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19-07-30 12:16:50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作者:仇东升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3年第07

        物理实验在物理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多物理知识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实验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展开讨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有效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动手操作,体会到探索过程的乐趣,从而对物理学科产生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独自进行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协作互助的精神,使学生在探索、讨论过程中获得乐趣.在设置实验时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实验同时进行,小组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以小组形式得出实验结论,再以班级形式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加深刻,有利于班级的共同进步和团结融洽,提高了课堂效率.

        实验课程中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作为最终目标,主要目的是全面地培养学生,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在物理实验中也有一些学生自信心不足,缺乏耐性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该发挥其引导鼓励的作用,对其提出的问题耐心解决,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增强其自信心,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先讲解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再引入阿基米德定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F=G 液排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讲解基本的知识点后,可以引导学生找出ρρ液、ρ液三种类型的物体,并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结论:当物体漂浮时,F=G ρG ρρ.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启发式教学,而学生是主要的操作者,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