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课件

发布时间:2020-07-09 14:50:38

、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学的对象——语言。

语言学的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描写各种语言的现状,追溯它们的历史,探索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

二、语言学的分类

1、从功能角度: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功能和结构的一般理论的科学。

应用语言学是把一些有关的语言学知识和理论运用于某些具体领域的学科。从狭义上来讲,它指语言教学;从广义上来讲,凡是跟语言应用有关的问题,都可以纳入广义的应用语言学围,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统计语言学等。

2、从研究对象的数量:具体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普遍特征的语言学。它以人类语言作为对象,研究语言的一般性质和共同规律。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讲授普通语言学知识。

▲具体语言学,又叫专语语言学,是专门研究某一种具体语言或亲属语言的语言学。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汉藏语言学等。专语语言学对具体语言的体系及其特点进行描写、研究,探索其中的语言规律。

3、从研究对象的时间围: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也叫断代语言学、描写语言学。共时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某一相对的断代层面(即某个相对没有发生变化的特定时期)的科学。如近代汉语、现代汉语等学科。

▲历时语言学,也叫历史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历史演变的科学。它研究语言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如研究汉语史、纳西语史、英语史等。

(注:①上古汉语指先两汉时期的汉语;②中古汉语从东汉末年开始;③近代语言史从晚唐五代开始;④现代语言史从清军入关开始。 《红楼梦》的语言属于早期的现代汉语。 语言学的分区以口语为标准。)

三、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语言的研究和其他科学关系十分密切,不仅与社会科学(如: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有联系,而且与自然科学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如:人类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受问题,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填空题)

编码就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就是通过空气振动形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是经过大脑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受。

四、语言学的功用

1、学习语言文字是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要学好、用好语言,必须利用语言研究的成果。

2、语言政策的贯彻是长期的任务,正确地、顺利地做好各项工作,必须以语言、文字的规律作为依据。

3、新兴技术的出现扩大了语言学的应用围。

第一章 语言学发展简史

一、传统语言学

以古代书面语为研究对象,以阐述经典著作的微言大义为目的。语言研究处于从属地位,还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学科。

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希腊。

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文字、音韵、训诂统称小学中国的小学被人们称之为经学的附庸。

中国最早的语言学思想:《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古印度的语言学家研究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和阅读古代印度的颂歌《吠陀》,公元前4世纪巴尼尼的《梵语语法》是迄今为止最早的语法著作。

古希腊的语言学则从哲学的角度研究语言,语言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由哲学家来承担的。第欧尼修·特拉克斯的《希腊语法》,提出了相当完备的词类理论。

(汉藏语系分为四个语族:汉语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汉藏语系诸语言表示语法关系多用于词序和虚词;印欧语系诸语言表示语法关系多用于词的形态变化。印欧语系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语系。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注意语言亲属关系、亲属语言的概念)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发现梵语和希腊语、拉丁语、日耳曼语等在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之间有对应关系,有相似之处,认为它们具备亲属关系,具备共同的来源,即由某种共同的原始语言发展来的。

历史比较语言学使语言学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代表:丹麦学者拉斯克的著作《古代北方语或者冰岛语的起源研究》(第一本历史比较语言学专著)、德国学者葆朴《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比较》;德国学者格里木的《德语语法》,得出著名的格里木定律。见教材21页。

语言的谱系分类法也叫发生学分类法,是语言分类法之一。它根据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分为若干个语系,语系之下又按亲属关系的远近分为若干个语族,语族之下分为若干个语支,语支之下是最后到具体的语言。

▲ 三、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重视活在人们口头的语言结构系统的共时描写的语言学。认为语言从结构的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

结构主义的主要特点:

1 重视的当代口语的研究

2 重视共时研究

3认为语言从结构的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符号系统

4客观地描写和研究语言事实,依靠归纳方法对收集的语言事实进行分类

5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

结构语言学包括: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18571913年),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1906年至1911年期间为,他在日瓦大学开设普通语言学课程。1913年他去世之后,他的两位学生收集许多听课笔记和他所留下来的讲稿整理出了《普通语言学教程》这部不朽的著作,并于1916年出版。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尊重语言事实,注重对各种口语的语言的共时的结构形式的描写。1933年出版了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它在理论上正式宣告了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诞生,它在以后的三十多年中成了这个学派的理论指南。由于布龙菲尔德的理论对这个学派有巨大的影响,有人也管这个学派叫布龙菲尔德学派

四、转换生成语言学

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创立,从而取代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地位,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主流。

