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我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发布时间:2023-05-27 18:37:26

群众路线是我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目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深入开展。它使我们重温了群众路线的伟大理论,进一步认识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够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法宝,是立党宗旨的必然选择。回顾我党从建党初期的弱小,到今天的强大;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土地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之所以立于不败之地,认真贯彻群众路线是其根本原因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实行了全面抗战方针,开展人民战争。依靠群众路线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形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成千上万支各族的游击队、自卫队和敌人作战。难以计数的担架队、救护队、运输队,在夜以继日地奔忙。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仍然靠的是群众路线。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党通过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组织发动了农民革命、建立了农民武装,开辟、扩大了根据地。人民军队也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补充。这一时期,党把一切反帝反蒋的进步人士都纳入到党的群众基础的范围之内,这使得党联系的群众不断增多,党的群众基础更加深厚。
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着眼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大业。在变革民生、民权的革命运动中,依托革命根据地,在农村进行“一切


权利归农会”“耕者有其田”的革命,帮助受压迫受剥削的苦难农民分得了土地,获得了新生,做了主人。正是由于我党把自己的主张告诉了群众、兑现了承诺,让群众得到了实惠,见到了光明,从而才激发了人民群众支持共产党革命事业的热情,调动了人民群众参加革命运动的积极性,坚定了巩固和保卫革命果实的斗争信念。才使党的政治主张转变成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追求的革命行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军民鱼水之情是战胜敌人的成功经验。我们常从红色经典影剧中看到老百姓用财产及生命支援和保护八路军、新四军的事迹。有人以为那是编剧的手笔之作,然而,真实故事近在眼前。
1940年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北满省委驻地设在庆安县的老金沟深山里。一个冬夜,五名抗日联军战士下山去村中背粮食。其中有一名女战士金玉坤。她是抗联第三路军被服厂厂长。在背着沉重的米袋子返回驻地时,突然感到肚子剧痛,随之昏迷过去。她已怀孕九个月,丈夫是抗联第十一军九团团长隋德胜,正在前线带兵作战。由于往返一百多里的山路,疲劳过度,加上天寒冷雪的刺激,她在雪地里早产了,生下一个小女孩儿。战士们把孩子用棉衣包好抱回了驻地。
在艰苦的环境中,这个可爱的小生命给金玉坤和同志们增添了许多乐趣。然而,在经常转战的部队中,这个孩子也给金玉坤和部队带来了许多不便。为了革命事业,金玉坤决定把孩子寄养在可靠的老乡家。他从自己衬衣上撕下一块布条,写上“父隋德胜,母金玉坤”。然后把布条系在孩子的衣服里把孩子交给了地下交通员。


群众路线是我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