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

发布时间:2019-12-28 11:26:46

马克思主义原理

导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原因/条件?

1.社会根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由了相当的发展。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它也带来社会灾难。第一,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断加剧;第二,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2.阶级基础: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4.主观因素:马克思恩格斯拥有渊博的知识,有勤奋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科学发展观 ->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

1.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2.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4.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为什么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

①是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

②内容科学;

③世界观、宇宙观是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④是一种开放的理论。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 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第四节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3.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人活在世界上,需要对世界有一个总体的看法和把握,这就是人的世界观问题。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的基本问题是:存在与思维。

(一)物质: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2.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论过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其中,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点:机器性、形而上学性(抽象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物质的存在形态: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如何从实践出发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

(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也表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2.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即能动性: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以及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笑一笑十年少”)

3.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表现为社会历史趋向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为什么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条件和前提是:从实际出发是前提;实践是基本途径;还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四)世界的物质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1.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

3. 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因为事物的多样性)、条件性(是指任何联系都必然的事物之和)。

(二)事物的发展变化: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

1. 新事物有了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 要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不断发展的、变化的过程;

2. 要树立长远观点;

3. 要认清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4. 要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和静止的观点。

(三)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联系):

1. 内容与形式

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只强调内容,忽略形式,易形成教条主义;指强调形式,忽略内容,易形成形式主义。

2. 本质与现象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体现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依存的,故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和不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3. 原因与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原因与结果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辩证地分析因果关系,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4. 必然与偶然

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

5. 现实与可能

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把握现实与可能的方法:立足现实、把握可能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 解释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 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 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行,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髙、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过程和结果。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产物。

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办证关系运用道实际工作中,就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其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

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量变和质变规律

事物包括质、量、度三方面的规定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区别量变和之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否发生变化;事物的度是否被超越。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质变体现并保留量变的成功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构成了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1.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3.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要求我们树立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要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使实践活动符合事物自我否定的辩证本性。同时,又要求我们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式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课表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

2.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其具有的一系列规律、范畴和原理,都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3.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二)辩证思维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基础和原则,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的深化和展开,二者的结合体现了人类思维方法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中的发展。

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如:归纳:个别->一般;演绎:一般->个别。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

(3)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1.辩证思维能力:是指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出发,分析矛盾、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是科学思维能力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首先就是要具备辩证思维能力。

2.历史思维能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的具体表现和实践运用,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3.战略思维能力:是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4.底线思维能力:是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根据我们的需要和客观的条件,划清并坚守底线,尽力化解风险,避免最坏结果,同时争取实现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

5.创新思维能力:是对常规思维的突破,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1.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实践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以及方式都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实践又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是三要素:

1. 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2.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其具有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

3.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类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

1.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2.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一朝被蛇咬)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1.物质生产实践 :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2.社会政治实践: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其主要采取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形式。

3.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精神文化的生产不是一个纯粹的意识过程。人类的任何实践形式无疑都离不开意识活动,但一种活动能否被称为实践活动,关键是看它是否超出了纯粹的意识活动,是否改变了除实践主体的意识状态之外的其他存在物的状态。(教育是,而老师教学活动不是)

4.虚拟实践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决定作用,表现在: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3.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由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的本质: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

2.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回答: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反射活动,所以又称为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3.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其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

认识的过程:

第一次飞跃: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 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概念、判断、推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性质虽然不同,但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1.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2.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本条件:

1.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必须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第二次飞跃: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的条件:

1. 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 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

3. 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4.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2.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为什么认识过程具有多次反复性?

1. 因为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2. 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性:指主观、理论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性:指主观、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坚持理论创新的原因?

1.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说明了认识活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2.从形式上看,认识活动是认识与实践不断分离和重合的反复循环,这就是认识的反复性;

3.从内容上看,它的每一次循环都比较低进到了高一级或深一层的程度。这就是认识的无限性。

4.正是在这样的认识过程中,人们通过反复性与无限性的统一,通过相对认识绝对,通过有限认识无限,不断地接近客观真理。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正确认识是指真理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接近。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

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但真理形式是主观的。其客观性体现在: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是客观的,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二者相互依存;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二者相互包含;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另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坚持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必须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如何从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方面来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1. 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 马克思主义真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仍在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具有相对性。它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真理与谬误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委屈反映。

如何正确认识真理与谬误这一对永恒矛盾?

1. 相互对立:需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才存在着原则界限。

2. 对立是相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超出这个范围,失去特定条件,就会变成谬误。

3. 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2)真理的检验标准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归根结底的意义所在)?