乔姆斯基认为人的大脑中储存的语言知识应分作两类,一类叫做语言能力知识普遍语法,这是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另一类叫做语言运用知识个别语法,这是各民族语言所特有的。前一种是通过生物进化或遗传获得的知识,后者则是人出生后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学习掌握的。

乔姆斯基主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他认为过去的语言研究着重于语言行为的研究,这是外在语言研究,而转换生成语言学则要研究在语言,要把重点放到语言能力的解释上,即人类怎样从有限的成分和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乔姆斯基的目标是提出一个能产生所有句子的语法系统。转换生成语言学发展迅速,在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被称为乔氏革命

所谓转换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用重新安排结构成分的次序、添加或省略某些成分等手段,把一个语言结构或几个语言结构改编成另一个语言结构的过程或手段。

1 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2 John is easy to please.

John is eager to please.

生成是指用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相比,转换生成语言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企图建立能产生所有句子的语法系统,并力求做到像物理、化学公式那样的形式化。因此转换生成语言学又称为形式语言学。

第二,用演绎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解释生成语言的机制,不是去描写语言事实,而是研究产生事实的原因,研究人的生成语言的能力。

五、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联系社会研究语言现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将语言的部结构与语言外部的人类社会背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

第二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

1)能否使用语言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2)▲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3)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它是全民的交际工具,语言没有阶级性。

2、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

2)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3)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1、思维离不开语言

一个人在思维的时候总得运用一种语言。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2、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

思维不能脱离语言的神经生理学的实验根据:人类的语言活动与大脑左半球的某些部位相联系。

控制语言活动的大脑左半球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1)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思维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

2)语言却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

4、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

1)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考察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2)学话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程。

3)独词句(注意到词与事物的关系)→双词句(注意到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实词句→虚词

5、思考:聋哑人能否进行思维?

聋哑人是可以进行思维的。

1)聋哑人有健全的大脑,他们的大脑也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各有专门的分工。

2)聋哑人不能从听觉中得到应有的信息,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能发展身势等非语言的交际工具。经过专门的训练,还能掌握手指语。

3)无法掌握有声语言,还是会给聋哑人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影响。

第三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定义:符号是简单地代表事物的事物。

在认识活动中,人们常常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比如红绿灯、旗语、信号灯、汽笛、军号等。

2、符号是由形式和容构成的结合体。

每个符号都有用什么来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两个方面,这就是符号的形式和容。

3、符号包括:

(1)视觉符号,如文字、红绿灯、旗语;

(2)听觉符号,如语言、汽笛、军号;

(3)触觉符号,如盲文。

4、符号和征候应该区别开来。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

符号的形式和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有人工约定的性质。

二、语言的符号性

1、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容:

语言符号的结构包括形式和容两个方面。形式是语音,容是语义。

语言的意义既可以指客观事物,也可以指客观上不存在,只是存在于人们观念中的虚概念。

2、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例如:语义:书。语音:汉语shū;英语book)

3、语言符号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符号是语素。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音节不是符号,有音无义;意象不是符号,因为没有语义。)

2词:词是语言的基本符号。人们自然地感觉到的语言中的单位是词而不是语素。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使用的符号。

3)词组和句子:词组和句子是符号的序列。词以上的单位包括词组和句子,是符号的序列,不再是单个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特点

1、任意性

1)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创制符号时,也就是语言符号产生时的情形说的。

2、强制性

1)某种声音和某种意义结合成为语言符号,一经该语言的社会群体公认和使用,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

2)如果不经过重新约定而擅自变更,就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拒绝。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是就语言符号的使用过程说的。

3、价值性

1)价值性是指语言发挥实际作用的价值是由特定系统的关系决定的。

2)价值性告诉人们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一个语言符号提供的信息的实际作用。

3)语言的价值从根本上说要看到语言符号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关系。价值要通过语言系统中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的关系和差别中来体现。

如:生与死的关系;表示看视义的动词:看、视、瞧、瞅、瞟(斜着眼睛看)

4、理据性

1)理据性是指语义形成的道理和根据。指语言符号具有可分析性和可释性。

2)汉语单音节词的理据性的体现:摹声;语源。

3)汉语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单音节词更容易找到理据性。

4)理据性不能否认任意性。

同源词(音近义通):卑—婢、虾—霞、桌—卓、凳—登、椅—倚

5、线条性

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6、层次性

指语言单位在认识上通过不同的层次单位组织起来。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语言符号是一个严密的系统。语言符号的组成是分层级的。

表层(音义结合):语素(一级) 、词(二级) 、词组(扩展级) 、句子(三级)

底层(语音):音素(一级) 、音节(二级) 、音组(扩展级) 、句音(三级)

