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件:三国鼎立

发布时间:2019-05-10 21:09:12

初中历史课件:三国鼎立

一、主体分析与设计:

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初中历史课堂怎么改?我经过一段时间地思考,决定效仿现在的一些电视访谈节目,即将我的历史课堂变身为历史访谈节目的录制现场。让学生畅所欲言,用他们的眼睛去看历史,用心去体验当时的历史,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从而体现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每门课程都有其内在的特点。历史课它的特点就在于,历史永远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学习它的人要将自己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的情景中去感受。结合历史本身的特点、生本教育学习和现在电视访谈节目的增加,我尝试将历史课堂变身历史访谈节目的录制现场,老师仅仅一名站在幕后的导演,学生自己选主持人和记者,并且各小组以组为单位作为受邀嘉宾来接受采访。每一节课就是一期访谈节目,节目的背景音乐我们选的是百家讲坛的背景音乐——神话重现,创造一个历史访谈的氛围。

节目分为三个环节:

1.历史小故事展示;

2.基础知识学习,即谈的阶段;

3.探究知识的学习,即访的阶段。

现在就将一期访谈节目的整个过程给大家展示如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1)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

2)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卫温首达夷州等基础知识。

2、水平培养:

1)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

2)识读赤壁之战示意图,学会利用地图讲述战争的经过;

3)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了解三国所在区域的今天省份,形成准确的地理概念。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明确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所以是历史的进步。

2)理解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中,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形成的关系。

2、难点:如何准确理解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如何全面评价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

四、教学用具:

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五、历史前置性问题的设置:

前置性问题设置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问题的设置任务驱动,用荣誉牵引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问题获得自我心理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历史科目在初中比较特别,我们不能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所以,我每一课给学生两部分预习题,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学生只要仔细阅读课本就能找到答案;一部分是探究知识,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来思考探究知识。为减轻学生的负担以及体现学生的团队精神,课前我将八个小组分成三个大组,各代表魏、蜀、吴三国,课下查相关魏蜀吴的资料。

基础知识:1.各小组按自己所属的国家搜集资料(魏、蜀、吴三国成立的经过以及人物介绍);

2.官渡之战的表演;(学生课下准备)

3.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是什么?

4.了解赤壁之战。

5.了解魏、蜀、吴三国分别建立的时间、称王者、都城所在地。

6.看课本81页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81识图

7各国整理出你们各自发展本地区经济的措施。

探究知识:1.你怎样看待三国分立这个局面?(能够从三国分立的背景、原因、影响等多方面考虑);

2.常言道:乱世造英雄,总结三国时期人物的一些事迹,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假设你是出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位君主,你将要怎样治理你的国家?

课型:展示课

一是历史小故事展示。课前5—10分钟时间,由小组表演历史小故事,小故事的设置,与本节课的内容相关系,三国鼎立这个课的历史小故事是官渡之战,通过学生的表演能够使学生更加牢固的记住官渡之战发生的时间、经过以及结果。在小故事表演时,我们要设一个驻三国时期的记者,他要带大家穿越时空来到官渡之战发生的现场。小记者为大家做报道时要讲清楚当时的时间、地点以及报道事件,这个个过程使大家对官渡之战印象更加深刻。

二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即谈的过程。因为让学生自己讲课,他们在知识点上把握肯定不到位,所以通过给他们前置性问题,用幻灯片展示基础知识,小主持人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老师的角色,这样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当小老师的兴趣。基础知识的学习,主持人能够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抢答、集体回答或是小组派代表回答等等。能够说小故事的表演,是让学生的一个预热阶段,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的一个加热过程,谈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通过以上的准备,探究知识的采访阶段,就会将这节课推向一个高 潮。

三是探究知识的学习,即访的过程。历史使人明智。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相关的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历史,那就要让学生学会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探究知识中的第2道题,学生就要将自己设想为三国时的君主。一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就要实行采访,学生以组为单位,作为一组嘉宾接受记者的采访。这个阶段学生能够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即将接受采访的历史名人,谈谈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而学生要总结前面学习过的知识以及对本节课的内容实行总结。通过主动地接受记者采访,他们不但要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还对前面学习的实行复习。

历史访谈节目中的角色分配

首先,老师由以前的主讲者,变为幕后工作的导演,学生变成了历史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记者以及邀请到的嘉宾,现场交给学生。在学生主持或回答有问题时,老师能够打断,实行补充或改正,就像正式录节目那样,导演能够随时叫停实行指导,指导后演员就会即时更正自己的不足,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表现欲,那样会比老师站在讲台上重复强调好多遍更有效果。其实,幕后的导演未必比以前的主讲者轻松,课前老师要设计本期节目的思路,中间穿插哪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前置性问题该如何设计等等。

其次,每期节目一般选两个主持人,一个专门主持,另一个写板书兼最后探究阶段的采访,即中央电视台记者。这样分配的原因很简单,写板书能够让学生对重点知识实行巩固,即时在课本上做笔记,在玩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

再次,是小记者,每一个时期都会选择一个驻此朝记者。如三国时期,我们会派三个记者分别驻驻蜀国、魏国、吴国;课本讲到唐朝知识时,我们就会派驻唐朝记者等等。小记者要带大家穿越时空,体现当时的历史,在这个阶段能够让记者给大家报道历史现场,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自己仅仅简单的在学习历史课本,而是回到当时的历史中去。记者带学生穿越时空看历史,就是要告诉学生评价历史,不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看,而是要回到当时的环境中去感受历史,理解历史。

另外,学生在评价历史时,可能比老师只讲课本知识后实行评价要更理性一些。让其他学生扮演的角色是被邀请到的嘉宾,以组为单位,在访谈阶段,邀请嘉宾回答时都是点组名,全组嘉宾起立,派代表展示本小组的答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小组合作。这个点恰是生本教育的要义之一。

课型:反思课

本节课的学习注重先学后教,在学生自学基础知识前提下,进一步学习探究知识。三国鼎立这个课要记得人物、时间和事件等太多,通过历史访谈节目的录制,学生能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述而》)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同时学生主持水平、采访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从刚开始上讲台战战兢兢,到现在的从容大方。尤其是历史小故事表演以来,学生的组织水平、表演水平也得到了锻炼,从刚开始不知道如何选择历史小故事,到现在的历史小故事表演的活灵活现。尤其是现场学生的激情高昂,学生的灵活变通,给很多听课老师留下很深的印象。

初中历史课件:三国鼎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