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05 06:46:53

基于OBE理念的汽车构造“课程思政”思作者:张亚萍,尹新权,李万敏来源:《卫生职业教育》2019年第2要:为了凸显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结合工程教育认证中对身心素质、职业规范、团队协作等要求,构建“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逆向设计,从内外需求出发,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的结合点,突出价值引领,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应用型本科汽车构造“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格局。关键词:OBE;课程思政;应用型本科;汽车构造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1902-0004-03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大任务,其核心在于人才培养,根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正是对上述要求的积极响应,上海市率先在高校中探索实施“课程思政”,即各类课程按照功能定位,在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团队等方面推进改革,着力实现全课程育人[2]。甘肃省高校也在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专门召开了“新时代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场推进会”,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统一,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目前,以学生为主,构建“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逆向设计,从内外需求出发,依次修订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OBE教育理念正为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所推崇[3]。作为应用型本科更应该积极创新高校育人模式,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为导向[4],推广OBE教育理念,启动“课程思政”教改,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5]。我国正处于“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时期和加快“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背景下,应用型汽车类本科专业亟待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而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工作,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格局,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1相关概念1.1OBE理念[3]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是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的,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以能力、目标或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华盛顿协议》已全面接受了OBE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之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源于美国,如今已经成为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机制,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已开始介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20166月,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迈入新的改革发展阶段,推动了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快速发展,也意味着我国工程教育将面临更多挑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是一种合格性评价,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通过认证形式来判定工科专业毕业生是否达到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要求。认证要求与教学活动有关的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而展开,通过建立持续性的改进机制保障工科专业质量稳步提高[3]。应用型本科汽车构造课程可将《华盛顿协议》的核心思想融入今后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习实训环节之中,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1.2“课程思政”理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绝不是简单的名称次序调换,而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凸显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体现了高校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转变,要求挖掘所有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资源,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所有教师都有思想政治教育职责。近年来,上海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的顶层德育内容体系出发,提出了全方位、立体化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4]。上海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上海市高校推出了“大国方略”“读懂中国”“治国理政”“法治中国”等一系列“中国系列”课程,让优秀教师承担“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然而,不论从教育学、管理学还是思想政治领域,“课程思政”这一概念都还未有官方或是学术上的统一界[6]。兰州工业学院是在甘肃省高校中最先试行“课程思政”改革的高校,选择汽车构造、工程造价管理、机械工艺制造夹具、建筑设备、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等20门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改革试点,以工程认证建设为导向,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和工程师文化嵌入人才培养目标中;在专业课程的理念设计中,嵌入“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内涵,以“中国精神”为话语体系,整合现代教育理念与创新模式,在立德树人和价值判断上铸造大学生的“大国思维”和“家国情怀”等时代品质,使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兼备人文与科学的伦理关怀素养,充分体现大国“工匠精神”“中国力量”的政治立场与价值认同。有的高校编写了《“课堂思政三分钟”育人读本》,试行“课堂思政三分钟”育人工程,“以思政育人”,以校园文化、铁人精神、工匠精神、企业文化为重点内容进行价值引领。1.3应用型本科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应用型而非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重点在于“应用”二字,在学科建设和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时代精神,契合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7]。兰州工业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汽车构造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课程,育人目标制定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汽车行业人才的供需,以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为地方及周边汽车行业及单位培养应用型人才。2基于OBE理念的汽车构造“课程思政”定位对高校而言,课程是保障专业教学的关键载体和支撑。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规划了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等“十大育人”一体化育人体系,课程育人的作用被反复强化和重视。在汽车构造课程建设中,要坚持“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教育”OBE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明确的德育和素质培养要求,并以此作为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标准。鉴于我国已经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应用型本科应对学生毕业时必须达到的条件或具备的素质有很细化的规定,以此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汽车构造课程作为车辆工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的主干课程,紧紧围绕汽车行业职业发展对人才素养的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兰州工业学院启动“课程思政”教改后,汽车构造这门专业课程也正在进行新的尝试,在培养目标上实现扩容,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精神”“中国制造”“大国工匠”精神的实质,在立德树人和价值判断上铸造大学生的“大国思维”和“家国情怀”等时代品质,育人方式方法上突出问题导向和嵌入式理念设计;
能力培养上突出人文、社会和本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培养,重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努力培养宽基础、厚能力、高素质,富有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掌握一定专门技术的应用型人才。3汽车构造“课程思政”教育创新模式3.1本课程的改革目标与思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总体要求,抓住教师队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大关键要素,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育创新模式[8]。“课程思政”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学到知识技能,而且要学会做人做事,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锻炼心志及养成品性的过程[9]。在汽车构造“课程思政”建设中,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对身心素质、职业规范及团队协作等要求,在培养专业人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同时,挖掘整合本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引导大学生将所学的本专业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其汽车专业人才成长的一种人文素质和专业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成才目标,成为具有学习兴趣、追求新知识的志趣,传承高尚的人格及奉献精神的汽车类专业人才。