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控措施

发布时间:2020-07-07 18:07:50

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控措施

近年来,伴随着银行的快速发展,各家银行同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资产扩张过快,导致资本需要不断补充,通过股东不断的增资扩股或者发行二级资本工具的方式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二是信贷规模受到管制,对于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的银行,利润无疑受到了限制。为保持盈利水平,各家银行不断创新出理财产品、银信合作及同业业务等资产扩张工具,解决资本消耗过快和信贷额度受限这两大难题。但应注意的是,这些创新大多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存贷款业务范围之外,有些业务甚至属于监管的“盲点”,这无疑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一、同业业务对风险控制措施的主要挑战

(一)对内控机制的挑战。随着同业业务的不断扩展,其风险表现也更为复杂,部分同业业务风险已经异化为非同业风险。由于银行系统性风险较普通企业要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真正法律意义上的破产案例,使得银行对同业业务的风险管理相对薄弱,缺乏信贷业务那样严密的一套风险管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缺乏有效的风险隔离和岗位制衡,业务操作基本是按无风险、低风险的流程处理,部分用于信贷或准信贷领域的资金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

(二)对操作风险的挑战。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对金融机构开展同业业务过程中就同业业务授信管理政策、同业业务的类型及其品种、定价、额度、不同类型金融资产标的以及分支机构风控能力的区别授权等提出了规范要求,但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存有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虽有授信但无控制。虽对同业客户进行了统一授信管理,但在用信环节一般存在未能实现有效的交叉控制的现象二是虽有授权却未分级。银行对同业业务的授权虽然涵盖了对象、业务品种以及额度,但未能对利率定价进行分级转授权。

(三)对流动性风险的挑战。期限错配是银行获取收益的基本途径,同业业务结构过度错配增大了流动性风险。为了追求高收益,把主要用于头寸调剂的短期同业资金用于中长期的资金运用,来赚取更大的息差。为能取得更多的收益,则尽可能把同业业务的总量做大,使同业资产与负债占比过高。这样的结构会增强总行对同业市场资金的依赖程度、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导致资金运行的稳定性更为脆弱,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增大。

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控措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