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励志历史小故事

发布时间:



经典励志历史小故事

本文是关于经典励志历史小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那些经典励志的历史小故事都是很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看看的,那么经典励志历史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经典励志历史小故事:勇于任事的林则徐
伊犁河北岸有一条大渠,从东向西穿越伊宁县、伊宁市到达霍城县,灌溉着千顷良田。这条大渠就是历史悠久的大皇渠。当年,人们又称这条渠为“林公渠”因为它与伟大的爱国者、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有一定的关系。大部分人都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光辉事迹,而他被流放新疆伊犁后的丰功伟绩,世人却知之甚少。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革去四品卿衔,道光帝并下旨将他“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18421210日,经过四个月零三天的长途跋涉,林则徐终于到达了伊犁的惠远城。伊犁镇总兵布彦泰委派了林则徐一个掌管粮饷的差事。但林则徐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想为伊犁百姓做点事。他到达伊犁后,不是得过且过、忍气苟安、争取朝廷早点召回,而是带着病体,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考察社情民意,积极向伊犁将军建言献策。
林则徐目睹了当时伊犁的荒凉景象,他向布彦泰将军提出开垦荒地的请求,布彦泰采纳了这一意见。1843年秋天开始,林则徐不辞劳苦,当起了“愚公”负责开垦惠远城东边的阿齐乌苏荒地。垦荒必修水利,他沿着施工河段细致勘测丈量,甚至深入到伊犁河上游的喀什河流域。前期工作完成后,在清廷没有经费投入的情况下,林则徐与当地官绅共同捐资修建,而他主动捐资承修了整个水渠最艰巨的龙口工程。他亲率锡伯营兵丁民夫,苦干5个月,共用工10万人以上,完成了工程量最大的龙口工程。18454月,200多公里长的水渠全线贯通,引水灌溉垦复面积约15万公顷,这是清代伊犁开屯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为当地垦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到184411月,林则徐带领百姓已在阿齐乌苏地区垦荒33350亩、阿勒卜斯地区开垦16.1万亩。
道光帝获悉后,并没有重新起用他,而又命令林则徐到南疆继续开垦荒地,





林则徐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年老多病的他携带粮食、帐篷、被衾,白天迎风冲寒、走马引绳,丈量土地,夜晚卧宿毡庐之中,聆听四野风沙的呼啸。林则徐一年之内先后到达库车、乌什、阿克苏、和阗等九座边城,行程3万余里,足迹遍及天山南北的广袤地域,丈量和查勘垦地共计68万多亩。从1843年秋到184511月,大约两年的时间,林则徐在新疆百姓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总共开辟屯田88万多亩。有人评价道:“由于林则徐的查勘开垦,使新疆的大漠广野,都变成肥沃良田,农户炊烟相望,田野耕作皆满,合兵农为一体,每年为国家省经费无数,回民的生计亦由此而充裕。”
林则徐在开垦荒地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在吐鲁番,他发现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坎儿井”的地下水利设施,十分赞赏。在实地察看后,他对坎儿井加以改进,增挖穿井渠,每隔丈余挖一口井,连环导引,使井水通流。他将坎儿井推广到了新疆各地,即使林则徐不久奉诏返回内地,他的后任者仍接续他的事业,开凿了许多坎儿井,使坎儿井有如满天繁星,大大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新疆百姓就把“坎儿井”称为“林公井”把林则徐主持修建的水渠称为“林公渠”以表示对林则徐造福地方的深切感激与怀念。
林则徐流放伊犁的三年多时间里,拖着老弱多病之躯,依然不辞辛劳、殚精竭虑,做了许多造福百姓的事,广受后人敬仰。纵观他的一生,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在得意之时,还是在失意之日,他总能做到为官一地,造福一方,以百姓安居乐业为己任,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厄时,他没有因为巨大的落差而消沉、萎靡和绝望,而是在逆境中忍辱负重,开拓进取,忠实践行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诺言,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灵魂。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考验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在逆境乃至绝境中依然能演绎人生的精彩,这不正是襟怀坦荡、大公无私、敢于担当的最好体现吗?
经典励志历史小故事:闻一多
闻一多先生是以一个慷慨悲歌、壮怀激烈的爱国诗人形象传世的。抗战开始后,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自己抗战到底的决心。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





