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述略

发布时间:2021-05-15

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述略

  鄂豫皖根據地文化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不断完善,起到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的作用,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第一文档网精心为大家整理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述略,希望对你有帮助。

  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述略

  鄂豫皖苏区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根据地的不断扩大,为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创办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制订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确定正确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努力提高广大工农兵的文化、教育和健康水平。

  一、文化事业建设

  1931年7月,鄂豫皖边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苏维埃临时组织大纲》规定:特区政府、县政府、区政府、乡政府下设文化教育委员会,办理文化教育事宜。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的提出和各级机构的设立,为指导根据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一是新闻出版事业。鄂豫皖苏区党和政府在领导根据地的斗争中,把新闻出版作为团结教育苏区人民、打击消灭敌人的锐利武器。新闻出版被列入根据地文化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并提出具体任务、基本思路和队伍建设等相关要求。创办最早的党刊是1927年10月怀宁临时县委出版的《新生活》,鄂豫皖根据地统一后,报刊种类增多,有条件的县及直属区也积极创办报刊。据不完全统计,到1932年春有50余种,既有党报党刊、政府报刊,也有红军报刊、群众报刊等。

  在创办和发行报刊的同时,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还鼓励书籍出版,并在特区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出版科,负责书籍出版。还有俱乐部,亦称列宁室,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群众性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在根据地内,几乎每个村镇都设有俱乐部,各个俱乐部内都备有报刊、图书和娱乐器材,供群众翻阅和进行娱乐活动。

  二是群众文化运动。鄂豫皖军民在反对军事“围剿”的同时,还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因而建立了各种社会文化团体和各种文化设施,群众性文化运动得到极大发展,群众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群众文化宣传队,每队多则十几人,少则三五人,由立场坚定、政治观点明确的共产党员当队长,成为宣传教育群众的骨干力量。每所列宁初级小学和机关在驻地几乎都设立通俗演讲所,各县文化委员会按期编写通俗演讲大纲,供演讲人使用。各演讲所以反帝反封建为中心内容,联系当时实际进行形势与任务、政策与措施教育。各县训练大批演讲员,分配到各地参加演讲。

  此外,“新剧团”、音乐队等在当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别山区的工农群众虽然不识字,但在劳动时爱唱山歌、茶歌、秧歌以及各种小调。根据地新的斗争生活,大大激发了工农兵群众的创作热情,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不仅有效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而且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传播革命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它不仅以崭新的面貌和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出现,而且还与党的理论和宣传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群众文化运动、新闻出版都能结合鄂豫皖根据地的实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一般工作决议、通令、通知、消息、国内外大事、红军战况、先进个人先进单位事迹等。通过广泛的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党的理论、政策、方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党的意志更直接地传达到基层群众中间,这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也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

  二、教育事业建设

  鄂豫皖苏区党和苏维埃政府从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实际出发,革新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广大军民的阶级意识和文化知识。为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多种教育形式。

  一是红军教育。红军教育包括政治、军事和文化等几个方面。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党的重要决议和指示,红军的性质、任务和纪律,革命形势和革命前途等;军事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军事理论和实践技术;红军文化教育的要求是能够认识常见的生活、军事用字用语,能写信、讲话。

  二是干部教育。随着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开创和迅速发展,干部的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因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并采取了学校教育和实际培养的两种渠道。1929年初,中共鄂东北特委开办了党务干部学校。1930年6月,在六安县七邻湾办起了皖西教育干部训练班。1931年2月,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在郭家河开办了列宁高级学校,培养了苏维埃干部300余人。

  三是小学教育。鄂豫皖苏区为使根据地里每一个工农劳苦儿童、红军子弟都有读书的机会,积极创办农村小学,通称为列宁小学。各地小学均属当地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学校教育行政则由各校校务委员会负责。学制均为5年,分初小3年,高小2年,學生多为6至20岁的工农子女。根据地各小学,对工农子女实行免费和减费教育。

  四是社会教育。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扫除文盲。其形式有开办夜校、创办工余学校、组织识字班、创办列宁学习室和开展群众性的识字运动周。当时印发的《识字运动周刊》提出了“工农每天至少要学一个字”的号召,这些举措为扫盲作出了很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到1932年春,整个鄂豫皖根据地参加学习的工人2.3万人,农民30万人,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指战员24万人。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鄂豫皖边区千百年来文化教育事业落后的状况。

  三、医疗卫生建设

  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无视人民群众的健康,鄂豫皖边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为改变此种状况,根据地建立后,各级苏维埃政府都设有卫生工作的领导机构,为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兴办提供了重要保证。

