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桥》主题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08-03 21:08:12

人教课标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桥》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本,以读书为主,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主读”,让学生“自觉读”,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自能阅读,做阅读的主人。读是理解的吸收,写是理解的表达。在本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多次、反复读文,以读促悟,激发学生对老汉的敬仰之情。而且,在本课中,我力争让学生“读写并轨”,在让学生读懂课文深意基础上,让学生将“老汉想对儿子说的话”,“儿子想对父亲说的话”写下来,或写一写你想对老汉说的话以及对生命的感悟,以及为老汉和欧阳海写颁奖词,以期对老汉精神的感悟更深一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本课教学,我拟定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情景教学的特点:形象、直观、情景交融,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就运用多媒体手段图文结合,努力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2、品读感悟策略

著名特级教师黄亢美提出了“三品”法,即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去品词、品句、品读。“三品”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本色与本真。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品读,采用多种读书形式去读,如:默读、轻声读、体会感悟读及自由读、轮读、引读等。切实落实“以读为本,书声琅琅”的读书理念,同时加强学生对语言的个性化感悟。

3、自主、合作、探究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因此,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学习与同

桌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人教课标版小学五年级下册

《桥》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中的一篇文章,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是一座生命之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课文先写老汉将一个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队伍的最后;又写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了桥,但就在这时木桥塌了,他们二人被洪水吞没了;最后写洪水退了以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一个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她的儿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直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虽让人感到在“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结构,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如,课文开篇就写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

了两句话,不仅描写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现出雨水的来势凶猛,为下文的山洪暴发作了铺垫。再如,课文最后写“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这里每句话都单独成段,语言极为洗练,却加

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如,“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他像

一座山。”“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几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使描写生动形象,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再如,“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

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4)利用矛盾对话,巧妙设置悬念,引起人们情感共鸣!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继续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

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人教课标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桥》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的确定,离不开学生;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同样离不开学情,因为课堂教学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在教学中就要求我们注意采用有效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积累,努力让学生们与文本共融对话。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应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自己朗读体验、质疑问难,读文找句,合作交流才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最终让整堂课呈现整体性、情感性和人文性,让教路、文路、学路三者合一,融为一体。至于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学生理解恐怕不够深入。教师还应加强引导,因此,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因学情而产生。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与实践。”可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以读代讲,读思结合,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其个性化理解表达的能力是本课教学的主旨。

人教课标版小学五年级下册

《桥》教学设计

1.针对学生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准备以学生为主

导,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媒介,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去掌握“方法”,并在“过程” 中有机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最终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以学生为主体,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洪水的凶猛与无情、

感悟支书老汉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从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过程方法目标: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创设情境,理解人物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逐步深刻感受到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段学生在阅读时,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课后练习题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汉和小伙子之间矛盾的对话,并体会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把握理解题目“桥”的含义

教具准备:ppt课件、同步阅读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言语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学过关于桥的文章吗?

生:《赵州桥》《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

师:通过赵州桥我们了解到哪些内容呢?

生:赵州桥的美观、坚固。课件出示赵州桥图片

师:那从《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中,我们又了解到了哪些有效讯息呢?ppt出示《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图片》

生:我知道了海峡两岸人民共同救助一位白血病小女孩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将走上另一座桥,出示《桥》图片,看看在这座桥上发生了什么感人的故事?这座桥真的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桥吗?还是有更深层的含义呢?闲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走上这座桥吧!

二、批注课文,与文本对话。

引导: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学会作记号,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有不懂的地方都可以作记号。加批注,琢磨、品味的重点句子。

1、自由读文,读完后小组内交流重点词语理解词语:

咆哮 势不可当 跳舞 狞笑 没腿深 放肆

惊慌 你拥我挤 跌跌撞撞 乱哄哄

拥戴 沙哑 豹子 胸膛 揪出 瞪眼

搀扶 祭奠

四行词语中,第一行是洪水的特点,第二行是人们的表现,第三行是描写老汉的词语,第四行是描写老太太的词语。这样分行出示,更容易让学生记忆和理解。

2. 让同学们汇报带有重点词语的句子,带感情朗读组织学生品读句子。

黎明的时候,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同学们这是怎样的洪水啊?(可怕、魔鬼。。。。)

板书(洪水 如魔)

2、引发质疑品词析句

同学们,面对如此凶猛、可怕的洪水人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播放洪水视频,引起共鸣!

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看看人们是怎样做的?

同学们汇报描写人们表现的句子

1、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2、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3、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4、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5、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板书(人们恐慌)

1. 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在危急关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是谁呢?()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

分析老汉的言行,感受人物形象。出示重点句子,进行交流。

A: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B: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板书(老汉如山)

3、寻找看似矛盾却不矛盾的对话

A: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B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C: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D: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重点分析“揪”和“推”字,“瞪”和“推”字的含义和对比。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桥》主题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