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06-10

行政审批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计划

  “十四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政审批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计划

  行政审批服务局“十三五”时期工作总结和“十四五”时期及2021年工作打算

  **县行政审批局成立于2019年2月,前身为**县政务大厅。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牢固树立“规范、高效、便民”的理念,严格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要求,持续推进窗口服务单位向一个地方集合,审批权力向一个部门集中,不断优化队伍管理,不断推进便民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水平,较好服务了全县简政便民工作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一)强举措、重创新,致力便民改革优效能。我们着力突出改革与服务的主题,多措并举、服务大局,便民改革进一步提速。

  一是力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事项划转。严格按照市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和工作步骤,本着市县同步、上下协同的原则,对涉及全县23个部门的383项行政许可、审核转报、审核备案事项,逐项梳理审批要素清单,制定业务划转备忘录,并按照上下协同、市县同步的原则,启动了审批业务划转工作,目前已有333项划转事项完成移交,49项暂缓移交,工作进度位居全市前列,业务移交基本实现平稳过渡、工作连续稳定开展。

  二是力促“一件事一次办”具体改革措施落地。全面对照省公布目录,梳理确定我县200项“一件事一次办”实施事项。根据“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的要求再造办事流程,变串联审批为“前台统一受理、后台集中审批”的并联审批,审批效率提升,大大方便群众办事创业。工作开展以来,涉企审批压缩时间1858天,压缩率29.46%。

  三是力统商事登记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改革实施。积极协调相关改革在政务中心落地实施,围绕简化企业开办注销程序,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实现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围绕优化项目报建审批,多次协调,全力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程,设立“工程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采取“一窗受理、一张表单、并列审批、一窗出证”的模式,大幅缩短审批时限,有效降低了企业行政成本;增设2个职工医疗保险窗口和2个居民医疗窗口,安排水、电、气、交管、公安局24小时出入境自助服务系统等业务窗口进驻政务大厅,大大提升了便民服务水平。

  四是力建“一网通办”办事新模式。根据“三级四同”要求,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梳理目录,梳理确定政府权力事项“一张清单”,为规范权力运行和网上办事奠定坚实基础;统筹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一张网,在全市率先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将梳理的服务事项在陕西省政务服务网上及时发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快推进统一信息办事平台应用,积极推广应用陕西省政务服务平台(榆林)和手机APP等终端服务,实现了高频事项“不见面审批”,引导群众和单位通过自主注册、自主填报信息、系统转办、后台在线审批、群众自主下载审批结果的方式,减少办事时间和成本,实现“一网通办”。

  (二)抓服务、重规范,践行政务文明优形象。我局始终树立“规范便捷高效”工作理念,与时俱进、创新服务,政务水平进一步提优。

  一是抓紧“三集中三到位”落实工作。根据“只进一扇门”“应进尽进”的要求,推动更多的部门和事项入驻政务中心,努力构建“一窗式”便民服务体系。目前,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中心入驻了40个部门单位、19个公共服务,可办理事项493项。截止目前,各窗口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8.5万余件,其中即办18万余件、补办106件、联办61件、容缺受理2796件,即办率98%,日均办事人员600人以上。所有事项在网上公布并可查询,部分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强化对进驻窗口和事项进行梳理及部门业务的进一步整合,政务服务一体化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是抓实政务服务规范管理工作。按照全省统一要求,更换了大厅名称和统一形象标识。全面升级改造叫号服务系统,解决了办事群众排队等待的麻烦。设立业务窗口服务双面评价器,倒逼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率大大提高。全面提升县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运行水平,不断强化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与工作纪律观念。制定出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考勤和请销假制度(试行)》、《**县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及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目标。今年4月启动了“抽叫号”系统,并安装设置双面屏评价器,办事群众现场评价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即时做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较差”四个等级的自主评价。通过12345市民热线,扫二维码等方式对政务服务进行全天候受理群众的咨询投诉,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及时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在规定期限内解决,并及时将办理结果反馈当事人,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不断完善“好差评”工作机制,用好评价结果,更好地发挥“好差评”监督作用,找准政务服务堵点,努力提升办事效率,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是抓优服务方式创新工作。务实推行便民化举措,在大厅一楼开展“免费复印”和“免费邮寄”两项便民服务,合理布局实体大厅窗口服务、咨询服务、办事等候、自助服务、视频监控和会议室等功能区域,设置明晰的引导、提示、警告、禁止等标识,强化硬件建设。坚持挂牌上岗和服务首问责任制,加强咨询导办帮办服务,设立党员代办先锋岗,为企业群众提供代办服务,结合设立的“六保”政策咨询窗口,开辟惠企政策服务专窗,全方位为企业提供周到、贴心服务,促进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方便企业办事群众。