  一是建立红军医院。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规模较大的红军医院,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1929年5月,鄂东特委即着手在黄安县紫云区刘家园创办了鄂豫皖边区第一所红军医院。1930年1月,红军后方总医院初具规模,有医务人员10名和简单的医疗器械。3月,中共中央指示鄂豫皖特委和红军:“应该设法建立自己的军医院。”从而加速了红军医院的建设。除了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皖西红军后方总医院也具有一定的规模。由于红军经常转移作战,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红军还在苏区的一些地方办过短期的红军医院。

  为了办好红军医院,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向中共中央申请派遣一些医生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二是教育和改造一部分被俘的国民党医务人员为红军服务;三是向白区聘请一些进步医务人员来根据地加强红军医疗队伍;四是自己培养,即通过工作实践或红色医务训练班来进行培养。为了调动和提高红军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鄂豫皖根据地苏维埃政府明令对“经过查考之医生政府要特别优待”。

  二是创办地方医院。鄂豫皖根据地县级以上苏维埃政府积极创办地方医院。1930年11月,罗山县苏维埃政府在宣化店成立县医院。1931年先后在燕子河、武庙集、诸佛庵、花园、仁和集、陶家湾、河口镇成立五星、固始、霍山、破孝北、演川、英山、河口7个医院。1935年5月,皖西北特区苏维埃政府在金家寨成立皖西北特区医院。

  各级苏维埃政府还指导消费合作社设立药房,配备医生,实行前店后医,购销药材与医治病人相结合。此外,鼓励与支持民间医生行医,对其中有名望的医生进行登记注册,允许年老体弱的医生坐轿下乡看病等。

  三是普及卫生知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在创办医院的同时,积极开展了普及卫生知识的工作。这一工作由各级苏维埃政府内务委员会和各级卫生局(卫生委员)具体负责,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为了普及卫生知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第一,反对封建迷信,提倡有病就医,宣传防病治病基本常识。1930年10月10日,鄂豫皖红军后方总医院医务部编印了《卫生读本》,部队和地方以此为教材,向广大指战员和人民群众宣讲常见病、多发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号召大家讲究卫生,向不良的卫生习惯做斗争;第二,开展卫生运动,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在卫生运动中,除宣传一般医疗卫生知识外,还进行大规模的环境卫生清扫;第三,大力纠正婚姻的紊乱状况。为纠正鄂豫皖边区近亲结婚、早婚、病患者结婚等“婚姻的无政府状态”,鄂豫皖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规定了结婚登记制度,并在各级苏维埃政府内务委员会下设婚姻登记处,负责婚姻登记。

  鄂豫皖根據地文化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不断完善,起到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的作用,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鄂豫皖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几千来来剥削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改变了鄂豫皖边区千百年来文化教育落后状况,开创了由工人农民自办教育和自己享受教育权利的新时代,“苏区群众的文化程度比国民党统治时代提高得多了”。党和苏维埃政府战胜各种困难,建立和发展苏维埃的医疗卫生事业,救死扶伤,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1]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成仿吾.工农干部和识字运动.载鄂豫皖区《识字运动周特刊》.1932年1月16日.

  [3]中共六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皖西革命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中共金寨县委党史办公室著.金寨县革命史(1919—1949)[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述略

  豫皖苏区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根据地的不断扩大,为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创办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制订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确定正确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努力提高广大工农兵的文化、教育和健康水平。

  一、文化事业建设

  1931年7月,鄂豫皖边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苏维埃临时组织大纲》规定:特区政府、县政府、区政府、乡政府下设文化教育委员会,办理文化教育事宜。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的提出和各级机构的设立,为指导根据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一是新闻出版事业。鄂豫皖苏区党和政府在领导根据地的斗争中,把新闻出版作为团结教育苏区人民、打击消灭敌人的锐利武器。新闻出版被列入根据地文化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并提出具体任务、基本思路和队伍建设等相关要求。创办最早的党刊是1927年10月怀宁临时县委出版的《新生活》,鄂豫皖根据地统一后,报刊种类增多,有条件的县及直属区也积极创办报刊。据不完全统计,到1932年春有50余种,既有党报党刊、政府报刊,也有红军报刊、群众报刊等。在创办和发行报刊的同时,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还鼓励书籍出版,并在特区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出版科,负责书籍出版。还有俱乐部,亦称列宁室,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群众性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在根据地内,几乎每个村镇都设有俱乐部,各个俱乐部内都备有报刊、图书和娱乐器材,供群众翻阅和进行娱乐活动。二是群众文化运动。鄂豫皖军民在反对军事“围剿”的同时,还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因而建立了各种社会文化团体和各种文化设施,群众性文化运动得到极大发展,群众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群众文化宣传队,每队多则十几人,少则三五人,由立场坚定、政治观点明确的共产党员当队长,成为宣传教育群众的骨干力量。每所列宁初级小学和机关在驻地几乎都设立通俗演讲所,各县文化委员会按期编写通俗演讲大纲,供演讲人使用。各演讲所以反帝反封建为中心内容,联系当时实际进行形势与任务、政策与措施教育。各县训练大批演讲员,分配到各地参加演讲。此外,“新剧团”、音乐队等在当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别山区的工农群众虽然不识字,但在劳动时爱唱山歌、茶歌、秧歌以及各种小调。根据地新的斗争生活,大大激发了工农兵群众的创作热情,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不仅有效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而且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传播革命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它不仅以崭新的面貌和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出现,而且还与党的理论和宣传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群众文化运动、新闻出版都能结合鄂豫皖根据地的实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一般工作决议、通令、通知、消息、国内外大事、红军战况、先进个人先进单位事迹等。通过广泛的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党的理论、政策、方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党的意志更直接地传达到基层群众中间,这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也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

