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发布时间:2017-10-15 09:03:51

18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基础知识

一、伟大的复兴之路——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长期的掠夺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形势严峻。

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3.措施: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在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食产品供应。

5.意义:经过3年努力,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底,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从1949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有以下特征: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

2过渡的含义

(1)从社会性质看:过渡时期不完全是社会主义的,但它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社会主义因素。说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是就其政权的某些特点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而言;说过渡时期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就其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这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加以强调的结果,我们不能把新民主主义同社会主义截然割裂开来。

(2)从经济结构看:三大改造前,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其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占较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3)从阶级结构看:三大改造前,多种阶级成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并存;经过改造,他们都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

(4)从社会主要矛盾看: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经过三大改造,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复存在,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5)从政治制度看: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政治制度由初期的政治协商转变为人民代表大会。

3.过渡时期总路线: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定义

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即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时期

内容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造

特点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同步进行);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一五计划是实现总路线的重要步骤

4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

(1)背景: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政权巩固,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经济命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2)目的: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核心);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条件)

(4)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5)特点

①从中国国情出发,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东北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为主②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③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④渐进性和长期性。⑤性质: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造结合起来的总路线。(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

6)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5.三大改造(19531956)

(1)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目的:适应工业化需要,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3)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基本途径和方式

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小农个体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比较初级农业合作社与高级农业合作社

初级农业合作社

高级农业合作社

合作

方式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

土地公有(集体),统一经营

生产

资料

土地仍然是农民的私有财产,牲畜和大农具一般也是为农民所有

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实现公有制

分配

制度

对社员入社的土地、牲畜和大农具等,也分得一份报酬,其余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

完全按劳分配

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通过赎买政策,最后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赎买政策指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历史意义:标志着我国已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提出但没有做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

(5)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的建立

(1)特点: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建立过程:1953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其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3年启动,1957年提前完成的一五计划,在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的同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影响:这一体制受苏联影响较大,可以说是走苏联的路,带有鲜明的斯大林模式特点。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留下了需要反思的经验与教训,如经济结构中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在管理体制方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及分配方案,全国各地区经济平衡等。

7.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统购统销就是借助政权的强制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部由国家供应,农民的口粮和种子也得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城镇家庭凭粮本供应粮食,国家严格禁止粮食自由买卖,是国家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195310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统购统销期间,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严重牺牲了农民利益,为工业建设提供原始积累。

二、艰难的探索之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19561976)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11956年中共八大

(1)主要内容: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2)历史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经济建设的失误

(1)原因:党和国家领导人犯了倾错误,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社会主义设总路线

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大跃进

含义: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的经济建设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评价:大跃进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致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生产力和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

人民公社化运动

含义:人民公社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同时又是政社合一的农村基层政权。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评价: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脱离我国国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三面红旗的错误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困难;三年自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

(2)“八字方针(1960年冬)

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主要做法: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发还自留地,停办集体食堂,开放自由市场(大集体小自由);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重工业战线,充实轻工业等。

(3)七千人大会(19621)

内容: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等带头做了自我批评。但未能从根本上纠正党的倾指导思想。意义和结果:对于清理实际工作中的倾错误,促进国民经济好转,起了积极作用。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4.十年建设取得的成就

(1)特点:失误与成就并存,成就是主要的。从时间上看,两头较好,中间较差。

(2)成就:先后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工业基地;初步建立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实现石油自给,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二)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原因: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工农业遭受巨大损失。

3.调整

周恩来对经济的整顿

背景: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在毛泽东支持下,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

内容: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重申按劳分配原则

结果: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邓小平对经济的整顿

内容: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思想。以整顿铁路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整顿,并采取有效措施抓经济建设

实质:纠正文革的错误

4.“文革对经济的影响

(1)对经济建设造成极大的破坏。

(2)失去了宝贵的发展机会,进一步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思考] 据上图统计,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

19561976年探索中的经验教训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认清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