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激励理论应用在高校教职工管理中

发布时间:2013-07-02 11:21:52

如何将激励理论应用在高校教职工管理中

摘要】:激励机制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激励机制也逐渐被引入高校管理工作中。在高校教职工管理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激励理论,实施科学有效的激励,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教职工的内在动力,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激励理论;内在动力;教职工管理

  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除了对教职员工的数量、能力、专长等进行优化配置外,更应注重对员工动机的激发,即对员工的激励。实施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高校吸引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进而推动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行为基本遵循这样的规律: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然后再产生新的需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在高校教职工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就是要在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弘扬敬业奉献精神的基础上,将激励机制有机贯穿于高校教职工管理中,动员全体员工参与激励,并在恰当的时机,实现最佳激励组合,以形成他励与自励相统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高校员工激励氛围。

一、激励理论对高校教职工管理的应用指导

  激励在管理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等问题,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激励理论。在高校教职工管理中,以下激励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概括出人的五种最基本的需要,他们呈金字塔形由低到高依次排列,其中最低层次的是生理需要,往上是安全需要,接着是社交需要,之后是尊重需要,而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认为这些需要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一般来说,人的需要遵循递进规律,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的满足后,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才占据主导地位,成为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马斯洛还认为,在同一时期内,个体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需要,但是每一时期内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即“优势需要”。

  (二)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鲁姆提出的,他认为,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发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他认为达到该结果的期望的概率,即M=V×E。其中:M指激励力量,即调动一个人积极性,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的强度;V指效价,即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其价值的大小;E指期望值,即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某项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的估计。目标是人们对自己未来行为结果的预期,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调控和激励的功能。

(三)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做出成绩并取得报酬以后,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也就是说,人们通常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人们通常不仅关心自己得到了什么,而且更关心别人得到了什么。公平感能够使人心理平衡,心情舒畅,从而更积极和热情地投入工作;而不公平感则往往使人感到苦恼、压抑,产生消极情绪和离心倾向,形成人际矛盾,从而降低工作标准,改变行为方式。

(四)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激励上的应用,他认为,个体行为的后果对个体今后的行为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所谓强化就是通过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使个体行为得到重复或削弱、消失的过程。对个体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使这个行为巩固、保持、加强,就称为正强化。正强化的手段可使某种行为得到巩固、保持、提高人的兴趣,保护人的自尊心,促使人对某种目标的追求,因此它是激励的重要手段。

对个体的某种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使之减弱、消退,就称为负强化。负强化手段可以削弱动机,损伤自尊,但如应用得当,也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定向控制和改造,最终引导到预期的最佳状态。

以上激励理论在高校教职工管理中的运用,主要内容包括了几方面:行为的起因。高校教职工行为的根本动机依然是个人的内在需求,是主观理性的,员工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要求高校管理者依据员工需求的差异,实施多元化的激励措施,进行全员激励。

影响行为的因素。影响高校员工行为的因素,有个人、环境、社会、文化和高校精神等方面,从而产生了员工行为的差别化。了解掌握员工的个性偏好、组织特性、人力资源市场状况等影响行为选择的因素及其产生的内在动机,是实施有效激励的基本依据。

行为的结果:一方面,高校员工实施行为满足个人的需求,同时实现组织的目标。另一方面,组织激励员工始于组织目标实现的需要,并力求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实现的一致,在人本主义理念指导下,这两者是相互统一的。因此,在高校教职工管理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手段,将整体目标与局部的、个体的目标相结合,精神与物质相结合,以激发员工高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积极工作的内在动力。

二、在高校教职工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需要层次理论”,抓住高校员工的优势需要,实施有效激励。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产生动机,而动机决定行为。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在高校教职工管理中,要认真分析教职工的需要特点,抓住员工的优势需要,实施有效的激励。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应注意坚持“以物质激励为基础,精神激励为重点”的原则。

1、物质生活需要虽属低层次的需要,但却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当前,高校教职工的平均经济水平与社会的其他一些行业部门相比,仍显得偏低。在比较心理的影响下,教职工的工作热情难以充分提高,工作态度容易波动。因此,高校管理者应重视基本需求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在工资、福利、工作环境、住房等方面合理增加资金投入,特别是对工作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第一线的教职工给予必要的关注,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同时,物质鼓励不是万能的,人的需要与激励效果之间存在着一种规律性的关系,即低层次的物质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产生的动力将越来越低,而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越得到满足,产生的激励动力则越来越高,具有更强烈、更持久的推动作用。作为一个职业群,高校教职工除有基本的物质需要之外,还蕴藏着丰富的精神需要,如作为一个具有较高层次文化素质的群体,他们对内在自我心灵的认识和外界社会活动的感受都很敏锐,爱惜名誉,重视形象;希望个人的才能得到发展,有强烈的自尊、自爱和自强的需要;希望有进修、深造、发展和提高的机会,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随着民主观念的深入,日益重视自己的权利,希望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民主决策,有强烈的渴望民主与平等的需要等。因此,高校管理者在努力满足教职工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应关心、尊重和理解员工,致力于创造条件满足和发展他们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3、高校要制定各类员工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提高员工的素质能力。高校领导和主管部门要在形式和内容上鼓励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有效地整合规范信息渠道,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要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价值取向和独立人格,理解他们的精神境界,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特别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并给予及时的激励。使高校教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形成内在动力,以激发他们更强烈、更持久的工作积极性。