  二、教育事业建设

  鄂豫皖苏区党和苏维埃政府从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实际出发,革新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广大军民的阶级意识和文化知识。为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多种教育形式。一是红军教育。红军教育包括政治、军事和文化等几个方面。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党的重要决议和指示,红军的性质、任务和纪律,革命形势和革命前途等;军事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军事理论和实践技术;红军文化教育的要求是能够认识常见的生活、军事用字用语,能写信、讲话。二是干部教育。随着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开创和迅速发展,干部的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因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并采取了学校教育和实际培养的两种渠道。1929年初,中共鄂东北特委开办了党务干部学校。1930年6月,在六安县七邻湾办起了皖西教育干部训练班。1931年2月,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在郭家河开办了列宁高级学校,培养了苏维埃干部300余人。三是小学教育。鄂豫皖苏区为使根据地里每一个工农劳苦儿童、红军子弟都有读书的机会,积极创办农村小学,通称为列宁小学。各地小学均属当地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学校教育行政则由各校校务委员会负责。学制均为5年,分初小3年,高小2年,学生多为6至20岁的工农子女。根据地各小学,对工农子女实行免费和减费教育。四是社会教育。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扫除文盲。其形式有开办夜校、创办工余学校、组织识字班、创办列宁学习室和开展群众性的识字运动周。当时印发的《识字运动周刊》提出了“工农每天至少要学一个字”的号召,这些举措为扫盲作出了很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到1932年春,整个鄂豫皖根据地参加学习的工人2.3万人,农民30万人,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指战员24万人。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鄂豫皖边区千百年来文化教育事业落后的状况。

  三、医疗卫生建设

  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无视人民群众的健康,鄂豫皖边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为改变此种状况,根据地建立后,各级苏维埃政府都设有卫生工作的领导机构,为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兴办提供了重要保证。一是建立红军医院。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规模较大的红军医院,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1929年5月,鄂东特委即着手在黄安县紫云区刘家园创办了鄂豫皖边区第一所红军医院。1930年1月,红军后方总医院初具规模,有医务人员10名和简单的医疗器械。3月,中共中央指示鄂豫皖特委和红军:“应该设法建立自己的军医院。”从而加速了红军医院的建设。除了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皖西红军后方总医院也具有一定的规模。由于红军经常转移作战,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红军还在苏区的一些地方办过短期的红军医院。为了办好红军医院,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向中共中央申请派遣一些医生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二是教育和改造一部分被俘的国民党医务人员为红军服务;三是向白区聘请一些进步医务人员来根据地加强红军医疗队伍;四是自己培养,即通过工作实践或红色医务训练班来进行培养。为了调动和提高红军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鄂豫皖根据地苏维埃政府明令对“经过查考之医生政府要特别优待”。二是创办地方医院。鄂豫皖根据地县级以上苏维埃政府积极创办地方医院。1930年11月,罗山县苏维埃政府在宣化店成立县医院。1931年先后在燕子河、武庙集、诸佛庵、花园、仁和集、陶家湾、河口镇成立五星、固始、霍山、破孝北、演川、英山、河口7个医院。1935年5月,皖西北特区苏维埃政府在金家寨成立皖西北特区医院。各级苏维埃政府还指导消费合作社设立药房,配备医生,实行前店后医,购销药材与医治病人相结合。此外,鼓励与支持民间医生行医,对其中有名望的医生进行登记注册,允许年老体弱的医生坐轿下乡看病等。三是普及卫生知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在创办医院的同时,积极开展了普及卫生知识的工作。这一工作由各级苏维埃政府内务委员会和各级卫生局(卫生委员)具体负责,其他部门予以协助。为了普及卫生知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第一,反对封建迷信,提倡有病就医,宣传防病治病基本常识。1930年10月10日,鄂豫皖红军后方总医院医务部编印了《卫生读本》,部队和地方以此为教材,向广大指战员和人民群众宣讲常见病、多发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号召大家讲究卫生,向不良的卫生习惯做斗争;第二,开展卫生运动,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在卫生运动中,除宣传一般医疗卫生知识外,还进行大规模的环境卫生清扫;第三,大力纠正婚姻的紊乱状况。为纠正鄂豫皖边区近亲结婚、早婚、病患者结婚等“婚姻的无政府状态”,鄂豫皖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规定了结婚登记制度,并在各级苏维埃政府内务委员会下设婚姻登记处,负责婚姻登记。鄂豫皖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不断完善,起到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的作用,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鄂豫皖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几千来来剥削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改变了鄂豫皖边区千百年来文化教育落后状况,开创了由工人农民自办教育和自己享受教育权利的新时代,“苏区群众的文化程度比国民党统治时代提高得多了”。党和苏维埃政府战胜各种困难,建立和发展苏维埃的医疗卫生事业,救死扶伤,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1]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成仿吾.工农干部和识字运动.载鄂豫皖区《识字运动周特刊》.1932年1月16日.

