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

发布时间:


【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试学变形。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教学重、难点: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且沿用至今。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
二、解题
《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qiāng“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诗中记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整体感知
(一)大家先听录音,听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诗歌中的:节奏变化,韵律变化以及情感变化并在课本上作适当的标记。
1、分组诵读,画出韵脚。明确韵脚:来、回、发、雪、月、来、杯、生、停、听、醒(作平声)、名、乐、谑、酌、裘、愁。
2、识记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
将进酒(qiāng莫使金樽空对月(zūn烹羊宰牛且为乐(pēng
岑夫子(cén钟鼓馔玉zhuàn斗酒十千恣欢谑(zìxuù呼儿将出换美酒(jiāng)千斤散尽还复来(huán3、指导朗读。
如:开篇两句长句,犹如挟天风裹海雨,迎面扑来,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第二句“奔流到海不复回”,言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韵律。接着,又是两个同样的长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五六句,诗人感情由“悲”而“欢”,节奏顿转和缓,句式也变为七言,“须”“莫”“必”“还”“且”将欢畅之情推进、提升、积聚成高亢、嘹亮的“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的豪歌壮举,至此,诗人狂放之情渐趋高潮,诗的旋律愈益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忽然加入四个短句,不仅诗的节奏变化,也仿佛听到酒席上频频的劝酒声。更甚者,诗人连声劝酒,诗兴大发,引吭高歌。之后,诗人感情由狂放转为愤懑、激越,发出最后的豪言壮语:千金散尽还复来,一醉方休,同销万古愁呢!诵读至此,我们的身体里、声音里好像也奔涌着诗人跌宕起伏的感

情激流。
4、分组朗读
君不见/黄河/之水//上来,奔流/到海//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白发,朝如/青丝//成雪。人生/得意//尽欢,莫使/金樽//对月。天生/我材//有用,千金/散尽//复来。烹羊/宰牛//为乐,会须/一饮//百杯。/夫子,/丘生,将/进酒,/莫停。与君//一曲,请君/为我//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加粗字重读
(二)1学生自己读2遍(大声读、旁若无人的读)2齐读
(三)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激动的(找出对应诗句)豪放的(找出对应诗句)悲壮的(找出对应诗句)自信的(找出对应诗句)愤慨的(找出对应诗句)狂放的(找出对应诗句)愁苦的(找出对应诗句)(四)品读研讨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同学们,当大家看到这么气势磅礴的黄河的时候会感到心情怎么样?——激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作者为什么从江水想到了人生?
这一句中有一个字明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那就是——悲。古人有一个词评说的好——悲而不伤,悲而愈壮。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读完这一句,我们会发现作者用其中两个字明确的表达了他的感情:“欢”和“乐”,在这里有一种心态让诗人感到欢乐这种心态是——自信哪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就是本诗的第一次感情变化,由原来的悲壮转成了欢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他不仅自己喝,还劝他的朋友喝,这里也就点明了“将进酒”的这个题目的意思,劝酒歌。另外,同学们感受一下,在这里作者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那么这四个三字句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这就是诗歌中的第二次感情变化:由欢快转为狂放。“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分明是得不到重用的一种——愤慨“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三次感情变化:由狂放转为愤恨,然而愤恨之情刚刚显露,诗人又回到了酒中。“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这些很多人苦苦追求的东西到了李白这里却抵不过一碗美酒,在李白的眼中充满着鄙视之情“呼儿将出换美酒”

正是诗人豪放之情的再一次彰显,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四次感情变化:由愤恨再转回到狂放,而这种狂放比刚才的还要狂,是一种癫狂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所以他在诗歌的最后一句写道“与尔同销万古愁”。这种“愁”不再是一时一刻的,而是“万古愁”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五次感情变化:由癫狂转回到愁苦。四、总结1、明确:
奔流到海不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千樽空对月喜(乐)(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全诗的感情变化:悲—→乐—→愤—→狂感情主基调:愤慨2、学生自主诵读喜欢的诗句,试着背诵全诗。五、思考
这万古的愁从何而来呢?(请同学们结合背景,结合你所了解的李白分析)提示:1政治遭遇
2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3对绝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六、课堂检测: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并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集》2、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慨。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悲,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写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3本诗的主旨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鄙视和蔑视的态度。4李白的浪漫气质和狂放的性格充分体现在诗中对夸张的运用,如朝如青丝暮如雪,尔同销万古愁等七、课外拓展
1、收集有关写“酒”的古诗词。2、背诵并默写全诗。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孟德(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

(4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兰陵美酒郁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8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9.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绝句》1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1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第二课时

一、朗读并试背课文二、悦读开篇三、贝海拾珠
1、指名朗读,了解“变形”
变形是指对原形的超越,变形后的意象与原形仍有深层的共通之处,达到“奇而入理”2、诗着变形
将《将进酒》变换成整齐的七子句,试试看,和原诗有什么不同?
四、鉴赏
1、“岑夫子”“丹丘生”会用怎样的诗句劝慰“但愿长醉不复醒”的李白?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说说这句名句勾起你的什么回忆。

将进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