  (三)强站位、重落实,狠抓精细管理优队伍。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规范管理、注重结合,队伍形象进一步提升。

  一是扎实开展党建+活动。我们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带队伍的重要内容来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坚持把党建与疫情防控相结合,严格了政务服务中心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新型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期间,我局在扎实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在政务服务中心推行“常规事网上办、非急事延后办、紧急事预约办、交管等业务掌上办、涉疫事项特快办”的“五办”服务模式,切实保障疫情防控不放松,政务服务不断档,该工作模式还在榆林日报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是严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明纪律规矩,加强廉政警示教育,安排了党风廉政及反腐败内容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了《党章》和廉政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并根据学习内容及时进行讨论分析,使教育学习达到预期效果。组织全体干部参观学习了县纪委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县纪委监委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组织观看了《贪欲之祸——陕西省扶贫办党组原副书记、副主任咸阳市秦都区委原书记陈肖坪违法违纪案警示录》教育片;班子成员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的有关要求,如实上报个人重大事项;开展违规收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在春节、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前,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中、省、市、县纪委重要会议精神和纪律规定;班子成员、党员干部签订了党风廉政责任书,切实做好了我局的党风廉政工作。

  三是扎实推进“12345”便民服务热线平台建设。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原则,高度重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认真受理群众来电,并根据部门职能及时转办,跟踪回复。初步形成了“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建立信息定期发布机制,全年发布信息周报(45期)、月报(10期)、季报(3期)。2020年到目前为止共接收榆林市12345热线中心转发1904件工单,形成转办工单895件,政务中心处理工单1008件,办结率97.76%,办理结果满意度80.38%,逾期率0.67%。

  四是切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我局有24名帮扶干部共结对帮扶郭兴庄、印斗、杨家沟、沙家店等镇的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副局长刘斌和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折磊分别担任杨家沟镇前马家园则村和桃镇井家河村第一书记,干部张腾飞、李明明分别在印斗镇流崛村、陈岔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局党组把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面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必胜信心,认真落实驻村帮扶工作责任。按照县镇统一部署,组织帮扶干部定期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和软件资料整改提升工作,积极支持驻村第一书记、队员开展工作,并在七一前夕,安排领导班子进村慰问。着力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全局每人拿出一天的工资合计约3600元购买贫困户的滞留产品,田家沟成立了“**县郭兴庄镇聚鑫种植专业合作社”,我局与市电力局联系,帮助合作社销售小米1000公斤。所帮扶建档立卡户全部实现脱贫,其中3户被评为“脱贫标兵”,郭兴庄镇田家沟村李海生和印斗镇流崛村郭淮军分别获得“榆林脱贫激励计划”项目资助1000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严重短缺。我局要承接原22个职能部门的380项审批业务,涉及业务范围分类繁杂、业务量大,现有人员根本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据了解周边兄弟县区审批部门普遍缺人,但榆阳区有工作人员100多名,清涧、吴堡都有50多人,远多于我局。当前还有一些审批事项一旦完全移交,原审批部门窗口人员就要撤离,缺人的问题将更加严重。

  (二)工作经费缺口巨大。目前我局共预算经费120多万,政务服务中心五层楼物业管理费用每年83万多,加上水电费、办公设施、日常运行等本身开支巨大;随着人员和业务增加,电脑等办公设施需要相应增加;部分业务如林地审批需要采购手持GPS定位仪、Pad、及相关管理软件;事项划转后一些审批专网产生网络租赁费用;工商营业执照、小餐饮营业许可证等均需自费采购;大量业务要进行现场踏勘产生用车和下乡补贴费用;按照相关要求,大厅开展了免费复印、免费邮寄等业务;政务中心服装也到了更换时间;各项开支所需经费严重不足,缺口巨大。据了解,周边县区兄弟单位中,绥德有经费700多万、吴堡、佳县都是200多万,吴堡办职工灶每人每天补助15元(包括各驻厅窗口)。

  (三)办公面积不足,窗口单位未能“应进全进”。目前县政务服务中心现有面积3800多平米,距离一百多个进驻窗口所需的5000平米标准仍有较大差距,导致住房公积金管理、不动产管理等7个窗口单位仍未入驻。

