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2-05 12:15:24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一直都很喜欢巴黎,觉得它是世界瞩目的时尚之都,集浪漫、时尚、气质、素养于一身的城市,总向往着有一天能够去那里。无意间发现《带一本书去巴黎》这本书,便爱不释手的阅读起来。
怀着虔诚的心情和远行的冲动读完这本书,完全没有之前想象中的游记的感觉,林达的这本书力图通过对巴黎历史遗迹的寻访,探寻自由、民主与人性是如何在和非理性与恐惧暴力的不断冲突中慢慢成为世界人民共守的现代理念的。圣丹尼滴血的头颅、安布瓦斯的古堡前悬挂着的1200具新胡格诺教徒的尸体、卢瓦河的地牢和它的唯一幸存着维永、巴士底狱。……历史在林达的笔下呈现出来,沉重而又血腥。
作者在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让我对巴黎三百年前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显然作者对巴黎的掌故和历史了如指掌。从西岱岛最古老的桥的名字为什么是“新桥”,到协和广场上为何竖立着埃及的方尖碑,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凡尔赛宫等这些旅游热地,作者用历史故事和法国的革命、制宪历程把他们串了起来,读起来当然比看旅行指南更有趣,同时也更让人能理解法国三色旗的三色所代表的:自由、平等、博爱。现在比之前更向往巴黎了,更想去触摸那座历史浓厚充满艺术的圣地。
篇二: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我有一个信仰
社会进步,靠的是一群不安分的人。比如发明创造,比如革命。但是,不安分源于追求自由、公正;永远和不文明无关。甚至,群众暴力也于事无补。


1789年,当人们攻进巴士底狱时,发现里面只关了7个人,革命者没有通过审判程序就放了这几个人。随后,革命的狂潮陷入民众暴乱,试图恢复社会秩序的革命者也被打倒。解放战争进入了“雅各宾”恐怖时期。监狱重新开始建造,里面关满了未经审判的不同政见者,新制度承诺的公平、正义不见踪影,相反司法愈见黑暗。许多人未经审判即被推上断头台。作出这些事情的,同样是三年前的革命群众。有区别的,是原来最应该被同情的底层民众,变身为原来他们最恨的人。
所以,未经法律,未经法定程序,以为登高一呼,以为枪杆子出政权,指望“以暴制暴”解决问题的想法和做法都不能给人民一个长久保障。
缺乏法治传统,放弃法律程序的权威,对恶保持沉默,为维护既得利益阶层而拒绝民选和监督,才是一切的万恶之源。
历史留给我们的“对敌人的残忍,就是对无产阶级的慈爱”;剥夺有产者的资产,就是实现“平等”;对别人为所欲为,享受特权,就是“自由”。这些封建、暴政思想既与现代“尊严、宽容、理性”的文明意识格格不入,也无法让公民对专制保持警惕,对权力进行制度性约束,更不能建成保障我们每一位公民合法权利的行政、司法程序。
没有了法治,中国特色的信访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拆来拆去比的是嗓门,牺牲的是尊严;没有了法律,网络的舆情只能是单相思般的清官渴望,公正就像买彩票,零零散散的飘在伸冤的浪潮中;没有了程序公正,以法定程序推动问题解决的意识,任何伟大的“理想”只能插在沙滩上,经不起风雨,轻易就会被扑倒。
亲爱的网友们,你们明白了吗?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