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世界史”:“世界近代史开端”的一题多解

发布时间:2019-08-02 13:02:01

理解世界史世界近代史开端的一题多解
作者:王邵励
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4年第10

        2014年高考尘埃落定,在历史试题中,最令笔者心动的,莫过于全国文综卷第41题。命题者择取出版于改革开放初期和新世纪中国的两部世界近代史典型教材的目录,引导学生比较二者的不同及其成因。它不像以往的有些试题,动用高深语汇,板起面孔,貌似神圣不可侵犯;而是以平易近人的声音,用大家都熟悉的题材,蹲下身来与学生对话。但此题绝不平庸。它让人人都有话说,又难以言尽。其高妙之处,即志在激发应考者双重的历史认识能力:不仅知晓相对遥远的世界近代史,亦要体会去之不远的中国当代历程。前者是作为解释落点的历史事实,后者则是解释生成的历史语境。有心人能从中体会:历史既是唯一的过去,亦是现实对过去的多元书写。关于世界近现代史开端的解释,理所当然,会中外有别、与时俱进。这道题目给我们一个绝好的机会,挑战我们的思考,增进我们对于世界史本质的理解。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是世界近现代史的开端。这是目录A,即1972年版《世界近代史》非常明确的历史判断。为什么选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教科书作者看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具有鲜明的近代意义。它是分水岭,是界标石,在历史时间刻度尺上明确地标划着此前与此后的迥异。迥异在哪儿?在资本主义。按照教材所默认的历史解释前提,以社会形态演进作为衡量历史进程的首要标尺,资本主义以前无古人的制度创新、器物创新和观念创新,彻底与此前的黑暗中世纪划清了界线。它甚至是以革命的姿态,充当了前者的掘墓人。克伦威尔的最大历史意义,正是他向代表中世纪政治遗产的斯图亚特王朝打响了第一枪,以改天换地的气概,开启了社会发展史上一段崭新的政治制度航程。尽管此后会有波折和反复,但资本主义却已成大势,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上述历史解释并非笔者主见,而是再现教材编写者的编撰意图。看得出来,编者所理解的世界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自然就是资本主义的开端。近代代替古代(包括上古和中古),不仅是时间的自然更迭,更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发展形态的纵向序列上出现了标志性的质的飞跃。若以此标准来衡量,尼德兰革命、法国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有理由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尼德兰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同英国革命一样,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标志性创新结果。只不过在创新程度上,各家标准不同,但论者对于资本主义政治革新的历史意义首肯,却是一致的。在这一共识的前提下,问题的细碎焦点,只不过是谁最能代表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萌芽。第一次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则分别是资本主义在器物与生产力层面、思想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创举。这是目录A未曾关注的。有意思的是,目录A在第一节中就提到了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此前提不是工业革命,而是圈地运动和羊吃人。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逻辑。但最后,在众多的可作标志的选项中,作者还是郑重地将资本主义的制度革新,作为了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理解“世界史”:“世界近代史开端”的一题多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