  (四)窗口人员绩效考核奖励资金未兑现。窗口工作人员许多都是公益性岗位协管员,工资水平不高,积极性难以调动。按照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实体大厅管理暂行办法》(榆政办发〔2020〕18号)文件精神,应当给予窗口工作人员一定的奖励激励措施,吴堡等县区开始发放绩效考核奖励资金,但我县尚未执行。

  三、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要求,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完善优化政务环境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营造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促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持续推进便民化审批制度改革,做好划转事项承接工作。始终坚持便民化改革方向,力戒形式主义,将已经铺开的“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改革逐项落到实处,以改革的红利带来办事的便利;全面承接好划转事项,虚心向原审批部门学习请教,积极协调解决初期、后期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审批工作无缝对接,群众办事不受影响。

  (二)积极推进信息化办事平台建设,做好县镇村一体化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狠抓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全面推进数据治理工作,持续推动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让数据串起来、动起来、跑起来,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在线办理、“不见面”审批,深入推进“一站式”公共服务全覆盖工作,构建县镇村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办事格局。

  (三)扎实推进简政便企举措,做好服务企业项目工作。凝聚部门合力,推动更多的部门事项入驻政务中心,夯实“一扇门”;健全“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一枚印章管审批”工作模式,不断提升“网上办、掌上办”水平;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深化流程再造,紧扣群众和企业办事目标,精简审批环节,减少办事材料,大力推行实现办一件事“业务整合、流程优化、材料精简、时间提速”的目的,限时办结率达到95%以上;主动对接企业和项目,不断丰富简政便企行动内容,加大服务企业和项目力度。

  (四)创新推进窗口规范管理,做好形象提升工作。严格大厅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增强问题导向,加强窗口管理考核,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营造争先创优氛围,不断提升政务队伍形象。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2020年11月27日

  行政审批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计划

  一、农业“十三五”目标规划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县从重点推进“1115”主导扶贫产业配套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为“11122”主导扶贫产业配套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扶贫全覆盖。即从“100万亩竹、100万头家畜、100个乡村旅游点、50万亩果蔬”四大主导产业优化为“100万亩竹、100万头家畜、10万亩蔬菜、20万亩花椒、20万亩酒用高粱”,配套发展中药材、烤烟、食用菌、水果等优势产业确保产业扶贫全覆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按10%递增,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元以上,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实现全面小康。

  二、农业“十三五”目标完成情况

  (一)经济增长指标完成情况。一是第一产业增加值提前超额完成“到2020年实现33.3亿元”的规划目标。**年末第一产业增加值29.73亿元,**年末第一产业增加值36.06亿元,2020年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40亿元,年均递增6%左右;二是预计能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元的规划指标。**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987元,**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157元,预计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元,年均递增10%左右,基本完成“到2020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元”的目标。