  [3]中共六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皖西革命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中共金寨县委党史办公室著.金寨县革命史(1919—1949)[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述略

  在皖西苏区形成之前,皖西地区的教育异常落后,“文盲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我党和进步人士办起的省立六安第三农业职业学校等又在六霍起义中被国民党反动政府勒令解散,文化教育沉沦在黑暗的地狱中。”1930年4月,皖西苏区建立,各项建设迅速开展,苏区的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在短期内,六安县苏区办起了五十七所列宁小学,霍山县苏区办起了三十六所列宁小学”,“霍邱县第二区九十二个村,村村办起了识字班,入学人数达万人之多。霍山县诸佛庵列宁模范小学附设的夜校,每晚到校一百多人。”这些成就的取得与苏区的党和政府采取的教育举措是分不开的,这些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仍具有启发作用。

  一、皖西苏区的教育举措

  (一)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皖西地区,旧的文化教育是封建军阀、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等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工具,统治阶级为了强化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控制,维护其反动统治,极力宣扬各种宗教教义、封建迷信、灌输反动思想意识,以此来毒化人民的思想,磨灭人民的斗争意志。1931年4月,皖西苏区建立,苏区的各项事业也随之开展,面对极其落后的教育现状,皖西苏区的党组织积极贯彻上级党组织制定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正确方向。1931年7月,鄂豫皖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会议通过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决议案中关于苏维埃教育方针有明确的表述:“苏维埃政府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发展苏区的无产阶级文化教育。”为了积极响应鄂豫皖苏区的无产阶级教育方针,1932年1月,皖西党和政府在霍山县的麻埠镇召开了皖西北特区赤色教师学生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指出:“我们的文化教育完全是为了广大工农群众的需要,建筑在广大工农群众身上,把过去陈腐的资产阶级专利的教育完全废去,实现苏维埃的文化教育。”

  (二)建立教育管理机构,加强教育的管理工作。皖西苏区的教育管理机构主要是各级文化教育委员会,它是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常设机构,办理苏区内关于文化教育的一切事物,其下设立学校教育科,专门负责整理和创办各类学校、教师的培养以及审查学校教师的资格,同时文化教育委员会还严格审查各种教材,保证教材的内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三)克服困难,着力解决教师、教材及教育经费难题。皖西苏区虽建立,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方围剿,使得苏区教育举步维艰,苏区教育最大困难就是教师、教材及教育经费问题的解决。当时,教师的来源有:在实际工作中被改造和教育的旧社会私塾先生;苏区内非工农出生的知识分子;非苏区的革命文化工作人才;聘请党、政、军和群众团体的干部兼任教师;通过举办师资训练班和模范小学,对贫苦知识分子和社会知识青年进行速成训练。为使苏区的教师能安心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苏区的党和政府非常注意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对知识分子采取优待的政策,不断地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如:“教师参与政权建设,各级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中教师占有一定的比例;以区为单位成立赤色教师会,教师参加工会的选举,教师的生活待遇则由各级苏维埃政府设法维持,供给衣食,六安、英山等县每月还发给教师少量的零用钱;教师分得的土地,家中缺乏劳动力的则由农民协会组织代耕,或本校学生帮助耕种”。苏区的教材是自编教材,不用统治阶级的旧校本,为保证皖西苏区的无产阶级教育方针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党和政府反对一切地主资产阶级思想的材料,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并由苏区党的领导亲自编写教材:“中共皖西北特委常委、宣传部长薛英,与特区文化委员会主任桂伯炎一起,参与编写和审定课本,还经常应邀到学校授课、讲演。”皖西苏区党和政府还多方筹措教育经费,“苏维埃政府按照财政状况,作出教育经费预算;对于工农分子实行免费教育,对于地主、商人及一切依靠剥削别人的分子,征收特定额的学费;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解决校舍与校具;提倡学生一边读书,一边生产,勤工俭学,自筹学费。”

