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发布时间:

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研究课题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新
农村建设的关键





项目申报单位:长沙市统计局 项目主持人: 项目参与人: 韦薇、熊应祥、廖峰、王浩




二○○九年二月

1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内容摘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通过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查清了长沙农业机械化的规模,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农业机械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第一次、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分析中得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状况 作用 新农村建设关键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在于农业机械化实现的程度。农业机械化是降低农村劳动生产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具,是实现农村集约化生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内在动力,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业机械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004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耕种技术,引导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继续实施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全力以赴搞好农机化生产,加大了农业机械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使全市农机化发展登上了新的台阶,农业机械化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

一、农业机械装备的基本状况

2
1996年第一全国农业普查到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长沙市农业机械化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呈现出速度、质量、效益同步增长的特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实现了新的突破。尤其是2004年以来,国家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使得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农业机械装备总体水平显著提高。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表明:2006年末,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64台,1996年末增长2.84倍;小型拖拉机10727台,减少45.6%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000台,1996年的15.6倍;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12403台,是1996年的20.3倍;联合收割机4097台,是1996年的410倍。
2006年,长沙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60万千瓦,实现农机服务总收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8%9.3%,农业机械化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及时高效的服务。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57.4%,比1996年提高32.8个百分点;机电灌溉面积、喷灌面积、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2.1%0.1%2.2%。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0.2%1996年持平;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47.6%1996年提高20.3个百分点。农副产品加工量281.21万吨,农机运输作业量13.09亿吨公里。尤其是宁乡县双江口、长沙县春华、浏阳市北盛等乡镇的机收水平达到90%以上。
(二)推广农业机械耕种条件日趋成熟。2006年,长沙市围绕提高农机作业效益,确保农机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切实加强推广、培训、安全监理等服务,共举行先进农机具示范表演10场次,培训
3
农用机动车驾驶员1739人,农机安全生产四项指数在车辆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呈相对下降趋势。长沙县以发展农机服务组织为重点,大力推广农机化技术集团承包等经营模式,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农机服务效率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宁乡县以开展农机优质服务为着力点,先后举办了建设新农村、推广新机具农机现场表演会,组织了浓情七月农机义务维修动,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大型农业机械正在长沙农村大面积推广应用。
二、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由于国家对购置大中型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1996年以来,在我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一直稳定在212万吨左右。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使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在抢农时、抗灾害方面的重大作用是人畜力难以替代的。如在我市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技术比人畜力生产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小型中耕机其生产效率是人畜力作业的3-4倍,每亩可降低成本62元;据有关部门测算:采用机械化插秧和收割,可以使水稻生产增长10%,降低成本100/亩以上。根据市土肥站测定:机械深施化肥比人畜力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60%。推广农业机械耕种技术,能节约成本,不误农时,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农民外出就业,增加农民收入。2006年,长沙市已有农机经营大户9581户,比上年增长4.4%其中从事农机服务年纯收入3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达3896户,比上
4
年增长12%;年均纯收入5万元以上的有820户,比上年增长15.3%;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35亿元,比上年增长9.3%,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变了几千年以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耕作状况,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生产。据调查统计:农业机械在耕田、插秧、植保、收获、运输等高劳动强度的生产环节中替代了70%的人工劳动。

(四)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繁重的农活中解放出来,他们纷纷进城打工,另谋职业,促进了城乡互动和农村从业人员的结构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200062.1819.6418.18200650.0420.5529.41,第一产业下降11.76个百分点。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72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29.75%

(五)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农民的过程。农机化的发展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修养,才能较好地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维修及相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使他们成为高素质农业劳动者队伍中的先行者。2006年全市乡村农机人员达10.8万人,其中农用运输车司机和农机修理人员总数分别达1.6万人和0.42万人。

(六)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随着我市农机化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水稻秸秆综合利用已成为农机部门的亮点工作之一。通过机械化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秸秆机收割打捆回收等工程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秸秆变废为宝,
5
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而且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特别是增加了稻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扭转了一段时期以来因只施化肥而造成稻田有机质下降的状况。全市机械化秸梗还田技术正在农村大力推广,有利于农业耕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在防汛抗旱中的重大作用减少了农村灾害的损失,维护了生态环境的发展。
(七)拉动了农村投资。农机补贴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村投资的增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调查统计:1000万元的补贴资金,带动农民投入购买农业机械的资金为4917万元,补贴资金的拉动效应14.9,有效地拉动了农村投资。
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态势