  (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战略任务推进情况。一是农业产业布局不断完善。我县结合自然资源禀赋,将各类产业按海拔高度和区域优势进行“带状分布”。实施“11122”产业扶贫工程,即以方竹为“一县一业”,大力发展有机红粱、花椒、生态畜牧渔业和乡村旅游,配套发展中药材、经果、蔬菜、茶叶、食用菌、辣椒等特色产业。按照南部发展红粱、种草养畜,北部发展花椒、中药材,中部发展果蔬,东部以园区为引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坝区发展粮食作物、蔬菜、草本中药材的布局安排,紧扣方竹、花椒、红粱、辣椒等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形成“一县一业、多业并存”产业格局。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通过产业布局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完成新造竹任务,总面积达到100万亩;种植花椒20万亩;种植有机红粱12万亩;种植商品辣椒4万亩;常年种植蔬菜34.45万亩次、食用菌1000万棒;种植水果基地12万亩;常年种植烤烟4.53万亩,收购烤烟9.33万担;生态畜禽存栏158.7万头(只、羽),出栏239.74万头(只、羽),完成肉类总产量7.22万吨。三是坝区结构调整引领示范良好。突出“四新一高”、紧紧围绕“六看”要求,精心选择坝区产业。完成九坝镇成家坝、龙塘坝和茅石镇镇中关坝区2000亩豇豆高产高效基地建设;完成官仓坝区5000亩商品辣椒高产高效基地建设;完成狮溪黄坪坝、夜郎镇夜郎坝3000亩优质稻基地规划,目前优质稻已经移栽100%左右;完成海校街道“藕鱼”建设230亩;完成娄山鞍山坝和楚米园田坝400亩城郊蔬菜基地建设。全面启动8个坝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高产高效坝区示范,引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纵深发展。四是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县现有农业企业328家,其中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12家;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37家,其中成熟型64家、成长型473家。今年以来,积极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申报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新增家庭农场20家,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0个。成功引进广东天农集团落户我县实施年出栏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引进贵州胜久源公司实施全产业链肉牛项目、引进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食用菌灰树花项目,“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得到推进。五是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推进。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签订合同12.25万户,签订率96.2%,颁证12.09万户,颁证率95%。全县共127个村参加“三变”改革,参加农户78703户334482人(其中贫困户10250户36386人),农户耕地入股面积51923亩,财政投入用于试点村的资金并量化到户形成股金2795万元,“三变”改革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609元。组建了216个村(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创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0个,实现100%的贫困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贫困人口入社入企。六是坚持摘帽不摘政策,巩固脱贫攻坚城固。全面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就2020年第一批共计整合涉农资金8291.88万元,重点扶持有机高粱、坝区基础设施建设、辣椒、生猪、肉牛和羊羊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一是整合涉农资金1437.25万元,建设有机高粱基地10.35万亩、建设加工厂7间,预计带动贫困户5902户。二是整合涉农资金2248.13万元、申报坝区奖补资金1700万元,预计带动贫困户455户。三是整合涉农资金100万元发展辣椒产业,预计带动贫困户39户;四是整合涉农资金1430.5万元发展优质肉牛产业,预计带动贫困户2159户;五是整合涉农资金3000万元发展生猪产业,预计带动贫困1000户;六是整合涉农资金76万元发展肉羊产业,预计带动贫困户38户。

  (三)乡村振兴工作完成情况。产业兴旺。**年全县实现农村土地产出率为8.36万元/公顷;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91.6%;农业劳动生产率为4.44万元/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为45.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4.65%;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628.51万人次,年均增长26.72%;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主营业务收入3.1亿元;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81%;强推500亩以上坝区结构调整,引领全县产业方竹、生态畜牧、有机高粱、花椒、蔬菜等5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快速推进。生态宜居。**年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73%(其中、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森林覆盖率为59.96%;村庄绿化覆盖率为35.7%;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的行政村为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95.2%;30户以上自然村寨4G网络覆盖率100%,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的行政村占比45.8%。乡风文明。**年全县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为93.4%。县级及以上文明村151个、占比为66.22%,文明乡镇21个、占比为91.3%。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58.3%。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为10.2%。治理有效。**年全县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为100%;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为100%;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占43%;有村规民约的村占100%;集体经济积累超过50万元以上村67个,集体经济强村占比为29.25%;“三变”改革覆盖率为100%;乡村平安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社会稳定。生活富裕。**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57元,农村恩格尔系数38%,城乡收入比2.44。

  (四)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经营主体不强。近年来,我县农业经营主体虽然发展迅速,但普片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管理不规范、组织比较松散,以产投集团为中心的龙头企业带动性正在形成。二是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目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妇女,文化素质普片偏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短缺,特别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较少。三是全产业链发展水平不高。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规模化逐渐体现,但农产品加工企业实力不强,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不够,农村电商集聚效应不强,存在电商人才缺乏、农村物流不畅、缺乏必要的冷冻仓储设备等问题。

  三、“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设想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形势与任务、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设置一批有价值、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为“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编制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思路。按照“突出主导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强化龙头带动、完善开发机制、规模集约经营”的调整路子,深入实施“11122”产业扶贫工程,大力发展有机高粱、花椒、生态畜牧渔业、中药材、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等重点产业,打造“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继续按照南部发展红粱、种草养畜,北部发展花椒、中药材,中部发展果蔬,东部以园区为引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坝区发展粮食作物、蔬菜、草本中药材的布局。持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片带,集中建设具有竞争实力的产业带、产业群、产业园。

  (三)战略目标。

  到202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63亿元以上,年均递增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00元以上,年均递增10%以上;规模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30亿元,加工转换率达60%以上。

  到2025年,全面提升“11122”全产业链建设工程。即:全面提升100万亩方竹全产业链工程;全面提升20万亩有机高粱全产业链工程;全面提升20万亩花椒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工程;全面提升100万头优质肉牛、生猪、肉羊全产业链工程,肉类总产量达到10万吨以上;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全面提升规模商品蔬菜10万亩,带动蔬菜面积达到40万亩次以上;配套提升水果基地10万亩全产业链工程;食用菌达到5000万棒以上;投产茶园面积1.5万亩以上。

