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语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主张

发布时间:2020-11-06 01:26:52

论林语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主张

杜玲

【摘 要】[摘 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林语堂提出旨在改造国民性的欧化论”;主张中国需要先发展物质文明,而后才能够谈到精神文明;主张建设批评的文化,并从中西文化比较与融合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的精神。林语堂的文化主张逐步完善,形成古今中外框架下比较成熟的文化观,为其日后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名称】北方论丛

【年(),期】2012(000)004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林语堂;文化观;现代化

【史学博士论坛】

04009404

五四运动初期,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相当肤浅。当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时,20岁的林语堂还在与中国文化几乎完全隔绝的圣约翰大学里苦读。1916—1919年,虽然执教于清华大学,直面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但国学知识的贫乏,使林语堂无法融入其中,不得不补习国学知识。1919—1923年夏,赴美、欧留学后,欧风美雨的洗礼使林语堂的西学基础更加坚实,对中学的兴趣也愈加浓厚。林语堂并览古今,融合中西,创新求实,迅速改变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起新的文化观,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并为最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风云人物奠定了基础。

一、林语堂文化主张基本内涵

在近代尤其是20世纪最初的30年间,人们的文化主张集中体现在对中西文化的评判上,即对中西文化的态度上。20年代中期,林语堂提出了欧化论1930年,林语堂提出中国需要先发展物质文明,而后才能够谈到精神文明。此后不久林语堂又提出,中国要建立现代文化,首先必须建立批评的文化。两年后林语堂又指出,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的精神。其主张逐步完善,至出国前已经形成了古今中西框架下比较成熟的文化观。学成归国后的林语堂很快就投入到新文化运动中,成为评判传统文化和传播西方文化的重要人物之一。高等学府为他提供了安身之处,而以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语丝派则为其成长提供了一块阵地。就目前所见,林语堂在1923—1931年共发表了62篇文章[1]。其中,直接涉及中西文化讨论的文章数量虽然不多,但令人印象深刻。

论林语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主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