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1 、组合关系(又称搭配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例如音素与音素、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2、聚合关系(又称替换关系):在语言的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

小王

老师 文章

人们 欢呼 胜利

如: 组合关系

d a

t a

n a

l a

聚合不仅指替换关系,语言单位按照某种共同特征聚合成群,也可以称为聚合关系。例如:

词因为读音相同形成聚合即同音词。

词因为意义相似形成聚合即同义词。

词也可以因为构成的类型相同而形成聚合。

但是语言研究最关心的还是组合位置中的替换关系。

3、组合与聚合是语言系统的一个纲。

1)组合是横向的,聚合是纵向的。

2)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规则。

3)组合规则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第三节 语言学的几对重要畴

一、语言和言语

1、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词汇指的是词的总汇,语法指的是把语言成分组织起来的各种规则的总和。

每个人至少都会一种语言,如:汉语、英语、俄语等。

2)言语不同于语言。言语就是说话(或写作)和所说的话(或写下来的话)。

2、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1)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

2)语言是抽象的要素和规则,言语是具体的事实。

3)语言中的词语和规则是相对有限的,言语事实是相对无限的。

区分语言和言语的意义:区分语言和言语有助于认清语言的客观存在,使我们在语言研究中分清主要和次要,从而把语言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3、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语言和言语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1)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语言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言语当中。研究语言必须从观察言语着手,必须注意言语中表现的大量的普遍的语言事实。

2)一般说来言语是对特定的语言的具体运用。

思考:

1、未见其人,只闻其声,就能知道说话者是谁。或只读其作品就能知道作者是谁。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道理? (答:每个人的言语都有自己的特点。)

2、《祝福》中的祥林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阿Q正传》中的阿Q,在言语使用上都有鲜明的语言特点。但他们的话语又能被人们所理解,这种情况又说明什么?

(答:语言是社会集体共同使用的,言语是社会个体使用的。运用同一种语言的人不一定有同样的言语。)

下列短语中的语言一词,哪些属于语言学术语中的语言,哪些用于言语1.部作品的语言很美 2.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3.亚洲语言研究 4.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5.向人民学习语言

二、共时和历时

1、什么是共时?什么是历时?

共时关系是指相对没有发生变化的特定时期的系统的静态结构。如现代汉语、先汉语、中古汉语、现代英语。

历时关系是指相对明显变化的不同时期的单一线索的动态过程。如:汉语史、英语史。

2、共时与历时是相对而言的。

1)共时是静态结构,历时是动态过程。

2)语言从某个特定的、具体的时间来看,它处于相对的静止状态。如现代汉语、现代英语、现代日语,在几年和十几年中很难看出有什么显著的变化。

3)从历时上看,它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处于绝对的运动状态。

3、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任务。

1)研究语言要素共时变化的任务是搞清楚整个语言的结构体系和语言部的各个组成成份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进而确定语言现状的各种畴和规律。

2)研究语言要素的历时变化,要研究语言要素变化的来龙去脉、变化的条件和原因, 进而找出语言发展的规律。

三、语言的能指和所指

1、什么是能指和所指?

1)索绪尔认为概念和音响形象是语言符号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

2)索绪尔把概念称为所指,把音响形象称为能指

3)他认为语言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

2、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1)一般认为:

所谓概念(即所指)就是语言符号的语义;

所谓音响形象(即能指)就是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

2)语言的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是不可论证的

4)索绪尔曾经把语言符号比作一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我们不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里,我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

第四章 语音 (国际音标表格 P150) (现代汉语 P27-28)

一、语音的性质

什么是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虽是一种声音,但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

语音有三个基本特征:

1、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

2、负载一定的意义。

3、是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语音的性质:

1、物理属性 p137

1)音高:

A)声音的高低。

B)音高由频率的大小决定。音高同频率成正比。

C)音高变化在语言中有重要的作用。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D)在汉语等有声调的语言中,声调(也就是音节的音高变化)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2)音强

A)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

B)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音强同振幅成正比。

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大小。

语音的强弱则决定于发音时用力的程度和气流量的大小。

C)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英语等语言的词的重音,汉语的轻声都与音强的变化有关,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3)音长

A)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

B)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C)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和一些汉语方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对语言来说,重要的、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是:

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声音高低、强弱、长短变化之间的对比)。

而不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4)音质

又叫音色。是声音的基本特征。它决定于不同频率和振幅的声波叠加在一起而形成的声波形状。

一般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振动复合而成,这些振动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

基音:这些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振幅最大(音强最大)的振动,由它发出的声音叫基音。