  (四)拟定的“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重要研究课题。

  专题一:如何提升“11122”全产业链建设提升工程

  1、如何推动100万亩方竹全产业链建设,把“一县一业”的方竹产业扶贫工程提升为富民工程。

  2、如何结合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建设,肉质肉牛、肉羊融合发展,把100万头牲畜产业扶贫工程提升为富民工程。

  3、如何结合我县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把我县10万亩商品蔬菜全产业链扶贫工程提升为富民工程。

  4、如何推动20万亩花椒全产业链建设,把花椒产业扶贫工程提升为富民工程。

  5、如何推动20万亩有机高粱全产业链建设,把有机高粱扶贫工程提升为富民工程。

  专题二:“十四五”期间,如何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1、怎样把永久性基本农田、两区规划、建设用地、水利实施建设、农业设施用地等有机结合,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推动“十四五”农业产业发展。

  2、怎样充分利用山地特色,推广山地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3、如何结合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强农村市场和物流体系建设。

  4、如何结合绿色防控,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及畜禽防疫体系建设。

  专题三:“十四五”期间,怎样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专题四:“十四五”期间,怎样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专题五:“十四五”期间,怎样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专题六:“十四五”如何培育壮大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传承保护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构建移风易俗长效机制,树立乡风文明新气象。

  专题七、“十四五”如何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乡村组织振兴、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强化乡镇管理服务能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创新乡村治理体系。

  专题八、“十四五”如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专题九、“十四五”如何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三、2021年工作打算

  (一)强化耕地保护,确保稳定粮食生产。严格落实基本农田和“两区”划定保护制度,杜绝“两区”地块“非粮化”,加强耕地地力补贴的发放管理,积极向上争取农田水利设施项目补齐粮食生产基础设施短板,确保全县全年种植粮食83万亩以上,总产量达21万吨以上。

  (二)坚持规划引领,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持续围绕“11122”产业扶贫工程和“抓中间、带两头,以加促销、以销带产”的总体发展思路,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不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一是种植有机高粱20万亩、商品蔬菜(不含辣椒)10万亩、辣椒12万亩(其中商品辣椒5万亩)、种植食用菌2000万棒以上;稳定发展烤烟4.2万亩、统筹发展中药材3万亩、投产茶园面积达1万亩以上、规范管理经果10万亩以上。二是持续推进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和肉羊产业,累计完成投产年出栏4800头生猪育肥场150栋,引进美国PIC种猪2600头,全面完成能繁母猪8500头规模种猪场4座,建成108万吨饲料加工厂1座,启动年屠宰200万头生猪屠宰深加工厂建设,力争建成1个生猪交易平台。到2021年年底,实现生猪存栏达100万头、肉牛存栏12万头、肉羊存栏16万只。三是按照市委“四新一高”工作目标和“321”优良组合模式,严格落实“坝长制”,持续推进“蒜N”复合轮回种植方式和“联村党委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不断提高坝区产出值,实现坝区年总产值达1.3亿元,亩均产值达1万元。四是加大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和县域龙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工作力度,新增县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持续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不断深化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新增县级以上农民示范专业合作社10家;培育家庭农场累计达1000家,申报市级及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0家以上,不断推进高粱、蔬菜、生态畜禽、食用菌等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现全县农产品规模以上加工转化率达55%以上。

  三、强化服务指导,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技专家服务APP系统平台,实现现代农业生产实时监控、精准管理、实时服务,着力推动大数据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落实“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实行一个产业一个核心技术团队、一条科学发展路径、一套技术支撑方案。示范推广多熟种植、绿色防控、农艺农机融合等技术,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县乡快速检测站、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站、动物疫情测报站和村级疫情测报点建设,配套完善监测信息发布系统。

  四、提升农产品质量,强化农产品品牌推广

  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可追溯和绿色防控体系。控制化肥使用量,提高土壤质量,严格管控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除草剂使用,大力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实现花椒、方竹、高粱、大蒜等产业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许可,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守牢非洲猪瘟、草地贪饿防线和安全生产底线,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五、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源

  一是持续推进“三变”改革,打造农村“三变N”改革升级版,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深化股份经济联合社利益联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实现群众利益分红。二是完成全县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平台建设,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监督管理,强化违法占用耕地建房的分类处理,推进农村建房健康发展。

