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2010-2011年度三年级(上学期)

发布时间:



小学数学2010-2011年度三年级(上学期)
备课材料
船营区教师进修学小幼部朴海英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一、测量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二)教学建议
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3.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5.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6.本单元内容可以用7课时进行教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1)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4)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千米的认识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接触了千米,并明确了千米与米的进率,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这里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吨的认识
在具体的问题中,明确1吨=1000千克,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二)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2.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3.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4.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方式。
三、四边形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教学建议
《标准》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是对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过程。3.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四、有余数的除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二)教学建议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2.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教学。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时、分、秒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二)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
教材通过让学生设计作息时间表、调查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调查睡眠时间等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教材提供了两个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应用时间的例子。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二)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3.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4.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三)教学建议1.口算乘法教学建议
1.引进本小节的教学时,教师应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2教学本小节的知识时,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想出来,必要时可以辅之于学具。2.笔算乘法教学建议
1.重视创设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教材中每个例题都创设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根据本地本校的具体情况创设其他方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提高学习的兴趣。2.组织好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启发学生探索多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切实经历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各种计算方法,尤其是笔算的竖式计算方法,都要让学生有一个体验、思考和交流的机会。



3.加强例题之间的联系,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重点,在学好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再推广到三位数乘一位数。注意把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估算促笔算,以笔算带估算。
4.练习形式要多样化,练习要有一定的量,加强计算中各种情况的混合练习与比较练习,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如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习惯等,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二)教学建议
1.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2.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八、可能性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二)教学建议
1.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2.把握好教学要求。
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时,只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使用有关术语进行解释,也不必要求学生求出可能性的具体大小。
九、数学广角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二)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要求,这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并能感受到有的与顺



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不要提高要求。教师教学语言中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也不要跟学生解释。


小学数学2010-2011年度三年级(上学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