(一)农民购机需求旺盛。农民从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购机热情高涨,农机市场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需求旺盛,尤其是农民对插秧机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如一台最通用的步行式插秧机销售价为1.8万元左右,国家财政补贴每台6000元,省财政可累计补贴2000元,长沙县每台补贴6000元,望城县每台补贴8000元,这样长沙地区农民只需花2000-8000元就可以买一台插秧机。2007年长沙市农民购置插秧机56台;全市用于农业机械购置财政补贴1009万元;农户个人投入13471万元,户投入资金占全市农机总投入的86%2008年农民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数量大幅增长,小型农机具需求量由于效率相对较低,需求在逐年减少。
(二)政策导向作用明显。长沙市认真落实购置农机具补贴,有重点地引导农民购置适合本地农村发展需要、易操作、经济实用的农业机械。
6
与以往相比,农民购买农机呈现出三多的特点:即购买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的多;购买插秧机、收割机的多;购买高质量、高性能机械的多。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先进、适用和关键、急需农机技术及机具的普及应用,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减轻了劳动强度,促进了农民增收。2007年,农民购置大型联合收割机1438台,比上年增长35.1%型拖拉机购买量比2006年成倍增长。

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与农田田园化滞后的矛盾突出。我市是丘陵山区,田地面积小,高低错落,机械通行不便,适于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耕地不到总耕地面积的70%,由于受资金的制约,我市农村田园化进展不快,实现农田田园化的耕地比重还很低,存在着丘与丘之间高低不平、同一块耕地深浅不一,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规模有限等问题,机械化生产往往集中在地理条件较好的地方进行,而对于本来地理条件较差的农民来说,即使买了农业机械也不方便操作,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化发展。
(二)油价上涨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机械的推广。2007年,长沙市农调队开展了一次成品油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影响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成品油价格上涨影响我市农民人均减收26元。2006年以来,成品油价格已经连续多次调价,柴油价格一直维持在每升6元以上,目前国际油价虽然大幅回落,但国内油价一直没有下调,油价维持高位将对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如冬季农业)产生一定影响。

7
(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还偏低。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强劲推动力,而加速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则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作为省会城市的长沙,人均耕地拥有量低,同时还存在着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有限的严重矛盾,只有有效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业效益,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望城县、宁乡县是我市优质稻主产区,而水稻全程机械化程度还很低,如水稻机插秧技术基本没有使用,而经济发达地区,如江苏省正在大面积推广应用,这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四)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资金投入仍显不足。近几年国家、省、市、县财政部门加大了农机化的投入力度,2004年中央和省财政安排我市购机补贴资金60万元、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100万元,2005年安排购机补贴资金136万元、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100万元,2006年安排购机补贴资金180万元、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90万元。2007年安排购机补贴资金799万元、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210万元。2008安排购机补贴资金1760万元、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510万元。市级财政购机补贴配套资金2005年安排60万元,2007年安排60万元,2008年安排80万元。虽然补贴资金逐年有所增加,但补贴力度仍然有限,远远难以满足农民购置农机具的需求和全市农机化发展的需要。
五、加快发展长沙农业机械化的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机
8
械化实现程度,如何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提高耕地质量,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抓住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良好机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市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和《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横幅、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使广大农机管理人员、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经营户、各类农机操作人员都充分理解《决定》《促进法》《农机条例》实施的重要意义、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使社会各界了解、关心和支持农机事业,形成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加大对农业机械发展的投入力度。为有效促进农业机械发展,进一步提高耕地效率,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扶持农业机械化的力度,逐步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导向,农民和农业经营服务组织投资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机械化投入体制,加大财政投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扩大补贴农机具种类和实施范围,增强农机化发展后劲,全面提高我市农业生产的装备水平。
(三)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当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茶叶、蔬菜、油菜、花卉、苗木和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采摘和加工机械化技术,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和塑料大棚、产后贮藏保鲜等技术在我市普及程度还很低,建议围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
9
率和劳动生产力,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和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械的试验、示范、推广,通过农机推广项目的选择并实施,来优化全市农机装备结构,改变以往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普通型机械多,高性能机械少的状况。
(四)大力促进农业机械产业化建设。扶持各种形式的农机作业服务队、农机作业协会、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等服务组织的发展。今后要鼓励和引导农机个体经营者走联合、合作、股份制的发展道路,组建农机作业服务队、合作社,统一进行标准化作业,以提高农机作业效能,降低作业成本,有效推进全市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
(五)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为解决土地经营分散与农机需要连片作业的矛盾,要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要加速土地合理流转,通过各种政策,引导、鼓励进程务工农民将其土地自愿长期转让给经营土地的农民,形成一批规模经营户,为大面积实行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邵金香 .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业机械化》,2006年第五期
[2] 祖丙梅 .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 .《吉林农业》, 20085

10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