陪音: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陪音。

基音的频率决定整个音的音高。

音质的不同是由陪音的数量、频率和强度不同造成的。

乐音: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

乐音是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

噪音: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

噪音是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

语音中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元音,都是乐音。

语音中声带不振动的清辅音都是噪音。

声带振动的浊辅音是乐音和噪音的混合体。

引起音质不同的三个要素:

第一,发音体。人类的发音体是声带。

第二,发音方法。是摩擦还是阻塞发音,送气还是不送气等等。

第三,共鸣器的形状。口腔和鼻腔是人类发音两个主要的共鸣器。

对人类语言而言,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它对区别不同的语言形式,从而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2、生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

动力部分:肺、气管和支气管。肺是发音的动力源。

振动部分:喉头和声带。声带是语音中乐音的发音体。

共鸣部分:口腔、鼻腔、咽腔、胸腔。

口腔是人类发音器官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舌位和嘴唇的变化来改变形状,产生不同的元音。

口音:软腭和小舌抬起,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

鼻音:软腭和小舌下垂,通向鼻腔的通道被打开。如果口腔形成某种阻碍,以致气流无法通过,气流就会完全从鼻腔呼出。

口鼻音:如果口腔未形成任何阻碍,则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发的是鼻化音又叫作口鼻音。

3、社会属性

语音虽然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等自然属性,但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是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的表现:

1)语音的社会属性首先并主要体现为:语音是和语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比如:汉语这个词的语音“shū是同语义成本的著作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2)语音的社会属性还体现:

A、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a 、不同的语言会使用不同的语音。

如:汉语普通话中有zh[tʂ ] ,ch[tʂ‘] ,sh[ʂ]这三个辅音,英语中就没有;英语中使用的[t∫, dʒ ,,ʒ ]四个辅音,汉语中就没有。

b 即使相同的语音,在不同的语言中也会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

比如:汉语普通话中bp]和p[p ‘]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英文中[p]和 [p ‘]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有不同的语音系统,即不同的方言具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比如汉语中以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和以话为代表的吴方言就具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二、音素

1、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2、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分析音素的时候,忽略了音高、音强、音长等非音质特征。

3、由两个音素构成的音节如:爸(b a)、他(ta),

由三个音素构成的音节如:夸(k u a)、(ch e n),

由四个音素构成的音节如:壮(zh u a ng)。

4、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清辅音不颤动声带,浊辅音颤动声带。)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元音与辅音的区别主要有四个方面,见教材P147。

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共鸣腔)是否受阻碍是辅音和元音最主要的区别。

三、音位

1、音位:音位是在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素与音位的区别: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与音位的区别在于能否起区别意义的作用。也就是说在相同语音环境替换是否会引起词的意义的改变。

汉语普通话中[p]和[p ‘]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应该归纳为两个音位。而英文中[p]和 [p ‘]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应该归纳为一个音位。

国际音标 字母

[b](浊,不送气):英文bigb,蜜(潮),米 (潮)

[b ‘] (浊, 送气):匹(潮)

[p](清,不送气):英文springp,汉语拼音的b

[p ‘](清,送气):英文pigp,汉语拼音的p 见教材170

音位 音位变体(音素)

英语 /s/ [s]

/z/ [z]

芬兰语 /s/ [s],[z]

汉语

/a/——

音位的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

2)音位不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且是具有这种辨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如:汉语[ai] [an] 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败和办,派和盼,但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因此不是音位。

3)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总是特定的语音系统的成员。

2、音位变体 P170

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是这个音位在语音环境中的具体表现,叫做音位变体。

比如:

芬兰语 /s/ 这个音位有两个音位变体 [s][z]

英语/s/这个音位只有一个音位变体[s] /z/这个音位也只有一个音位变体 [z]

音位变体分为自由变体与条件变体

3、音位怎样从音素中概括出来?必须分析音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对立:指不同音素能够出现在相同语音环境而且替换以后会引起词的意义的改变。(即不同音素能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

几个音素对立,则属于不同的音位。

比如:在汉语普通话[ u51tsɿ]这个语音环境中,能够出现并且能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的音素有[p][p‘][t][t‘][k‘][tʂ ][l]等。这些音素都属于不同的音位。见教材172页的例子。

2)互混和自由变体

不对立的情况有两种:互混和互补。

互混指不同音素能够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但是替换以后不会引起词的意义的改变。

具有互混关系的音素就是一个音位的自由变体。比如:汉语方言中在[ u35]这个语音环境中[n][l]可以自由替换而没有引起意义上的改变,都是的意思,它们的关系互混,是自由变体。

芬兰语中 /s/ 的两个音位变体 [s],[z] 是自由变体。

3)互补和条件变体 P175

互补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而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

