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衔接“小学化”的危害及对策改后

发布时间:2018-05-14 20:29:13

浅谈幼小衔接“小学化”的危害及对策

靖宇县花园学校杜金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以及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靖宇县花园学校的杜金钰,非常荣幸能和各位一起探讨幼小衔接这个话题。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浅谈幼小衔接“小学化”的危害及对策》。我们知道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作为幼儿园应该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通过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奠定一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应试教育的洪流已经波及到学前教育领域,家长把提前进入小学状态作为一种风气,形成了一股潮流,致使幼儿园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我们家长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下面我就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和危害做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一) 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错误地把开发幼儿智力与学习知识等同起来。他们普遍对幼儿教育知识知之甚少,不懂得幼儿教育规律。很多家长把自己孩子能认识多少汉字,会背诵多少唐诗,会计算多少算术题作为孩子聪明的表现。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时,多数家长最关心的就是:今天认识了什么字?背了几首诗?算了几道题?所以当我们家长把这些内容作为考察幼儿的主要能力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推动幼儿教育趋向小学化。一些私立幼儿园在家长们的压力下,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开设一些不适合幼儿的课程,对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大家都知道“拔苗助长”的故事,深为故事中的拔苗人感到可笑可悲,请再仔细想一想,如果您让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小学内容,又何尝不是在“拔苗助长”?这种超负荷超年龄的学习内容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更会导致孩子反感和厌倦。

(二)教育资源短缺
  在农村幼儿园教师以及一些“转岗教师”中非幼儿专业毕业的老师占有相当的比例,他们一方面低学历再加上有的年龄过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使他们难以按照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指导孩子进行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将小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带到幼儿园,致使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化倾向。许多幼儿园不仅在人力资源上先天不足,在硬件配套设施上也后天失调。幼儿园空间小,活动室面积狭窄,玩教具配备不齐全,户外场地有限,种种条件的限制使得幼儿园无法实施科学的教育。

(3)小学教师角色转换不到位。

一年级的教师,一般都是从高年级循环回来的,面对刚入学的新生,不能很快地进行角色转换,在讲课时不能力求生动、活泼,也不能将游戏贯穿始终,由于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时间久了以后孩子会产生厌学情绪,渐渐地有些学生不能顺利地从以游戏为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生活,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就会以为是孩子在学前知识储备不足而告诫其他学前幼儿家长学前知识量大的重要性,从而恶性循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

二、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发育

上课时小手背后,像小学生一样,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伤害。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将会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二)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在游戏玩耍中得到知识,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功课,会剥夺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扼杀幼儿的天性,使孩子失去本应该有的童真、童趣、不利于开朗、积极、乐观等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幼儿的心理健康。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视频,请看大屏幕)

(相信我们有的家长朋友们已经看过,但是看过以后我们有没有得到一点启示呢?我们这样逼着孩子学习,孩子的心理会留下什么?我想如后这位小女孩对上小学不是怀着一份美丽的憧憬,而是一份恐惧。)

(三)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未来学习

如果幼儿阶段过多地学习了小学课程,在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又由于重复教育,这就容易让孩子养成不动脑、不思考、上课不注意听讲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幼儿丧失探索的兴趣、创造的机会和学习的热情。一年级孩子正是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长此以往,幼儿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也是部分小学生一二年级成绩好,三四年级不适应的状况,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急躁、甚至厌学的情形发生。我教过两个孩子,一个是刚入学时完全不会汉语拼音,没有学习基础,但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教师讲认真听,有困难不害怕,记得最开始学声母和韵母连拼的时候,她不会拼。但她很大胆,举手说:“老师,我不会。”我印象特别深刻,这是一种学习品质,不懂就问,经过课后辅导,很快就学会了。每次考试90分以上,现在无论知识、品德、交际、管理各方面能力都很出色。另一个孩子,以前学过拼音,有点基础,刚开学时还不错,觉得很有成就感,别人都不会嘛,颇有点自得。上课时高昂着头,手举得老高,如果不点他回答点了别的同学,他很不高兴,恨不得所有的光芒都聚集在他身上。过了一段时间,这点知识储备用完了,一下子无所适从了。以往的优越感没有了,心理上不能摆正位置,自信心没了,又没有养成认真听的习惯,反而形成了学习障碍。后来经过与他谈话、课后辅导,并与家长交流,差不多半学期后才慢慢跟上。但对于这么小、刚上学的孩子,就经过这段历程,恐怕对他一生都有心理的阴影。

  三、 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要想解决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还幼儿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

幼儿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为入小学后的学习做准备,这种准备包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幼儿园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首先要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根据幼儿认识的特点和兴趣需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游戏的方式组织好每天的教育活动。我们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幼儿园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专业素养的提高,经常会组织一些培训,图上就是我们幼儿园园长对幼儿教师进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培训。为了帮助家长,幼儿园可以通过定期讲座和发放宣传材料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幼儿成长相关知识和教育方法。我们会定期开幼小衔接家长会,这样可以帮助家长理解科学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方法。通过幼儿园开放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严格执行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重视对幼儿特教师资的培养。”增加在职幼儿教师进修和培训学习的机会,多种途径培养基层幼儿教师,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当下教育部对幼儿园骨干教师、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进行的国培就很见成效,深受广大幼儿园教师欢迎。相信我们幼儿园教师经过专业的培训之后,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我们幼儿的幸福指数也会升高。

(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花园学校每年在新生入学前都会定期组织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座谈,让小学教师对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孩子作出分析、评价,及给予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使大班的“幼小衔接”工作受到更多的启示。然后组织幼儿师进行学习,提高老师的思想意识。 同样教育是相通的。作为幼儿教师,她们身上有着永不枯竭的活力,更有着幼儿喜欢的教学游戏和教育的经验。她们身上值得我们小学教师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所以,小学教师也应该和幼儿园的老师多作交流,向他们学习一些幼儿喜闻乐做的游戏,向他们学习幼儿心理学,向他们请教一些教育教学经验……有了这些才能开始进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幼小衔接工作的接力棒能够顺利交接。

除此之外,幼儿园教师要了解小学新课程教学改革情况,熟悉小学教学的基本精神和各科课标及教材的基本内容,使幼儿园大班后期的幼儿在思维方法以及分析问题的方式上逐渐接近一年级要求,实现幼儿园与小学课改的对接。  

在活动安排上,大班幼儿临近毕业时,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一年级小学生的一些活动,如上课,少先队活动等,让孩子们对红领巾产生向往;与幼儿园上届大班毕业生见面和谈话,以激发起幼儿对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向往,使他们从思想上、情感上做好入学准备。同时,调整幼儿的作息制度以适应小学作息制度的变化;召开幼儿升学庆祝会和幼儿毕业典礼;指导家长为幼儿购买书包、铅笔等幼儿入学时必需的文具用品等。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这样的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们,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虽然重任在肩,任重而道远,但我看了到学前教育的春天,看到了小学教育的未来!

 

浅谈幼小衔接“小学化”的危害及对策改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