  六、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建设美丽宜居村庄

  一是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现村级公共卫生厕所利用率达100%,户用厕所利用率达90%以上。二是持续推进“五清一改”行动,实现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的行政村达95%、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达100%。三是切实推进畜禽粪污治理工作,确保规模场养殖畜禽粪污利用率达90%以上。四是规范全县垂钓行为,强化渔业监管力度,扎实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四是全面完成总投资8631万元的农村面源污染项目,推进农药、化肥减负行动,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督监管,推进农村面源治理工作向纵深方向迈进。

  行政审批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计划

  “十三五”期间,我局认真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县委审计委员会的坚强领导和上级审计机关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县委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xx”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法履行“经济体检”功能,主动作为,担当尽责,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更好的发挥了审计监督对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护航作用。组织实施的县财政20xx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项目被省审计厅评为全省表彰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的县20xx年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项目和甘州区2018年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使用“一卡通”专项审计调查项目被市审计局评为全市优秀审计项目;20xx年被评为全县重点工作先进单位。

  一、“十三五”期间主要审计工作

  (一)依法履职尽责,积极有效发挥审计作用

  “十三五”期间,我局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部门的审计监督力度,审计业务及相关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成效。“十三五”期间,重点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审计监督:

  1.加强民生项目资金审计,促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一卡通”资金审计、财政扶贫资金审计、县新型农村医疗基金、城镇医疗保险等一批全国、全省和全市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通过审计,深入查找了各项惠民政策在贯彻执行当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国家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经济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

  2.加强财政资金审计,促进依法理财水平不断提高。

  围绕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进一步拓展预算执行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以政府性资金为主线,对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同时延伸审计了县公安局、人社局、检察院、商务局等系统和单位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以及部分镇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审计了预算编制、调整、预算收支执行和预算平衡情况,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审计中注意从体制、机制和管理层面研究财政问题和提出审计建议,注重审计的整体性、效益性和建设性。重点关注“全口径”预算体系建设、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关注“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管理使用情况;关注财政存量资金规模和结构、政府资产负债、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等。将所有纳入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单位,审计人员实时采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的数据,及时核实审计疑点,查处和纠正违纪违规问题,有效促进了财政预算单位和个人自觉增强财经法纪意识,实现了由事后“亡羊补牢”向事前警示防控的转变。

  3.强化专项资金审计,促进专项资金健康有效运行。

  结合我县实际,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对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县20xx年现代农业肉羊产业项目、粮食局国有资产管理中心x万吨储备库建设项目、县双创示范专项资金等进行了审计。在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注重分析、揭示和反映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的问题,维护民生和经济安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项目单位进行了整改和纠正,促使各项专项资金规范管理、有效运行,最大发挥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加强对财政性资金投入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对县县农业综合开发xx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县20xx年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县xx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县xx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县xx村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等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或结算进行了审计,有效促进项目建设资金安全运行。发挥审计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的成本控制、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监督服务作用。

  5.深化经济责任审计,促进权力运行不断规范。

  受县委组织部委托,对领导干部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审查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单位“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制度是否有效执行,把查处问题与完善制度机制有效结合起来;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是否存在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现象,是否发生资金截留挪用、体外循环、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单位资产账实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账外资产、资产未经规定程序随意处置,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通过审计,增强了领导干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财经纪律的意识,促进了领导干部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提高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依法理财能力。对25个单位领导干部进行离任交接,真正做到“阳光交接”、“阳光备案”。同时,将部门和各镇专项资金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汇总纳入财政同级审报告中反映,增加了同级审报告的份量,受到人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6.加强对公务支出和公务消费的审计。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省市县相关规定,在审计工作中,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为审计重点,严格依据国家审计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加强“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审计。通过审计,加强对存在问题的揭示和整改,促进了机关单位厉行节约和反对铺张浪费。

  7.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按照县委安排,制定了《XX县审计局开展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前审计业务工作同部署。组织全体干部赴开发区烈士陵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全体党员干部在纪念碑前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仪式,为革命烈士敬献了花篮,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通过纪念活动,全体党员干部身心受到极大的鼓舞,纷纷表示要追寻先辈的足迹,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迎接“七一”党的生日,丰富审计机关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审计队伍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局工会于组织开展了生动活泼、趣味丰富的职工运动会。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鼓舞干劲,开展了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活动,经民主推荐,授予x名同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按照县委办关于开展“三纠三促”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局党支部对“三纠三促”专项行动进行了研究部署,将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了各股室,明确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专项行动有序推进。结合主题教育,认真梳理在履行职责不担当、为民服务不作为、落实任务弄虚作假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查摆出的问题,一一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建立了整改台账,划定了整改时限,明确了整改责任,并狠抓整改落实。