1. 它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的结合。

3.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积极意义。其表现为人与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价值的基本特征:

1. 主体性:是指价值直接通主体相联系,实在以主体为中心。

2. 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体意识而存在。价值的主体性以价值的客观性为前提。

3. 多维性:是指每个主体的价值甚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如一块钻石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

社会历史性: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如不同时期的人们对断臂维纳斯的价值判断不同。

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潘家园在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核心价值观是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关键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在当代就是要从中国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中国共产党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3.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

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作用在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发展上。

2. 人口因素

3. 物质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首要前提;

2.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划分:

1.依意识的主体划分: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2.依意识的反映层次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3.依社会意识形式与经济基础联系划分: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指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非意识形态是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包括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

相对独立性:

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点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长短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物质交往的产物;

3.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梳理科学的历史观具有重要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两个“划分”: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

两个“归结”:将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

2. 对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对社会发展理念特别是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反映社会存在来判断它们是否正确。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

定义: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特征: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水平: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性质: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

状况:是水平和性质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和发展态势。

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特征、水平、性质的紧密联系。

基本要素:①劳动资料(手段):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②劳动对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的东西。

③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关系:

定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具体实现方式: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实质: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其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特质,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存在。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适合客观要求时,推动作用;否则为阻碍。

生产力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为:

1. 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 为人类实践活动、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指明了正确方向。

为什么说生产力最具活性?

因为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结构: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组成(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国家的实质: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是决定国家阶级性质的方面。(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方式,即政权构成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发展)。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体现在:①服务方向上: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保护自己、排除异己”;

②服务方式上:利用和依靠自己在政治、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

③服务效果上: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的矛盾运动。

4.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一定要适合”是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的意义:

1. 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巩固经济基础的要求。

2.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社会形态的划分: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 统一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共同的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表现为:演进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统一的;演进的基本秩序是统一的;处于同类社会形态的国家和民族具有共同的本质。

社会历史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

2. 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民的历史选择性:

1. 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2.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①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②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③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 前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

2. 曲折性:新社会形态的不健全也会导致暂时的复辟等曲折挑战。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力量;

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

阶级定义: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 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

2. 阶级斗争的作用突出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张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

3. 其作用会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1.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2.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

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社会革命:

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作用:①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③无产阶级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实质:是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新举措。

根源:社会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

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目的: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

1.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均产生巨大影响或变革。

2. 科学技术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

3. 由于应用不当等原因,科学技术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等。此外,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比如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武器,入侵他国)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心史观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被称为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

1. 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现实的人是指,“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2. 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

3.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

4. 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与历史的关系: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2.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特别是以体力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实践。

3.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为社会变革创造了前提,特别是对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进行变革,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最终必然是整个社会的变革;

②人民群众特别是其中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产活动,为社会的变革创造了思想文化条件,包括制造舆论,提供一定的思想武器;

③广大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他们的革命斗争为社会变革开辟了道路。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债的观点;

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意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不断取得胜利的不可须臾离开的重要法宝。

(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是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

杰出人物:是历史人物中队推动历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或起重要作用的人。

历史人物发挥作用的条件:

1. 历史人物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思想引领社会变革,有强烈的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

2. 历史人物发挥作用,要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不能决定或改变历史发展的总方向

3. 辩证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绪论

小题考点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6.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大题考点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必背)

含义: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续马克思主义者所丰富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

3.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理论指导;

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原因:1.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2.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引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

3.只有学习、掌握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才能更好地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旋律;

4.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方法:1.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3.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4.将马克思主义化作自觉的行动;

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别是什么?

立场(必背):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主要包括:(1)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2)关于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3)关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4)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5)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6)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7)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8)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8)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9)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10)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11)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12)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13)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建设规律的观点;(14)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观点;

方法(必背):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1)实事求是;(2)辩证分析;(3)社会基本矛盾分析;(4)历史分析;(5)阶级分析;(6)群众路线;

第一章

小题考点

1.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联系和发展;

大题考点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1.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什么是物质?

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绝对运动的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

2.运动和静止是有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割裂二者关系犯两种错误: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运动观的错误;

四.实践的重要性?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五.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必背)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产物,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3.意识的能动性主要体现在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并通过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4.意识的能动作用要受到客观世界、历史条件的制约;

六.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什么?

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七.为什么说世界统一于物质?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这表现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3.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的物质具体形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都是客观实在的。所以,世界统一于物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八.三大规律的内容是什么?(必背)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

(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它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因而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试金石;

质量互变规律: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超出度的范围,一物便会转化为其他物。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一直持续,到一定程度必然引发质变;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的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内部均有肯定及否定因素。肯定因素维持事物存在,否定因素促进事物灭亡。根据辩证否定观,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的联系和扬弃的过程。事物的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具有片面性,需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是“扬弃”的过程;

第二章

小题考点

1.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3.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4.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5.真理和谬误:真理和谬误是互相对立的,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6,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大题考点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三.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2)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四.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含义: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根本标准: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

特点:(1)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联系;

(3)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第三章

小题考点

1.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人民群众的定义范畴: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3.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4.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决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大题考点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以及它们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二.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必背)

1.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小题考点

1.商品:(1)有用;(2)劳动产品;(3)用于交换;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3.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4.剩余价值:指剥削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的利润(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工资之间的差异),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

大题考点

一.价值规律的定义及作用?(常考)

含义: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4)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作用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a.导致垄断,阻碍技术进步;b.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c.调节失衡,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四.资本积累的含义和原因?

含义: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原因:a.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b.市场竞争生存的外在压力;

五.资本的循环经历的阶段,执行哪些职能?

1.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2.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3.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六.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原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