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13 08:00:50


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摘要:本文结合V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具体案例,阐述了基于建构主义的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应用,并总结出在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字:建构主义;情境创设;情境教学;问题情境

ScenesCreatingInProgrammingTeaching
Institute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NanhuaUniversityHuangLingLing
TeachingAffairDepartmentofNanhuaUniversityYangXiaoHua
Abstract:AssociatingwiththeconcretecasesinVBProgrammingteaching,thispaper,Elaboratstheapplyingofscenescreatingbasedonconstructivisminteaching,andsummarizestheitemsneedtopayattentionandtheprinciplesincreatinganddesigningthescenesinteaching.
Keywords:constructivism;scenescreating;teachingofscenes;scenesofquestion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建构主义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要考虑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教学情境的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所谓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刺激,当它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就能在大脑皮质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相反,则不能唤起情感活动,主体必然对它漠不关心。人的情感体验往往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起情感活动,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情境创设

我们教师每天都在上课,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呢?笔者认为:以情境创设为契机,以问题为纽带,以师生互动为特点的课才是一节好课。苏霍姆林斯基

在谈到师生关系时认为:师生应该是共同探究真理的志同道合者,课堂教学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到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互动活动。在这个互动活动中,师生相互分享各自的知识、情感、人生观等方面的感受,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渡的一段生命历程,共享的一段人生体验,真正体现教学活动的本质,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创建恰当的情境呢?笔者以VB程序设计教学为例,结合具体案例谈谈怎样创设生动的情境体验。

2.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障立疑,让学生处于口欲言而不能愤悱状态,将其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同时要求教师要抓住时机,依据问题情境所提供的各种线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学生不断地完成同化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If嵌套语句是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直接讲解有碍理解,若在讲解时采用情境导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讲解输入两个数,输出较大数这个例子。在这个程序中,我们用到了一个简单的If…Then…Else语句,此时提问:“果输入三个数,要求输出最大数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然而然过渡到if套。在讲完三个数的比较后,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要求将这三个数由大到小排序输出呢,学生就会置身你创设的问题情境,在比较出最大数之后,还要将剩下的两个数进行比较以找出次大的那个数,这样就很自然地又嵌套了一层If…Then…Else使If…Then…Else语句,同时又加深了对该语句的理解。

数组和循环也是程序设计教学的重难点之一,直接讲解显得很突兀。我们在教学数组内容时,可以先从求三个随机数的平均值讲起,然后增加到求五个随机数的平均值,这样就要定义5个变量来存放随机数的值,此时提问,若要求10个甚至100个随机数的平均值呢?,很自然地引出数组来解决刚才的提问。在给数组元素赋值时,又遇到了困难,就是根据已学的知识要用10条甚至100简单语句将10个甚至100个元素一个一个地赋值,很显然这样做太繁琐了!要是能让计算机去完成这部分重复的内容,而我们只要告诉计算机重复操作的次数就好了,这个愿望能否实现呢?然后告诉学生通过我们今天学习的For…Next环语句,就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这个愿望。疑问是建构教学的起点。新课伊始,就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力求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它可以激起学生的未知欲,有利于建立新的认识结构。

当然,教师在课堂设疑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

(1提出问题要有方向性



教师通过情境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问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提出问题要有操作性

所谓问题的可操作性,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条件。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不知从何下手,因而可能会失去探究的学习兴趣。

2.2创设愉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以物思,辞以情发情从何来,乐从何生,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乐学。