命青年衷心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1945121日,昆明发生国民党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惨案真相,号召“未死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
19467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闻一多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他的这些形象,镌刻在人们的印记中,提起闻一多,人们自然想到他的那一大把激扬的美髯,他的民族气节,他的激情四射。但是,对于闻一多先生浪漫、诙谐、幽默的一面,人们就很少提及了。
有一个故事,发生在闻一多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他的浪漫可见一斑。1932年秋天,闻一多先生从山东大学到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为了让自己的课堂诗意浪漫,他特意要求学校将下午的课换到晚上亮灯的时候。他对学校说,明亮的下午是不适合读诗的,读诗要在朦胧的夜晚。
晚上,校园里灯光婆娑,教室里烛光摇曳,闻一多先生身穿一袭长衫,抱着一摞讲义飘然进门。闻一多先生落座,但是并不马上开讲。他慢慢地从衣兜里地掏出纸烟匣,打开,然后对学生和蔼一笑说:哪位吸?
学生们哗然而笑。自然谁也不会真正去接老师客气谦让的纸烟的。闻先生不说话,默默地自己点燃一支纸烟,深深地吸一口,然后长长地吐出一口打着螺旋的烟雾之后,然后开讲了:“痛饮酒,熟读离骚,方为真名士。”
闻一多先生长于治印,在治印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彰显了闻一多先生浪漫幽默的真性情。1944年,闻一多给华罗庚教授刻印一方,边款为:“顽石一方,一多所凿。奉贻教授,领薪立约。不算寒伧,也不阔绰。陋于牙章,雅于木戳。若在战前,不值两角。”
一方小小的石头,闻一多先生却赋予了它这样丰厚的文化诗意的内涵,有印章材质的介绍,有刻石功用的说明,有战争创伤的影射,有民生遭遇的深情,有教授之间的情感,短短四十字,俗雅具现,不仅仅看出闻一多先生人生的诗意浪漫,更凸显了他为人做事的高古情怀。





经典励志历史小故事:开国中将皮定均
1955年评衔时,皮定均按资历,原报少将军衔。传说毛泽东主席有批示,一说为“皮有功,少晋中”,另一说为“定均有功,由少晋中”。为此,1955年,皮定均被授予中将军衔。皮定均去世后,家人查遍档案,不见真迹。问知情者,才知道是当时领导作授衔报告时传达的是毛泽东的口头指示,而不是文字批示。皮定均将军有三个外号,一曰“皮猴子”,意为作战机灵;二曰“皮老驴”,意为脾气倔,性情暴;三曰“皮老虎”,意为不讲情面。“皮猴子”
百团大战前夕,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交给五分区一项任务:把武安城里的日伪军兵力、火力部署摸清楚。任务下达后,时任五分区司令员的皮定均准备亲自化装进城侦察。皮定均的老部下金传华闻讯后,立即从驻地跑来见皮定均。金传华面露焦急:“你不能去。你是个指挥员,出了问题怎么办呢?”皮定均没有表态。“你把任务交给我,我保证完成。”金传华说。
皮定均还是没有表态。他不表态,别人休想去。金传华急了,希望分区司令部劝阻,并扬言如果分区司令部不劝阻,就要给师部打电话。值班参谋劝他:不要给师部打电话了。皮定均已经出发了,化装成老百姓骑上毛驴走了。金传华急了,赶紧派了几个侦察员在东门外接应,自己也亲自到县城东门外观察动静。金传华通过望远镜看到皮定均从城里出来了,忽见一队日军冲出城东门。“准备战斗!”金传华急忙下达了命令。
在东门外负责接应的侦察员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等敌人发现上当,返回身来再追皮定均时,皮定均早已走远了。
日本鬼子气急败坏地叫喊:“皮猴子,大大的鬼!”这句无可奈何又恨之入骨的话,是日军的翻译传出来的,更增添了皮定均的传奇色彩。这是皮定均第一个外号。“皮老驴”
解放战争初期,皮定均率领部队在苏北涟水阻击国民党军第74师。刚刚打退74师的首次进攻,皮定均就登上了涟水城南的古塔。
皮定均半截身子刚刚出现在顶层,一个机枪班长对他吼了一声:“送水来啦!





