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上那棵酸枣树》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2-09-13 00:42:43

《峭壁上那棵酸枣树》说课稿

http://www.jnsdlzx.com/jx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54

刘秀华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峭壁上那棵酸枣树》,这是新课堂语文课外阅读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一棵在夹缝中生存,在磨难中挣扎,在逆境中巍峨的酸枣树,赞扬了酸枣树刚硬、纯朴、积极向上的精神。

散文的美,不单表现在内容的丰富多彩、结构形式的精美别致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语言的优美、自然、清新上。因此,品味饱含感情的语言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为此,我设置了以下几个学习目标:

1、理解酸枣树的形象,体会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赞美之情

2、品味本文精炼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

3、学习酸枣树刚硬、纯朴,坚韧、不屈的精神。

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必须从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悟性与灵气这一教育教学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设计上,运用板块式教学模式,使教学结构明晰,教学内容优化。同时注重以读为本,品读结合,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品尝文味,领会文韵。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新课的导入是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变要我学我要学的重要一步。良好的导语像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为此,我这样设计导语:

有这样一棵树:它高不足尺,阔不盈杯;干细枝弱,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它不低头,不让步,在抗争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这就是那棵酸枣树,平凡但伟大,羸弱却强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峭壁上那棵酸枣树》。

(二) 朗读课文,初步体验(15分钟)

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注意描写生动的词句,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让学生借助这些关键词句来整体感知课文,可用下面句式回答:

这是一棵---------------酸枣树。

学生先独立思考,同位商量后全班交流。

先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读,去思考,以便从整体上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要点,把握文意,为下一步的研读赏析奠定基础。

(三) 精读课文,揣摩妙点(15分钟)

首先,教师出示问题组:

1、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塑造了酸枣树的高大形象。假如酸枣树有思想,面对恶劣的生长环境,它会想些什么?假如酸枣树会说话,它会对娇生惯养、让人伺候的桃树、梨树和占据了水美土肥的好地方的杨树柳树们,说些什么?

2、课文的哪一段或哪一句话最让你感动?有感情的读一读,结合语境品一品。

接着,提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出感情,注意重音、节奏、语速和语调。还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四人小组讨论,各小组推荐中心发言人,全班交流。

交流时,鼓励学生能站直了与老师、同学甚至是作家、文本进行平等的对话,大胆谈出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而决不迷信未经思考的结论,懂得问题的答案不只一个。

此环节要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读是根本,品为核心,以读促品,品读交融。读是一把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要指导学生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通过读,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和用心,读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正像于漪老师所说: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他们溅出耀眼的火花。

(四) 勾联生活,体验反思(5分钟)

语文离不开生活,联系生活学语文,就有了源头活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深化对作品的认识,多元解读文本,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峭壁上那棵酸枣树给了你什么启示?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说。

(五) 碰撞思想,多方对话:(5分钟)

现在,假如你和课文作者、编者有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就课文内容,你会向他们提出什么问题?或者你能给他们什么更好的建议?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通过多方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融情升华,形成作业(2分钟)

选择生活中你熟悉的一种花草树木,进行外形品性、生长环境的描绘,并且表现出你对它的感情。200字左右。

《峭壁上那棵酸枣树》的美,远远不是我们这节课能够穷尽的,它留给了我们很多很多继续探索美的空间。让我们怀着对那棵酸枣树的赞美与崇敬之情,再次齐读6――9段,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学程序的设计,当然,课堂教学有极大的开放性、灵活性和不可预见性,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生成新颖的见解,我会抓住契机,及时引导,或许那样的课堂比我预先设计的更精彩。

《峭壁上那棵酸枣树》说课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