在上第一堂VB课时,为调动学生的兴趣,并消除他们对程序设计的恐惧心理,老师先制作一个可以播放音乐、电影和展示图片的多媒体程序(只演示给学生看,不要求学生掌握。让学生觉得才花几分钟的时间,就能编出一个漂亮实用的多媒体程序,一下就提起了兴趣。老师也可以通过展示一些VB的小程序,如:倒计时器、口令校对、小动画效果,等,让他们初步了解程序设计,并知道通过程序设计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又如在学习标签控件时,可以把标签设计得尽量美观,并修改标签caption属性为新年快乐,编程实现标签从窗体自左至右慢慢移动。之后让学生思考怎样实现来回移动、上下移动,利用动画的制作来创造轻松活泼的气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维。在教学窗体的鼠标移动事件时,我们可以模仿Windows屏保来设计一个简单的屏幕保护程序,一旦检测到鼠标移动就结束屏幕保护程序的执行。当然,这个屏幕保护程序要求设计得色彩斑斓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又要简单易行,激发学生动手欲望。在讲述菜单这节内容时,先让学生体验一个包含简单菜单的小游戏,如俄罗斯方块,后告诉学生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在结合前面所学我们也可以自己编简单的游戏,这样学生就会很期待地融入课堂了。此外,在整个VB的教学过程中,可布置学生课后自行上网查找一些VB程序设计的实例,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自行设计一些小程序,老师在每节课预留了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他们收集来的例子,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不断地接触到各种不同的程序例子,来加深对程序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老师通过不同例子引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新的教学内容,并保持相对活跃的思维。

2.3创设互动情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

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时体验教学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所谓体验教学是指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某事而从中获得相应的认识与情感,学生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由依赖转变为自主,学生通过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例如在教学Shape控件和Line控件时,讲完了他们的基本属性之后,老师可以要几个学生上台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秒表,表盘用Shape控件来设计,表针用Line控件来设计,同时编程实现秒表的功能。让学生手脑并用,在操作、思考中实现了秒表的设计与实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这样的教学手法,比单纯的老师讲解要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在介绍circle方法画圆时,先向学生介绍用circle语句在窗体任意位置画一个圆后,然后向学生发问:如何在图像框中间处画五颜六色的同心圆?让他们利用已学的知识,上台来自己动手解决。画圆的方法不变,学生需要解决的是圆的位置、圆的颜色、圆的半径这三个问题,同时要利用以前介绍的随机函数和RGB函数。教师要学会把解决问题的机会交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在一种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解决的不定位的互动情境中,使教学变成具有吸引力的有趣的而且有意义的活动,从而达到形真”“情切”“理蕴”“意远的境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享受,这就是师生互动情境。

当然,除了恰当的情境创设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是构建师生互动情境的保障。教师的应变能力,是教师教学机智的外在表现,是教师熟练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体现,主要指教师在与学生传递信息和思维互动共进的过程中,善于控制各种外在条件并能随机应变,较科学和灵活地调控和处理各种反馈信息。

3情境创设遵循的原则

情境创设是需要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开展的,有什么样的原则就会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原则是基础,也是动力;是关键,也是目标。情境创设的重要原则在于激情引趣,即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时总结了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情境不是摆设,也不是为了赶时髦的点缀品。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的作用,情境的创设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当在后面的教学中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2主体性原则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情境创设力图将人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置于核心地位,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

共鸣,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和主体活动的和谐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3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将教学点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之中,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4现实性原则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与任务常常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实际感受无关,这种任务脱离学生的实际,对学生自身并不起很重要的作用,很难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建立有意义的学习。情境的创设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素材通过情境的方式引入课堂,以此拉近程序设计和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处处皆学问的意识。同时,教师应该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现代气息,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性。

(5激励性原则

情境创设的激励性是指教学情境应该具有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利于激发和增加学生潜能的功能。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要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达到新的水平。

4总结

自利用情境教学以来,学生的接受能力得到提高,动手能力也进一步增强,还会自己主动利用VB来设计一些小程序。上机课上学生的兴趣也比较浓厚,象以往有很多学生在机房里不知道该干嘛,总是偷偷打游戏或者无聊的练打字,和笔者一起带实验课的老师都说我主带的班级整体水平不错,有些同学还挺厉害的。在期末考试中笔者教的这几个班平均成绩高出学校平均分10.6分,同时最高分也在我教的班里;在VB省二级的过级考试中,每个班通过率在70-80%间,相对往年提高了约20%

在教学中通过精心创设各类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认知需要,以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推动其思维的发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与发展的统一。当然,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是灵活多样的,远远不止我们以上例举的几种,而且各个学科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也有不同的创设途径,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2]高楠.《艺术心理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
收稿:2007-04-05

阳小华(1963-,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中科院博士毕业,博士导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智能信息检索、计算机辅助教学。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