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论文

发布时间:2015-05-23 19:35:55

毛泽东在他的伟大著作《论持久战》中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来研究抗日战争,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一、 社会调查方法

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丰富的材料,这是作出科学决策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调查研究阶段要采取各种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弄清问题本身的性质、范围、发展程度和影响,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没有进行调查研究,光靠“想当然”是不能作出科学决策的。在通常情况下,决策的科学与准确,是和信息的全面、及时、准确成正比的。“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呢?”毛泽东收集了中日双方乃至国际上的所有相关信息。在分析日本的特点时,毛泽东就用到了自己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到的资料。他指出,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能速胜,就建立在日本的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强大的国力上。然而,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帝国主义性,就产生了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再者,日本发动战争是在先天不足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日本地小,人力、军力、财力、物力都很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这就决定了战争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可以说,毛泽东《论持久战》许多真理性的认识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方法之上。

二、 逻辑思维方法

首先,毛泽东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来研究中日战争。综合与分析是相对而言的,二者是互为相反的思维过程。分析是对客观认识对象进行解剖,将其整体分解为各个方面、因素和关系,并对其进行逐个研究的思维过程。综合则是对客观认识对象的各个方面的多种因素和关系的认识联系、统一起来,是对客观认识对象整体认识的思维过程。综合以分析作为前提,分析再发展到综合,在综合的基础上又进行新的分析。分析得越多,越深透,则综合的程度也越高,对客观认识对象的把握也就越准确、科学。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中日战争双方的矛盾特点及其总体,战争的性质、过程及其规律进行了全面考察。它是从分析中日战争的时代特征开始的。毛泽东是在占有中日战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认识对象的各个因素、方面、关系作了深入详细的分析,并结合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抓住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本质特征,把中日战争这一对矛盾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即时代特征上加以考察。最后,他通过以上的分析,运用综合的方法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与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问题的根据,就是事物的内在矛盾性。这一“问题的根据”的得出,是毛泽东具体地分析了中日两国国情及具体矛盾的结果,是对中日战争性质的综合。《论持久战》的正确结论正是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辩证综合的思维方式而得出的。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分析的基础上,毛泽东全面比较了中日双方有着相互矛盾、明分优劣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国我弱国,敌小国我大国,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第一个特点决定了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可速胜,第二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能够坚持持久战,而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以及它的寡助形势,中国战争的进步性、正义性和多助形势,又决定了战争的最后必将以日本的失败和中国的胜利而告终。正是运用了比较的方法,毛泽东把握了战争的规律,作出了这样的判断:“战争过程中,只要我能运用正确的军事的和政治的策略,不犯原则的错误,竭尽最善的努力,敌之不利因素和我之有利因素均将随战争之延长而发展,必能继续改变着敌强我弱的原来程度,继续变化着敌我的优劣形势。到了新的一定阶段时,就将发生强弱程度上和优劣形势上的大变化,而达到敌败我胜的结果。”

客观事物都是由矛盾组成的,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决定事物的发展。因此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必须先分析事物的矛盾,运用矛盾分析法。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事物特殊的本质,矛盾的特殊性是各种事物之间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在《论持久战》中,正是通过分析中日战争矛盾的特殊性来揭示战争的特殊本质。他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从而揭示了中日战争矛盾的总体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包括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间、空间,战争的性质,以及这场战争对中日前途的影响等环节。要认识矛盾的特殊性,不仅要分析矛盾的总体,而且要分析矛盾的各个方面。假如对矛盾的各方面没有具体的了解,就不可能劝矛盾总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大略地揭示了中日战争总体的特殊性之后,又进一步把总体分解为中国和日本两个方面,分别仔细地考察它们的特点。

《论持久战》 通过具体地分析抗日战争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向人们揭示了整个抗日战争全局的规律,指明了抗战前途,这对增强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信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不可估计的作用和影响。

三、 非逻辑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方法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思维活动,往往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毛泽东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对中日战争的发展进程作出了天才构想。由于战争同其周围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尤其是战争较之其他事物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极大的流动性,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使得人们对影响战争发展的许多因素,甚至一些重大因素无法把握。这个时候,建立在客观实践基础之上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毛泽东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囿于成规,突破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从史实的现象及本质中,剖析探索,寻找新切口,得出新的思维结论。