(二)运用“期望理论”,实施目标激励。目标激励就是将国家、学校的整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将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促使高校教职工在工作中将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与学校的目标和个人的目标、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激励作用。

第一,科学设置目标,实行目标管理机制。高校管理者应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以及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的实际,提出既具挑战性、又能通过努力达到的岗位工作目标。目标的价值越大,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吸引力就越大。但如果一个目标的价值虽然很大,但难度过大,往往会使员工觉得高不可攀,失去信心;同样,如果设置的目标效价太低,又不能使员工产生获得成就的满足感。因此,高校在设定激励目标时,要注意切实可行,既要考虑到目标的价值,又要充分估计到实现的可能性。在管理中,要构建目标管理机制,对各工作岗位均明确要求、职责、考核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评体系。

第二,注重目标设置的参与性,努力提高高校教职工的认同感。让高校教职工参与目标制定,一方面可以使目标更具体、更合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员工对目标的理解,使其产生较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其在执行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让员工参与目标制定,必然能大大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促进教职工把工作作为个人事业发展、成就欲望和学校发展有机结合,从而激发起献身精神,为目标的实现而奋斗。

(三)运用“公平理论”,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实现公平竞争。将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校教职工管理,要求高校管理者为全体员工营造出一个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不断建立健全公平激励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公平激励机制。高校建立使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热情、智力潜能和奉献精神,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高校管理者在处理工作任务的分配、总结评比、工资调整、奖励和晋升等实际问题时,应做到公平合理,增强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第二,正确引导,弱化消极影响。不公平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当员工出现不公平感时,要注意及时教育或心理疏导,防止产生消极对立情绪。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要教育其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提倡无私奉献精神。其次,领导要体贴、关心员工,要努力创造一个友好和谐的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平等的竞争环境、相互信任的干群关系可以弱化不公平感,保持其旺盛的积极性。

(四)运用“强化理论”,正确运用奖惩手段,实行强化激励。奖惩是强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作为一种外部刺激可以极大地影响个体的职业道德观和竞争意识。在高校教职工管理中,必须坚持以正强化为主,实行奖惩结合。在建立健全人事考核制度、评比制度和奖励制度的基础上,对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成果突出的优秀员工给予必要的奖励,并在职称评定、职务提升等方面给予特别的考虑;要总结和宣传优秀员工的典型事迹,为广大教职工提供积极工作、努力进取的参照和范例,从而激发教职员工效仿榜样、奋发向上。

同时,惩罚也是一项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奖励共同构成激励的内容之一。适当采用惩罚的手段,削弱或改变可能或已经出现的不良行为。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基础上,要大力宣传并严格执行各类规章制度,对犯有错误、贻误工作和败坏声誉的员工予以适当的惩罚。在使用惩罚手段时,既要严格又要适度,做到严中有情,一方面让当事人吸取教训;另一方面又让其他人受到教育,引以为戒。要注意把握时效性和准确性,奖励对象要具有榜样的示范性,以及在奖励的形式和内容上要有创新性等,以努力提高奖励的效价,达到良好的强化效果。

总之,科学地应用强化理论,有利于高校教职工将外界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和增强竞争意识。

  高校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研究员工的各类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为高校的综合活力达到最佳状态奠定基础,这正是管理者管理素质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林智.陈雅玲.浅议激励理论在学校师资管理中应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4,(4).

   2、安瑞娟.论我国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完善[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6(2)

3、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汤玉琪. 关于激励机制的思考[J]. 理论前沿, 1992,(06)

6、祁小伟. 我国职业经理人现状与出路[J]. 商业时代, 2005,(09)

7、周成录. 浅谈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04)

8、张忠义. 发挥激励机制功效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1994,(02)

9、刘建武. 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 砖瓦世界, 2005,(12)

10、李振华. 要建立健全三种激励机制[J]. 现代金融, 2001,(06)

11、杨义军. 浅析激励机制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的运用[J]. 创造, 2005,(06)

如何将激励理论应用在高校教职工管理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