互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A、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素,还要看它们语音上是否相似,才能归纳为一个音位。

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素,如果语音上具有相似性,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也就是说即使在相同的环境替换也不会引起词的意义的改变),应该归纳为一个音位,它们是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

如:汉语普通话中/a/的四个音位变体是 条件变体。见教材175 页的例子。

B、几个音素如果语音上相差太远,即使是互补的,也不能归纳为一个音位。

如:[p ‘][ŋ ] [p ‘]只出现在一个音节的开头,[ŋ ]只出现在一个音节的末尾,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但它们语音上的差别太大,因此不能归纳为一个音位。

能否出现在相 替换后是否会引起词

同语音环境 的意义的改变

对立

互混

互补

4、非音质音位

由音素这种音质性质的单位构成的音位是音质音位。

由音高、音强、音长构成的音位是非音质音位。它一般是附加在音质音位上面的。

非音质音位分为调位、重位和时位,分别由音高、音强、音长的不同决定,这些不同都有可能引起词的意义的改变。

1)调位:调位是由音高形成的音位,通常叫声调。

任何一种语言的音节都有音高,但是不一定能够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在汉语等声调语言中,音节的音高变化能够区别意义。

汉语普通话有4个调位,可以写成/55/ /35/ /214/ /51/

2)重位

重位是由音强形成的音位。语言中一般叫做重音和非重音的对立,轻音和非轻音的对立。

当词的重音不固定的时候,就可能由于重音的位置不同而引起意义的不同,形成重位。

如英语concert(音乐会,协商);content(容,满意的)

汉语普通话有以轻声为特点的区别意义的重位。如:东西,买卖,大意、地道。

3)时位:时位是由音长构成的音位。它主要体现为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对立。

如英语beatbit;poolpull。话[sa:m]表示[sam]表示

四、国际音标

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音标。比如我国的汉语拼音方案就是标写现代汉语语音的音标。

目前国际上最为通行的是国际音标。这套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

国际音标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是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定的,音素和音标一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

其次,它的符号以世界上很多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为基础,此外还采用了少数希腊字母和别的符号。因此,它的符号不仅形体简单清晰,而且接触过拉丁字母体系的人学习和应用起来比较容易。

最后,它的符号比较完备,它能够比较精确地记录世界上各种语言及其方言的语音。

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pai35ʐʅ51i55ʂan55in51xuɑŋ35xɣ35 ʐu51xai214liou 3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y51tɕʻyŋ35tɕʻiɛn55li214mu51,kəŋ51ʂɑŋ51i51tsʻəŋ35lou35]

第五章 词义

第一节 词义的性质

词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容,也就是说是词的语音形式所承载的容。

词义的特点:

1、概括性

词义是一定的语言社会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

专有名词的词义也具有概括性。

2、模糊性

模糊性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

模糊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往往出现在词义所指围的边缘地区,而词义所指围的中心区域则是清楚的。

语言中虽有相当一部分词语的词义具有模糊性,但也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如此,有不少词语的词义是精确的。

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并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词义的模糊性与精确性对语言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3 、民族性

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分类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语言的词义会有不同,这就是词义的民族性。语义的民族性也体现在词语的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方面。

第二节 词义的结构

一、词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理性意义。词典对词义的解释主要是解释词的理性意义。比如: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是词义的理性意义之外的具有表达色彩的意义,是词义的附加色彩。

1、感情色彩(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2、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通用词语)

3、形象色彩(包括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嗅觉形象、味觉形象、动态形象等

二、义项

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

肺:人和高等动物的呼吸器官。

凉:①温度低。②比喻灰心或失望。

1:①得到。取~。②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六。③适合。 体。④得意。自~ 。⑤完成。饭~ 了。⑥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 了,别说了。⑦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 ,这一又画坏了。

一个词的几个义项之间一定要有意义上的联系。如果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就不能看成一个词的几个义项,而只能属于不同的词,即属于同音词。

同音词是一组声音完全相同而意义没有联系的词。

多义词指一个词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

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一个语音形式表示多个意义。

区别在于: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着在的联系,同音词的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比如:1、白花、写白字

2、马路很宽、心宽、从宽处理、手头比过去宽多了。

3、离别、别走

4、花:种了几盆花;这块布很花;眼睛花了;花钱;姓花。

三、义素和义素分析

1、义素: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叫义素,又叫语义成分,语义原子。

比如哥哥有两个义项:

A、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而年纪比自己大的男子。

B、同族、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大的男子。

哥哥第一个义项通过与弟弟、姐姐、妹妹比较,可以得出三个义素:[同胞][男性][年长]