  8.生态宜居搬迁和扶贫工作扎实推进。

  按照全县精准扶贫相关要求,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大走访、回头看”活动,利用一周时间,挨家挨户逐户调查了解,对民联乡杨庄村、刘信村农户进行走访,同群众和村组干部交谈、讨论,掌握群众详细情况、重点宣传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强农惠农政策和农村低保、五保、大病医疗等救助政策,全面排查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思想困惑问题、邻里家庭矛盾纠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将双联行动“大走访、回头看”的要求落到实处。按照县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相关要求,对xx乡x个行政村进行“十走”行动,全面彻底发现生态环境和环境卫生问题,现场移交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员,确保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大清洁大整治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全县生态宜居搬迁工程启动以来,局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了生态宜居搬迁大动员大宣传大推进大落实工作;同时选派干部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9.统筹力量,全面完成领导交办各项任务。

  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审计力量,全面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坚持机关管理,努力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1.抓质量,提升审计工作能力和水平。严格实行审计项目审理制度,每一个审计项目都要经过审计组长审核、分管领导复核、审理机构审理,各级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对审计程序和质量认真把关,对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随时纠正,随时处理,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完善了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对审计报告进行集体会诊,确保审计程序合法、事实确凿、定性准确、处理处罚适当、审计建议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活动,通过股室互评、领导点评、综合评审,使审计人员在评选中相互学习、在交流中共同提高。通过上述措施,形成全员抓质量、全过程控制质量、全力打造“审计精品”的良好局面。

  2.抓整改,提升审计工作的执行力。为了确保审计查出问题切实得到整改和纠正,一方面建立了审计整改报告制度,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审计机关报送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包括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审计建议和意见的采纳情况以及采取的整改措施等。另一方面凡5年内曾经审计过的单位,再次审计时,把前次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审计实施方案,进行查证核实并列入审计评价。坚持边审计、边督促整改,定期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对审计查出问题逐一盯紧落实。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合力推动整改。

  3.抓创新,增强审计发展的驱动力。“十三五”期间,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不断创新审计理念,加快审计转型,拓宽审计视野,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及时转变思路,改进审计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县政府出台了《XX县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管理办法》。对于列入年度审计计划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我局以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方式委托进行审计;对于未列入计划的项目,由建设单位自行委托符合资质条件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审计,结果报审计局备案。深入推进审计机关购买社会服务工作,着力缓解政府投资审计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不断推进投资审计转型提效。

  4.抓宣传,提高审计工作的影响力。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审计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审计工作环境。在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XX审计、XX日报、XX法制报、xx日报、新XX、中国审计监督网、XX省审计厅网站等媒体发表各类信息及理论文章xx篇次。

  5.抓硬件,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按照金审工程建设和县审计机关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的要求,推进以“金审三期”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制定报批《XX县大数据审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推进审计大数据平台建设,收集存储了涉及惠农、新农合等20xx年以来的基础资料,与西安金瀚途软件公司合作建成了XX县大数据审计平台,并结合实际应用开展了中、县医院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今后开展大数据审计打下了基础。

  (三)从严管理队伍,坚定不移打造审计铁军

  1.抓班子,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合力。局党组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从严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请示报告、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组政治责任,切实履行好局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责。不折不扣地抓好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重要安排事项的贯彻执行。健全完善了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考勤制度及党员承诺、意识形态责任清单等制度,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着力推动党组工作规范化开展。主动适应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要位置,认真贯彻“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主要领导“四个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态”等制度,健全完善党组议事决策程序,对重大事项均通过会议集体研究决定,涉及法律法规的重要事项均由法律顾问审核把关。