具体而言,首先要提升专业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其次要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的结合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引领和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教育,又突出“中国精神”“中国创造”“工匠精神”和工程师文化的教育内容,同时要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方面提出改革措施,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为培养“心智健康、技术精湛”的高素质汽车人才打下基础。3.2强化本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课程思政”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育人能力和育人意识上。教师是“课程思政”推进的关键力量,加强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养,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保障[10]。要注重提升专业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绘好课程思政“同心圆”。在汽车构造“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专业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大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要牢固树立育人的意识,时时处处体现育人的职责,既要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和了解汽车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或者将来的应用奠定基础;还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教育融入课程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较高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汽车构造专业课教师,平时由于承担的专业课教学、科研任务等非常繁重,往往不注重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甚至对思想政治教育关注较少,其政治素养的高低又影响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提升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师素养,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认同,一是要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统一”,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二要加强学科、专业本身的使命和责任意识教育,强化专业课教师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三是加强育人意识培养,深化专业课教师对自身以及学科育人职责的认识,强化其内在价值认同,引导教师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自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四是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培养一批学高、身正的教育骨干,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10]。五是要求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有效融入企业文化、职业道德、行业规范等与岗位密切度高的相关知识[11],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感恩之心,团队合作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将社会对从业者的素养要求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12]3.3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
结合OBE理念,按照培养计划中的毕业要求,找准思政元素与汽车构造课程的结合点,修订教学内容;修改课程教学效果,明确身心素质、职业规范、团队协作与课程教学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积累思政素材,设计开展思政教育的教学环节;丰富授课手段,实施多样化、嵌入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校企合作,巩固校内思政教育效果[3]3.3.1结合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长期以来,工科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注重专业能力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导致学生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社会责任感不强、人生观价值观偏离甚至扭曲、岗位适应能力不强等现象。应用型本科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很广泛,大多数都与职业或岗位相对接,因此“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可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内容巧妙灵活地进行。在汽车构造“课程思政”授课内容方面,专业教师从汽车的发展史、职业素养等角度充分挖掘该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及素材,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讲授内容中,努力提升汽车构造“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素材的选取要讲究合理性,并将思政元素与课程理论有机结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达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目的,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3]。比如结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简要介绍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深刻理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了解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国产发动机与发达国家发动机的制造情况;通过介绍水冷却系统工作原理,引申出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同学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看待事物;在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时,提到人际关系,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社会关系,养成良好的社会美德;通过复杂结构,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引出认识论;引导学生改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学会积极思考。3.3.2结合学生特点进行科学引导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价值引领,都是学生认知领域观念的重构过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程思政”不能套用传统课堂的话语体系,而是要建立新的价值引导范式,形成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的新形式。每个学生都是不同个体的客观现实,教师要避免对学生群体进行单一化教育,而且要避免单调生硬地“说教”,应创设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和实践形式,既要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也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平等地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思想沟通,共同开展主流价值观的学习,最终将所接受的价值观念自觉运用于实践[13]3.3.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了适应新时期应用型本科汽车构造“课程思政”的育人要求,急需不断探索和总结该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该课程思政应尝试多样化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授与学习的互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或通过动画、录像、录音等影视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3]。而且,教师在讲授知识之余,还应阐述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思想、艺术等,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8]。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推进“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创新,构建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帮助大学生解决专业学习中的困惑,及时掌握和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增强课程育人效果。4结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深入推进汽车构造“课程思政”改革,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认真梳理汽车构造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从教育队伍、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三个维度全面把握,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在每一堂课程中,构建一体化育人的同向同行和同频共振的教育改革新局面。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2]江先锋.“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教师人文阅读的缺失现状与复位路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0):9-14.[3]顾莹.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20178):34-35.[4]刘淑慧.“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5-17.[5]陈道武.课程思政:高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2):164-166.[6]金浏河,高哲.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60.[7]孟妍妮,凌秀军.应用型本科《汽车构造》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48):149-151.[8]王雁鸣.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5):70.[9]张祖明,张旗.把握立德树人工作目标做好溯源红色“课程思政”[J].北京教育,201712):54-57.[10]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77):21-25.[11]刘勇.“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化建设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712):88-91.[12]滕培香,范微.地方特色教育资源转化为高校思政课课程资源的思考[J].黑河学刊,20173):139-140.[13]王涵.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J].管理观察,201710):138-140.?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