2、义素分析的方法

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对比法。就是把有某种关联的一组词放在一起,在意义上进行比较。

义素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词义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因此要提取一组词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

横排结构式:

哥哥[+同胞+男性+年长]

弟弟[+同胞+男性 -年长]

姐姐[+同胞 -男性+年长]

妹妹[+同胞 -男性 -年长]

矩阵图:

[同胞] [男性] [年长]

哥哥 + + +

弟弟 + + -

姐姐 + - +

妹妹 + - -

男人 [+男性+成年+]

男孩 [+男性 -成年+]

女人 [ -男性+成年+]

女孩 [ -男性 -成年+]

自行车 [+交通工具+陆路- 机动 -燃油+载人]

公共汽车 [+交通工具+陆路+机动+燃油+载人]

电车 [+交通工具+陆路+机动 -燃油+载人]

卡车 [+交通工具+陆路+机动+燃油 -载人]

3、义素分析的作用

义素分析法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

并且义素分析法可以使语义的描写形式化,对包括机器翻译、人机对话等在的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词义的聚合

一、语义场

(一)语义场是词义系统性的重要表现。

词义有一定的系统性。

一个词语的意义(义项)同邻近的其他词义可以建立起各种关联,从而处于互相依存、互相规定、互相制约的关系之中。

语义场是指具有共同类属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体。

类属义素是指反映事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征。

比如钢笔、铅笔、圆珠笔……” 的类属义素都是笔(写字画图的工具),它们就构成一个语义场。

车、船、飞机的类属义素都是交通工具,它们也构成一个语义场。

上位词和下位词:

语义场与语言中的上下位词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甲词所代表的事物可以完全包容在乙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围之,那么它们之间就有上下位的关系。

上位词:其中所代表的事物围大的词(即乙词)

下位词:其中所代表的事物围小的词(即甲词)

比如:上位词:蔬菜

下位词:白菜、萝卜、韭菜、菠菜

属于同一个上位词的若干个下位词都具有相同的类属义素,可以构成一个语义场。

(二)语义场的系统性

语义场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系统性。

一个语义场包含若干个词语(义项),在意义领域恒定或封闭的状态下:

1)一个词义占据的地盘大了,其他词义的地盘势必就会缩小;

2)一个词义占据的地盘小了,其他词义的地盘势必就会扩大。

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中某个词语的意义会受到系统中其他词语的制约。

系统中某个词义的变化或词语数量的增减,会导致意义领域的重新划分和分配,从而引起系统中其他词义的变化。

如:齿:在先时代,齿虽都指牙齿,但二者又有不同的分工。指两旁的牙齿,齿指中间的牙齿。后来齿退出了口语交际领域,便扩大了自己的意义围,指所有的牙齿。

再如:十八世纪时,德语里的braun不仅指棕色,而且可以包括紫色,后来德语从法语中借入了“violet”一词,用来专指紫色,于是braun的意义围也就随之缩小了。

(三)语义场的层次性

事物本身的分类是有层次的,因而反映事物类别的语义场之间也就形成了有层次的结构。

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较大的语义场,若干较大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更大的语义场。

交通工具

飞机

汽车 火车 自行车

卡车、轿车、吉普车

第六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的性质

一、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

1、语法是一种直觉知识,是一种共同的语感。

2、语法是一种约定习惯。

二、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1、语法规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对人们说的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

2、语法规则具有强大的递归性

递归性是转换生成语法中的一种语法属性,指语言结构层次和言语生成中相同结构成分的重复或相套。

语法规则实际上是一种有限手段可以反复使用的规则。因此我们可以用数量有限的语法规则造出无数的句子来。

3、语法规则具有严密的系统性

语法规则具有系统性,不同语法规则是紧密联系着的,而且各有各的使用围和适用条件。

在使用一条语法规则的同时,不能违反其他语法规则。例如:英语He often play football.是一个错误的句子,虽然它符合"代词+副词+动词+名词"这条语法规则,但是它不符合英语动词和主语在人称和数上要一致这条规则,如果改成He often plays football.就对了。

4、语法规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语法规则同语音、词汇这些要素比起来,变化现象比较少,变化过程也十分缓慢。语言三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变化最慢。

第二节 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可以分成四级:语素、词、词组、句子。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词由语素构成,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以单独成词。就汉语来说,大抵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也有两个字或多个字表示一个语素的,如:巧克力、沙发、葡萄、马虎、猩猩、姥姥。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所谓独立运用,指它在造句中能够到处作为一个单位出现。

词组(短语):词组是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语素的功能是来构词,词和词组的功能是用来造句,句子的功能是用来表达。

