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相关制度(2018最新)

发布时间:2020-07-30 03:37:17

传染病相关制度(2018最新)



传染病相关制度

1、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2、 传染病报告自查奖惩制度

3、 传染病登记制度

4、 传染病培训制度

5、 传染病疫情分析制度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1.医院成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医院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相关科室业务人员组成。

2.本院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2009年5月甲型H1N1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4.疫情管理部门负责全院传染病的信息的收集、审核、上报、报告卡的订正、查重和资料备份工作。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 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 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 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寄送到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

6.疫情管理人员应按规定作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每天上午和下午进行两次传染病报卡签收(包括节假日)。每月进行一次传染病漏报检查,以规范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传染病登记簿等资料的登记工作,做好自查统计,实施奖惩制度,并将相关资料妥善保管存档。传染病报告卡等纸质资料保存3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电子版材料永久保存

7.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密码要一个月更换一次。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

传染病报告自查奖惩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分析、总结,定期报院领导小组。

2.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县疾控中心进行漏报抽查。并将检查结果报主管院长,必要时通报全院。

3.疫情管理人员每月开展一次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工作,发现漏报和迟报的,对当事人给以一定的处罚。

4.年末开展年度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对工作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医院给以适当奖励,对漏报、迟报的部门和个人扣除一定的奖金。

传染病登记制度

1.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

门诊日志登记的基本项目:患者姓名、家长姓名(14岁以下患儿时必填)、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初诊/复诊。

2.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诊断为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住院登记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发病日期、入院/出院诊断,诊断日期、疾病名称等基本项目

3.实验室(包括放射科)应根据检查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登记报告。

实验室登记项目: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就诊科室、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检查日期和检查人员签名。

  4. 医院传染病管理部门设立传染病登记簿,内容包括:患者姓名(14岁以下儿童(含14岁填家长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工作单位(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疾病名称、订正时间、报告时间、报卡医师等。

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6.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不得随意涂改。

传染病培训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有关院科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传染病知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

2.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3.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或轮岗的医护人员适时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4.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报告管理技术等。

5.疫情管理人员和网络直报人员必须接受上级疾控部门的培训。

6.拒绝参加培训者按有关制度处置。

传染病培训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有关院科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传染病知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

2.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3.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或轮岗的医护人员适时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4.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报告管理技术等。

5.疫情管理人员和网络直报人员必须接受上级疾控部门的培训。

6.拒绝参加培训者按有关制度处置。

传染病疫情分析制度

疫情分析是对收集的传染病病例个案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后,应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分析方法,描述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估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效果的过程。并及时将分析结果发送、反馈给相关的机构和人员,用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调整和评价。

传染病相关制度(2018最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