四、 科学预见方法

人们根据事物的运动规律、前人的思维成果及实践经验,能够预见某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模式、结构、功能和作用。科学预见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者在改造社会和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科学预见的重要作用。在改造社会的现实实践活动中,不仅要解释过去,而且要大胆预察未来。毛泽东说:“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只有“对革命实践的一切问题,或重大问题加以考察,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阶段”,然后“对每一问题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科学的预见就是说“理论应该跑到实践的前面去”。

《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根据变化了的和正在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战争的发展趋势和前途做了大胆预测,并提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这一科学论断。 他的科学结论直接给抗战指明了方向,而战争的实际进程也证实了他的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更能体现毛泽东预见性思维的还是他对中日战争的发展进程作出的科学预见。毛泽东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以及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情况,对战争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合理的预测。“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毛泽东总结“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毛泽东主席预见这场长期而广大的战争是双方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犬牙交错的战争。这集中地表现为主力军与游击军的内线和外线、有后方和无后方,敌我之间的包围和反包围、大块和小块的占领区域这样复杂的战争形态。“这是由于日本的野蛮和兵力不足,中国的进步和土地广大这些矛盾因素产生出来的。” 它们不是不变的教条,而是生动灵活,相互转化的。日本以小国临大国,以少兵临多兵,敌我各种有利不利因素相互作用,在时间上形成持久局面,而在空间上形成了犬牙交错的战争状态。

抗战的历程和最后的结局,应验了毛泽东的科学预见是完全正确的。毛泽东科学预见思想对历史进程发挥了惊人的指导作用。

五、 系统方法

毛泽东《论持久战》体现了系统方法的运用。它以抗日战争的全局为着眼点,具体地剖析了抗日战争的各种内在要素及其结构和层次。

首先,毛泽东把抗日战争视作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客观系统。他分析抗战爆发以来所呈现出来的基本情况,把零碎杂乱的事实进行整合,力图全面地描绘战争画面。抗战大系统之下包括三个小系统,既中国系统、日本系统和国际系统,这三方形成三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存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由于抗战系统中诸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毛泽东主席在中国抗战大系统之下,深入地分析系统内每个要素的消长,综合考量,才能在系统中既研究抗战初始阶段的特点,又研究抗战当前的事态,进而深入到抗战进程中的每一阶段、每一层次及未来的趋势。这样就把抗日战争正在时间上、空间上辩证地统一起来了,从而为正确地认识抗日战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前提。

再者,阐明了系统动态发展的特性。抗日战争是动态发展的。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着的因素在整个过程中彼此消长的、动态的发展变化,集中表现为整个战争过程的三大攻防态式和三大战略阶段。毛泽东对运动战、游击战和阵地战等战争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也是不断调整和变化的的。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中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是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在不同阶段运用的重点作战方式不同。“第一阶段,运动战是主要的,游击战和阵地战是辅助的。第二阶段,则游击战将升到主要地位,而以运动战和阵地战辅助之。第三阶段,运动战再升为主要形式,而辅之以阵地战和游击战”。

六、小结

《论持久战》既是对抗战10个月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以后抗战前途的预见与展望,为正在进行的战争提出的重要启示和依据,不仅给“亡国论”和“速胜论”以有力的回击,而且给处于迷雾中的人们指明了方向,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决心。可以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抗日持久战”理论的伟大胜利,没有“对日持久战”思想的提出和具体布置,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巨大胜利。

参考文献:

1.李达顺、陈友进、孙宏安著:《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

2.刘幼樵:《《论持久战》中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1985年第6期

3.余源培:《掌握客观规律,提高驾驭能力》,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

4.史贻迪:《从《论持久战》中掌握分析矛盾的方法论原则》,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文中主要阐述了,在我方弱于敌人时或环境不利于我方时应采取持久战的策略,只要采取此策略则必胜.在此情况下要杜绝投降论和速胜论,因为在敌强于我时这两种论调就不现实,必然导致客观失败.

其实,论持久战这片论文式的著作,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最突出的地方是:它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写成并发表的,对抗日战争做了论述,将抗日战争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而现在再重读论持久战时,与当时抗日战争的历史完全对应,甚至可以说是抗日战争的总结报告。足见毛泽东的军事才华非同寻常。

马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