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情报]张勇:我用“仁智”治校

发布时间:2019-01-18 08:55:32

【名校情报】张勇:我用“仁智”治校!

个人小传: 张勇,1985年开始参加工作,历任安徽省涡阳第四中学、亳州第一中学校长。任教学科为中学化学,系中学特级教师。201610月开始,担任海南省陵水中学校长。

成长之最

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教育著作:《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林华民编著)

教育教学中最有成就感的改革创新:应用元认知心理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如何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价值感,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201610月,离开安徽省亳州市,前往海南省陵水中学担任校长之前,张勇有些不舍。亳州市,是他的故乡,也是他执教生涯开始的地方。这座城市是道源圣地,也是曹魏故里,历史文化背景悠远深邃。生于斯长于斯的张勇,教育思想也与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97年开始,张勇的校长生涯前后近20年,在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教学管理中,他的教育思想脉络也逐渐由朦胧模糊至清晰明确,形成了“仁智教育”这一植根于历史文化的教育理念,并在一所所学校的办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推行分层教学,萌生仁智教育思想

19977月,张勇通过公开竞聘成为安徽省涡阳第四中学的副校长,200510月成为校长。在这8年的办学管理中,学校的办校文化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涡阳第四中学是由香港爱国人士谭兆先生捐资兴建的公办高中,他捐资助学的直接原因是祟尚道家文化,而涡阳是老子故里,道家文化的发源地。谭兆先生的义举和教育情怀让张勇明白,本土的文化思想也可以并且应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老子“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等思想与当下育人理念和方法不谋而合,这促使张勇开始认真研究、挖掘本土历史文化中的教育理念。

涡阳第四中学在建校之初,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都不尽如人意,甚至被称为“十无”学校。怎样在完善硬件建设的同时,尽快给学校发展制定合理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尽快提升教学质量?张勇转向古代教育家孔子寻求答案。他发现,即使教育背景多次变迁,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却永不过时。在此思想影响下,他开始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涡阳第四中学首届514名高一学生根据学习成绩,被分成初一、初二、初三、高一四个起点层次进行教学,学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釆取不同的教学方案,补缺补差。“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每天进步一点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都能体验成功”,这是张勇推行分层教学的初衷所在。

张勇现在还记得,当年实行分层教学后,学校一名中考成绩并不太好的学生,从初一起点班开始上课,学习成绩慢慢提高,自信心逐渐提升,最终高考时该名学生以全校文科第一、全县第三的成绩被重点大学录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也成为涡阳第四中学的教育品牌,以后每届学生都实行分层教学,教育质量提升迅速。张勇认为,这是古代“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和现代“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是教育智慧在当下教育的实际运用

这样的成功经历,让张勇更加重视从道家和儒家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道法自然”,是对规律的敬畏与尊崇,在教育上就是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因材施教”,这是指向人的个性发展,反璞归真,回归教育的原点,以生为本……在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理念的比对中,立德树人成为最鲜明共同点,张勇心中“仁智教育”的种子自此萌发。

挖掘学校文化,仁爱指向行动

20129月,张勇的校长生涯进入第二个阶段:他被调到亳州市的百年老校亳州第一中学当校长。上任之前,张勇早已对这所学校的文化源起有所了解。亳州第一中学是1910年由美国传教士创建的教会学校,文化特点鲜明,但这所百年老校的教育发展方向仍是一个待解的问题。

毋庸置疑,在“应试教育”的现实背景下,高考升学率依然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社会期许带来的压力,对于亳州第一中学的改革来说,也是一种难以突破的屏障。学校的传统教学,走的是题海和机械训练等“应试教育”的老路,在当前教育背景之下,显然不合时宜。于是,张勇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学校历史文化,整合并激活学校的思想资源,从而应对当下的教育现实境况,谋划未来发展。

为此,他潜心研究教会学校的特点和学校发展的历史,与老教师、老校长和老校友交流、座谈,获得了非常丰富的一手资料。最令他惊喜的是,通过访问最初办学人的后代,张勇发现这所学校在办学之初就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办学制度,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即以“仁爱”为办学理念;二是有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三是有“学必知、知必用”的教学模式;四是有明确的办学模式和科学性、现代性、示范性的办学目标。在广泛了解和深入挖掘之后,张勇发现“仁爱”“求真”是学校一直以来遵循的基本理念,这种思想在离退休老教师身上留下了不灭的印记,在年轻教师耳濡目染中留下了不变的基因。于是,文化立校成为张勇的必然选择。

之前学校的管理经验,让张勇明白理念最终要转化为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显性的实践成果,才有实际价值与意义。因此,在学校文化发展过程中,仁爱思想须“知行合一”,应该在行动中得到落实。对此,张勇及其管理团队有着紧迫的发展诉求。他们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着力打造了“六大校园”,即“书香校园、人文校园、活力校园、智慧校园、幸福校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校的仁爱文化无处不至。

亳州第一中学的教师们还清晰记得,张勇上任伊始,就带着学校领导班子在20天内建成了9个教师集体备课室,要求桌椅空调、电教设备、茶水供应要超过校长室,让教师安心备课,潜心研究,有尊严地进行教学研究。他的做法也成为他在学校推行仁爱文化的注脚。这种“仁爱”与温暖,从教师再传递给学生,逐渐渗透在每一个课堂,浸润于每一项活动中。

引入心理分析,让学生乐学智学

张勇认为,学生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但“大道至简,万流归宗”,症结在于如何处理学校与学生的关系。

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习出现的动力不足、基础较差、粗心、偏科、考试焦虑等问题,往往与学生的心理障碍有关。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依赖教师和家长的空洞说教和单独补课等方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是了解学生的心理。对教育心理学有所研究的张勇,尝试在学校中釆用心理分析技术和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单独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部分学生学习障碍问题,效果显著。他说,这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也是教学智慧的体现。

用心理专业技术手段,尤其是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指导学生学习,逐渐成为亳州第一中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抓手。学生的学习障碍解决了,心理问题迎刃而解,自然而然就会爱上学习。张勇还外请元认知专家到校对全校教师进行普及培训,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掌握元认知干预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教师通过开办“学习力提升营”,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运用心理技术手段解决学习障碍问题,从而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

2016年,张勇被引进到海南省陵水中学任校长。到任以后,张勇对陵水中学的发展历史、学校文化、办学特色、教师队伍、教育现状等进行了调研。他深深地感觉到,陵水中学的优美环境与办学文化,与其“仁智”教育思想是相互呼应的。

山的智慧与水的哲学,成为他在陵水中学开启教育新征程的落脚点。他提出的“仁智教育,山水文化”,是对陵水中学历史文化的提炼。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实施学校文化发展战略,上下贯通,以“仁智教育”和“山水文化”为统领,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体现学校特点、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在教师的实践中、在课堂上、在学生身上落地生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陵水中学,“仁智教育,山水文化”的蓝图已经在张勇心中勾画。

从涡阳,到亳州,至陵水,近二十载。张勇愈发坚定了一个信念:让仁智教育的种子在陵水落地生根;引进积极心理学的观念,激发师生积极向上心态,主动作为,有所建树。如今,他仍在继续探寻“仁智教育”的生长点,使这一思想能有更广阔的教育土壤。

(本文由校长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培养基地提供)

授权:第一缕阳光”是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的公众号,我们坚持推出原创内容,为您提供有温度、有深度的专业阅读。

[名校情报]张勇:我用“仁智”治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