截。”这对我们既定的观点是一个多么大的冲击!假设大学的课堂上能有这样的慷慨激昂,能有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又将会怎样影响着这么一群青春、富有朝气、充满生命力的大学生呢?这就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调节。教育部门应当重视语文教学,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从总体上引起学生的关注,学校方面要对语文老师严格要求,尽量选拔一些年轻富有活力的教师,从而加大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除了课堂上的教育,校园文化也对大学生的认识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从对传统艺术的掌握情况上看, “有所掌握”的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而“一点不懂”的比例逐级下降。这可以归因于校园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是社团、学生会、艺术团体等各种学生组织所共同营造的。文化的生存不是一次扎根下来的,文化的推广传播也不是简单的靠课堂上学来的。它需要的是生存土壤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正是这种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对传统的认知态度。而这种影响又不是强制性的灌输。衰亡的终归要消失,经典的只需要唤醒。这种文化氛围就是在唤醒,就是在提醒,就是在正确地影响着大学生。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其它外因如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生活环境等。外因与内因之间又不是绝对孤立的。在适当的时候,外因就会转化为内因,内因又作用于外因。它们相互影响,决定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只有抓住了原因,针对不同的情况,才能慢慢缓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在建立兴趣的基础下,才能把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

四:怎样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1.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科学、严谨、审慎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必然存在着正负、优劣两方面的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封闭的社会环境等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如果没有积极向上的因素,没有一种向前的推动力,它不可能在历经无数次内忧外患后仍然以极其强大的生命力生生不息地延续至今,广播东亚;如果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消极落后的因素,没有一种停滞的或向后的拖拽力,近代的中国便不可能在科技、文化、经济迅速崛起的西方世界之后踽踽而行。因此,数典忘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是危险的;全盘肯定、盲目自大、敝帚自珍的国粹主义同样是有害的。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地去审视、剖析、鉴别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其优秀的成分,拒绝和抛弃其落后的成分,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活力,并成为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强大动力。

2.要切实掌握鉴别、区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基本方法,提高洞察能力。

第一,要坚持历史观点,站在历史的时间点上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评价历史人物。因为一切传统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纵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然有着历史的烙印及其局限。鉴于此,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既不颂古非今,也不以今非古;只有尊重历史的辩证发展,才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而不会以主观片面的标准去评判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看成是一堆陈旧过时、不合时宜的历史包袱。

第二,要站在现代的时间点上,用现代的科学观来考察传统文化,将历史的和现代的两种视角贯通、结合起来。只有很好地做到这种贯通、结合,才能对传统文化作出客观科学的评判与选择。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机械的复古,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并非盲目地照搬,而必须根据新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需求,进行合理的吸收、改造、创新和发展。所以,对传统文化决不能泥古唯古、食古不化,而必须站立在现代的时间点上审视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

第三,要切实地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而不是只在其外部特征上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地兜圈子。

3.面向世界,博采众善,广泛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用以克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和弥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欠缺。

蔡元培曾说:“教育家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创造文化,而创造文化,往往发端几种文 化接触的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这多种文化交汇、碰撞、激活、融合的时代,这使中华文化有了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机会。而中国21世纪的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也正需要在这多元文化的激烈交汇、撞碰、融合中进行。 中国文化也在变,不断吸收,不断变化更新,中国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创造。我们青年人要把中国文化的精华学到手,同时吸收外来的文化,再熔为一炉,创造出有你们特色的新文化来!

四、结语

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建设新的文化和新的人文精神体系,以使人们更趋于高尚,生活有更高的境界,也进而推动我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正如人们常说。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日趋完善的时期,应该辩证地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之精华。为我所用,整理、挖掘民族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振兴!

当代大学生怎样看待中国过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