“送水?”“对,水。”“我没有带水。”“没带水你上来干什么?”机枪班长把皮定均当成了伙夫,态度很凶。
“你们等一下,我去给你们提水。”皮定均说。过了一会儿,他拎着一桶水再次登上塔楼。机枪班长舀了一碗,一口气喝下去,用手背抹了一下嘴,说:“这个皮老驴,真是个犟驴,硬把我们塞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好啊!”皮定均说。
“好是好,就是像个大蒸笼。”机枪班长的话音刚落,一群炮弹在塔的周围爆炸了。机枪班长用手扇着硝烟道:“这个皮老驴!”皮定均微微一笑:“你见过皮老驴吗?”班长道:“进淮阴城时,老远瞄了一眼,矮矮的个子,脾气挺大,不怎么样。”
“我一定把你的意见转告给他。你这个老同志还真不错。”皮定均说。这时,团长登上塔楼,给皮定均敬了个礼,说:“皮旅长,王司令请你去!“皮旅长”!机枪班的战士全都愣住了,机枪班长更是不好意思。皮定均做了个随意的手势,说:“等打完仗,我给你们请功!
“皮老驴”,这是皮定均的又一个外号。“皮老虎”
皮定均不讲情面,对谁都一样。
一次他到某师看战士演出队演出,时间定在晚8点开演,8点到了却因某位领导来晚了还没开幕。皮定均站起身,对陪他看戏的师领导说:“给战士演出,叫战士遵守时间,你们却不遵守时间,不看了!”说完就走了。第二天师里再请皮定均看演出,准8点开幕,一分钟不差。
对自己部队的人是这样,对代管的其他军种的人也不例外。在兰州任军区司令时,一次去某空军基地,飞机定在早8点起飞。起飞的时间到了,送行的基地领导的小车还没有到。“起飞!”皮定均对飞行员下了出发命令,负责行程安排的军区作战部副部长说:“等一会吧,这样不大礼貌。”皮定均一脸严肃:“是他不礼貌还是我不礼貌?说好了时间不到。起飞!”飞机升到半空时,前来送行的基地领导的小车开进了机场。
为此,他的妻子曾说他:“你有些地方不讲人情。”他回答:“平时人情多





了,战时就没有人情了!
所以皮定均又得了一个外号:“皮老虎”。因公殉职被列为当年国际大事记
197676日,朱德元帅逝世,全国人民沉浸在悲痛中。作为朱德元帅的老部下,皮定均更是悲痛欲绝。他恨不得立刻飞到北京,到老首长的灵前哭祭。可第二天就是大规模合成军事演习,命令已经发出,部队正在调动之中。作为福州军区司令员和这次演习的总指挥,怎能擅自离开呢?皮定均决定,等指挥完这次演习后,晚上就赶往北京守灵。谁也没想到,就在皮定均乘飞机到演习地区视察的途中,因气候恶劣,飞机不幸撞山坠毁。
同皮定均一起遇难的还有福州军区司令部战训部部长、作战部副部长、空军第八军副军长、陆军第31军战训处长以及漳州机场作战参谋、皮定均的保健护士和机组人员等,共14人。一次空难使这么多将领和人员遇难,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美国将此次空难作为世界级大事而载入了当年的国际大事记。




经典励志历史小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