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发布时间:2018-06-30 22:48:40

如何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望疃镇中心学校

1.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人文素养等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因为长期以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先后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抹杀语文课程的特点,人为地强化语文的政治因素,用所谓的政治思想教育取代语文能力的培养;另一种倾向是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或者用烦琐的分析肢解语文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或者用无休止的做题、操练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或者用僵化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是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是说,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靠的是在语文实践中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是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

2.要认真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独特性与多元性及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上。

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完整体系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要课程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母语教育要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这些是母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提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并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义和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此外,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比如,利用汉字形象、象形会意等特点识字,利用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指导汉字。再如,利用汉字感情色彩强烈的优势,重视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又如,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语言积累,增强文化储备。

3.要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又叫主动性学习方式,它是相对于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言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学习问题。

合作学习就是要利用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互动,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获取知识,感悟方法,同时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找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信息或理解的活动或过程。是一种强调学生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教育的着眼点和归宿,合作、互动是重要的组织形式,而探究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要铸造的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精神。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建立,有利于改变语文教学落后于时代的现象。

4.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两个显著特点是开放性和创新性。和其他课程一样,以往的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课程过于强调统一、集中,东、西、南、北、中,亿万学生同时学习同一个教学内容,使课程变得凝固、僵化,缺少弹性。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科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开放语文课程,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开放设计;要包括语文学科课程,也包括语文活动课程和语文综合学习课程;要不局限于课本、教室、校园,还应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相沟通;要求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教材、教法的意义重建;要根植于现实,面向未来,还应密切关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进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