  (四)面向全体劳苦大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针对皖西苏区教育落后的现状,党和苏维埃政府面向全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办起各种类型的学校,将对青少年的普通教育与对成人的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列宁小学是苏区教育的基础和主要形式,几乎是苏区的每个县、区、乡及村办,而且红军中也办,较大的镇办列宁模范小学(完小),乡村开办列宁小学(初小),“在短期内,六安县苏区办起了五十七所列宁小学,霍山县苏区办起了三十六所列宁小学。”识字班和业余学校是成人教育的主要形式,“教学以识字为主,兼以读报、教歌、讲时事政策,将思想教育与扫盲结合起来”这种教育人数众多,效果明显,“霍邱县第二区九十二个村,村村办起识字班,入学人数达万人之多。霍山县诸佛庵列宁模范小学附设的夜校,每晚到校一百多人”。除此之外,干部学校和训练班的举办,为苏区培养了大批革命战争所急需的各方面干部人才。“在一九三零年四月到一九三一年八月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和后来的皖西北特委就办起了向忠发学校(党校)、军事政治学校、模范(文化)学校和女校,各苏区县办起了党训班、干部训练班以及农业、卫生、财经等职业学校,连续轮训干部”。

  二、皖西苏区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历史经验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领导干部身先士卒。1930年3月下旬,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在七邻湾会议上强调,发展无产阶级文化教育事业,培养革命斗争所需要的人才,为贯彻党的无产阶级教育方针,1932年1月,皖西北特区苏维埃政府在麻埠召开了特区赤色教师学生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发表了大会宣言。由于教员、经费及教材的奇缺,皖西苏区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中心县委书记舒传贤和常委周狷之、桂伯炎等直接参与组织教学活动,有的兼任各类学校的校长,有的亲自为学校和训练班编写教材。”

  (二)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各团体都将发展教育事业作为自己重要任务,“少共皖西北特委要求各级团组织要把文化教育工作看作重要工作之一,注意输送政治头脑清晰的干部到里面去充当教员;少共六安县委要求团员参加列宁教师工作,规定青工一律加入识字班;皖西北特委妇女委员会要求各级妇委必须在各乡、村成立妇女识字班,限期完成;皖西北特区总工会决定各县要开办流通训练班,建立读报小组,以培养积极工人干部。”在旧社会制度下,广大群众长期缺少教育,苏区建立后,翻身做了主人的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接受教育,“在过去统治阶级所办之学校,在六区方面大有无人问津之概。在苏维埃区域之农村,小学是普遍的设立,但各校的学生均挤一堂,大有人满之患。”

  (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重重困难。苏区的建立,虽然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但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困难仍然很多,就发展教育这一项,苏区党和政府就面临着教员、经费及教材难题,这些难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苏区教育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当时,即使经济再困难,党和政府仍然高度重视教师的生活,除供给衣食外还发给一定的零用钱,对于缺乏劳动力的教师家庭给予劳力协助;对于教育经费,苏维埃政府在经济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作出发展教育事业的财政预算;教材的编订也是苏区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克服困难,联系实际,自行编制的。

  (四)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皖西苏区的教育是无产阶级的教育,教育必须要面对全体的劳苦大众,为此,苏区的党和政府除举办列宁小学学校教育外,还建立了识字班和业余学校等社会教育组织,教学方法也非常灵活,“列宁小学的教学形式比较活泼多样,不强调死记硬背,开展学生集体讨论,教师最后补充、总结,经常在野外上课,树林、草坪、山冈、河滩都是课堂。”

  总之,皖西苏区的教育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开创了无产阶级教育发展的新时代,是苏区教育史上的一场革命,苏区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与党和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正确教育举措是分不开的,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忠贞.皖西革命史[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2]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二册)[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435.

  [3]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册)[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376.

  [4]王志怀舒寿仁:皖西苏区的列宁小学[J].安徽史学,1985,(1).

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述略

https://m.zsfuye.com/xuexi/278911.html

《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述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