语素

质变↓

→ 词组

质变↓ 量变

句子

质变是功能、作用的改变,量变只是数量的增减。

第三节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一、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1、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语言结构中语法单位在聚合或组合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意义。

这些关系意义可分为两类:聚合关系意义、组合关系意义。

聚合关系意义,指各语言单位在聚合中体现出来的共同的关系意义。

例如:看书读书写书背书教书买书卖书等词语中:看、读、写、背、教、买、卖这些词之间存在着聚合关系。它们在聚合中都体现出了动作行为的意义。这个动作行为意义就是语法意义。

组合关系意义,指各语法单位组合后所产生的结构关系意义。

例如:同样在看书读书写书背书教书买书卖书等词语中: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产生了组合关系意义。后一个语言单位是前一个动作行为语言单位涉及的对象,这种组合关系意义就称为动宾关系

词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做词的词汇意义。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语法意义。

实词通常既有词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

虚词没有独立的词汇意义,而只具有语法意义。

比如:的词汇意义为成本的著作;语法意义为表示事物的词,能称数,有属性,受支配等。

虚词没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为放在词与词之间,可以使前后两个成分之间具有领属、性质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2、语法形式

语法意义要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体现出来。

语法形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各种语言材料、方式,是语法规则依附的物质载体。

英语名词加词尾“-s”表示复数。加词尾“-s”为语法形式,表示复数为语法意义。

英语动词加词尾“-ed”表示过去时。加词尾“-ed”为语法形式,表示过去时为语法意义。

汉语动词重叠表示短时或尝试,如尝尝,看看。动词重叠为语法形式,表示短时或尝试为语法意义。

二、语法手段和语法畴

语法手段:语法形式的类别

语法畴:语法意义的类别

(一)语法手段

把具体的语法形式加以概括形成的类型,叫做语法手段。

语法手段可以分为:

1、词法手段:通过词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手段,也叫综合性手段。

2、句法手段: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句法手段,也叫分析性手段。

1、词法手段

1)词形变化(词的形态变化):

A、附加:即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头加上词缀。一般情况是在词的末尾加上词尾。

如:英语名词加词尾“-s”表示复数。英语动词加词尾“-ed”表示过去时。

汉语基本上没有这种语法手段。

B、屈折:即词的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

如英语表示名词的单数和复数,有时也用屈折形式:man-men,foot-feet,mouse-mice

英语表示动词的过去时,有时也用屈折形式。如sing-sang,get-got,build-built

汉语基本上没有这种语法手段。

C、异根:即换用不同的词根。

如:英语只有极少数动词的过去时用异根形式表示:go-went

异根在印欧语中更多地用于人称代词的变格,如英语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分别是I-me,she-her,we-us

D、零形式:即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

如:英语名词加后缀“-s”books)表示复数。那么未加词缀的原形(book)就表示单数,因此单数就是用零形式表示。

英语动词“work-worked”分别表示现在时和过去时,现在时也用零形式表示。

2)词的轻重音

词的轻重音是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例如英语有时可以用词的重音区别不同词性。汉语则较多地利用轻声的形式。

3)词的重叠

词的重叠是指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重叠形式在汉藏语系语言中使用比较普遍。汉语更是较多利用了重叠形式。

例如:名词或量词重叠都有每一、逐个的意思,

动词重叠有短时或尝试等意思,

形容词重叠有程度增加的意思。

2、句法手段:

1)虚词。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语序。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例如谓语动词和宾语的语序:汉语、英语、法语等都是宾语在动词的后面

日语、维吾尔语等则是宾语在动词的前面

3)语调。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语调可以用来表示语气意义。一般说述句和祈使句用降调,疑问句用升调。

根据使用语法手段的不同,可以把人类语言分成两大类:

综合性语言:主要使用词法手段: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等。如:俄语、德语等。

分析性语言:主要使用句法手段:虚词、语序等。如:汉语、英语等。

(二)语法畴

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叫做语法畴。

语法畴可分为词法畴和句法畴。

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属于词法畴。

主要由结构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属于句法畴。

1、词法畴

1)体词属性畴: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

A畴:即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

如俄语、德语名词都分阳性、中性和阴性三类,法语有阳性和阴性两类。

B畴:即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

一些语言的畴把可数名词分成单数和复数。

C畴:即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

如俄语作主语用主格形式,作直接宾语用宾格形式,作间接宾语用与格形式,作定语用属格形式。

英语的名词除了用加“-s”的形式表示所有格,另外代词还有主格、宾格等区别外,格的形式已经相当弱化了,甚至疑问代词虽然还保留了格形式,但也很少用。

D有定和无定畴:即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

在印欧语的很多语言中都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意义。

2)谓词属性畴:由动词的词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

A畴:即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和说话的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征。一般可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