  2.抓培训,提升全员综合能力。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学习培训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组织审计人员参加上级审计机关、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鼓励审计人员参加职称考试和提高学历教育、以会代训、知识竞赛等措施,加大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先后组织参加了审计署视频集中培训、全市审计人员培训、计算机中级培训和基建审计软件培训等,聘请省审计厅工程师对我局全体人员进行了计算机实践培训;根据市审计局统一安排,组织x名业务骨干赴南京审计大学进行为期5天的培训;组织业务骨干人员共x人赴xx县审计局就信息化建设及大数据、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完成了县审计局机构改革工作,积极向组织推荐干部到重要岗位任职,x人取得了高级审计师资格。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全省审计机关集中整训和为期x天的全市审计系统综合能力提升培训,进行了为期x天的政治业务知识培训。选派x人(次)参加了审计署、省厅举办的大数据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程投资等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了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3.抓廉政,树立清正廉洁的审计形象。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着力加强了廉政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增强审计干部严格守规、廉洁从审的自觉性和在构筑反腐倡廉体系中的责任感、使命感,筑牢思想防线。加强了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落实责任分解,责任督促,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四个关键环节任务,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切实抓好常态化党纪党规执行,深化廉政教育,对党员形成经常性的提醒、告诫和监督。加大对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制约和监督,把风险防控融入审计权力运行的各环节。全局干部职工对结干亲进行了如实申报和承诺。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和“四严禁”工作要求,切实做到廉洁审计。“十三五”期间全局领导干部和审计人员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二、当前审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全县审计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一是审计技术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尤其是在运用推广大数据和信息化审计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个别部门和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重视不够,致使部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进度缓慢;三是审计人员不足和审计任务重的矛盾仍然突出。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三、“十四五”工作思路目标和重点

  “十四五”期间,我县的审计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李克强总理的讲话要求,全面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审计委员会的安排部署,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一)围绕中心工作,全面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强化与部门、单位之间横向协作,充分共享信息数据和审计成果,积极构建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三位一体”审计工作格局。做好重大政策跟踪、扶贫、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实现“一个审计组,一次进点,一审多项,一果多用”。一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重点关注重大项目投资落地、“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实以及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情况等,促进重大政策落地见效;围绕五大投资公司运行,重点关注企业发展情况、投资效益情况等,揭示存在的问题。二是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紧盯现行脱贫标准执行和落实、扶贫资金精准安全和高效使用,持续推进扶贫审计,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围绕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求,探索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和生态环境保护审计。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关注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等重点支出以及政府债务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三是服务财政资金提质增效。深化预算执行审计,扩大审计覆盖面,重点关注一般性支出,压减“三公”经费和会议费使用、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盘活,以及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规定执行情况,促使部门把钱用在刀刃上,切实提高预算管理绩效。四是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民生大事、难事、急事,积极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保障资金等专项审计调查,促进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扎实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聚焦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客观反映问题,准确界定责任,审慎作出评价,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权力规范运行。

  (二)坚持全程管控,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一是严格审计执法行为。健全完善审计计划、方案编制、现场实施、复核审理等环节的操作规程,构建起环环相扣的审计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严格按照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始终做到依法文明审计。二是精准把握监督重点。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开展审计,注重揭示和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分析,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做到反映情况准、查处问题深、原因分析透、措施建议实。三是强化项目实施。严格落实审计质量分级管控责任制,对不同环节出现的审计质量问题,严肃追责问责。确保每个审计环节都精雕细琢,每个程序都精益求精,着力打造审计精品。

  (三)强化跟踪督促,全面提升审计整改成效。进一步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意识,积极督促制定整改措施、规范内部管理。对整改难度较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客观对待,限期改正。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把党管干部、纪律检查与审计监督有效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审计整改清单制度、销号制度、回访制度等,推动审计整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及时报请县委、县政府、县委审计委员会或纪委监委严肃追责问责,促进源头治理,切实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

  (四)推动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信息运用能力。持续推进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构建审计对象数据库,实现被审计对象信息化管理。推动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之间信息共享,努力实现实时监控、动态监测的联网审计。将大数据应用贯穿到审计全过程,积极探索开展大数据审计,发挥大数据支撑精准审计和宏观分析“两个作用”,变审计人员“路上跑”为审计数据“线上跑”,变“现场找线索”为“带线索到现场”,切实提高审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加快开发能被大多数审计人员熟练掌握、应用的审计分析模块,推动大数据审计普及化。(五)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与审计业务工作同安排、同推进、同落实,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把党建工作作为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必须肩负的政治担当、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真正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把压力逐级传导到审计组和审计人员。紧紧围绕新时代机关党建总要求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各项规定,探索建立标本兼治的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做到“审计工作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以良好的审计业绩彰显党建工作成效。做好审计干部专业知识学习,不断弥补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坚持精准培训,培养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问题的高手、大数据应用的强手,努力锻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行政审批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计划

https://m.zsfuye.com/shishang/290137.html

《行政审批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