B畴:即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的一组特征。常见的有进行体、完成体等。

C畴:即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主要分成主动态(主语是动作的施事)、被动态(主语是动作的受事)两种。

D人称畴:指动词的人称形式与主语的人称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

俄语在这方面比较典型,动词在单数和复数的三个人称后要发生六种变化。

英语动词与主语名词的人称一致现象不系统,例如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加“-s”

2、句法畴:句法畴的研究目前还不够系统,这只是一个大致与前述部分句法手段相对应的语法意义分类。

1)类别畴:从词类的角度看,各种语言都需要词的语法类别意义,例如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意义,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的意义。

2)关系畴:主要指通过虚词和语序表示语法结构关系的语法意义。

例如:汉语中虚词表示并列关系,表示修饰关系。

语序的不同也可以用来区别不同的结构关系。如停止说话表示动宾关系,说话停止表示主谓关系。

第七章 文字

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不是一般的符号,而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

1、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所以任何一种文字都必须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

汉字所以长期停留在方块字的阶段,这与汉语的特点有一定关系。

在古代,汉语的语词以单音节占优势,没有形态变化,缺乏词缀等附加语素。

语言的这些特点有利于保持一词一形的书写体系。

2、但是文字和语言毕竟不是一回事

语言的特点不能制约文字的一切。

用什么形体去记录语言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1)不同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形式。

如英、法、德、西班牙等语言都采用拉丁字母。

2)同一语言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文字形式。

象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文有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两种拼写法。

朝鲜、越南等国原来使用汉字,后来经过文字改革,实现了拼音化。

二、文字的作用

我国清代学者澧说:“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文字可以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们进行交际,帮助社会把各个地区的人们更好地组织起来。

文字也可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系统地流传下来。

因此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重要的里程碑。

文字除了对社会的交际、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外,还对语言有一定的影响。

没有文字时,口语是语言的唯一存在形式,而有了文字以后,语言中便增添了书面语这一非常重要的存在形式。

文字出现后,更便于人们对语言进行锤炼、整理,从而使语言更加丰富、更加精密,人们在按照语言发展规律促进其发展方面,也越来越自觉了。

三、文字不等于语言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不是语言本身。

文字不等于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书写下来的语言的一种存在形式,书面语同文字的关系十分密切。但不能混淆文字和书面语。

四、字符

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如汉字的“字”和拼音文字的字母。

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大类:意符、音符、记号

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

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

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记号

第二节 汉字的性质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语言中的语音相联系的,称为表音文字,一类是与语义相联系的,称为表意文字

记录音素的叫音素文字(如英文),记录音节的叫音节文字(如日语中的假名),合称表音文字。

记录语素的叫语素文字,记录词的叫表词文字,合称表意文字。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的形体与汉语的语音无直接联系,而是与语义相联系的。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与意义相联系的。

在现行汉字中,大多数汉字都是形声字。

形声字具有形旁和声旁,能表示字的意义类别和读音。

但形声字的声旁并不能像音素文字那样表示准确的读音,而只能表示相近的读音。如:江、河

也就是说形声字的声旁并不是表示某一语音的固定形式。

一个读音往往可以用不同形体的声旁来表示,如:亿、议、诣、译、疫、轶

同一形体的声旁表示的读音也可以不同,如:奢、诸、暑、都、睹、绪

所以现行汉字仍是一种以表意性质为特征的文字。

此外,由于现行汉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字的意义类别,声旁表示读音。因此也有人把现行汉字称为意音文字。

由于现行汉字一个汉字基本上对应于汉语中的一个语素,有人把汉字称为语素文字

由于现行汉字一个汉字基本上对应于汉语中的一个语素,并且一个汉字在语音上基本上对应一个音节,有人把汉字称为语素-音节文字

由于从汉字的创制时期来看,一个汉字基本上对应于汉语中的一个词语,也有人把汉字称为词语文字(或表词文字)。

第三节 文字的起源

原始社会没有文字。根据考古的新发现,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文字。

文字产生之前,记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实物记事,如结绳、讯木等。一种是用图画记事。

使用得最普遍的实物记事的办法是结绳。《易经》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讯木也是一种实物记事的办法。是在一根木棒上刻上各种花纹和插进各种东西,用来帮助记忆和传达命令。

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文字诞生以前人类使用过的帮助记忆和起提示作用的工具。

记事的图画却是文字的前身。

文字起源于图画,所以有人把记事的图画叫做“图画文字”。

语言学概论课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