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 4

发布时间:

《阿里山纪行》4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美的语言,体会真切的感情;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本文融情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本文富有音乐美与情韵美的语言教学设想:
1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2语言的感知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难点,我的设想用读书笔记的方法让学生放手去体味,其告诉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如让学生饱含感情地读两次(一位特别教师语)3课时安排:一课时4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安排: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明确教学目标思考、圈画
2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生字、及本文的成语等)交流、思考与运用
3整体感知: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后提出问题:阿里山给人的最初印象是什么?(要求用原文的词语回答)欣赏、思考、发言
第二块:理解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阿里山如画的风光主要表现在哪里?(完成目标一:寓情于景的写法)讨论、交流、思考、自由发言
2语文活动:我来做导游,请一个学生带领大家同游阿里山。(主要训练学生的口语及找出本文作者的行踪。完成目标二:移步换景的写法)讨论、训练、自由发言3再次感悟阿里山的美:用幻灯片播放准备好的阿里山风景图片。巩固本文的情感目标)
4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⑴先划出本文中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然后小组交流;⑵请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所画的句子为什么写得好;⑶朗读这些优美的句子。思考、讨论、圈画及朗读
5拓展训练: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的写法,通过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训练、讨论、自由发言
第三块:知识反馈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提出问题:⑴学完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⑵你对本文还有哪些不太明白的地方?综合、质疑、发言

第四块:布置作业
1把刚才自己画出的优美的语句补充到读书笔记本上去,并任选两句进行仿写练习;2完成《导学导练》上与本文的对比阅读。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4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劳山道士》.教案
长沙市井湾子中学石丽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2.体味文章简练传神的人物刻画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3.注意文中”“”“等虚词,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意义及一些词类的活用。重点难点:
本文叙事采用明暗两条线索交织的方式,既使情节曲折离奇又喻教于事。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要求
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尽量读通读懂课文,并能讲述此故事。二、导入课文
最近同学们中流行看鬼故事的书,其实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劳山道士》三、简介作者和作品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年轻时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举屡试不第,71岁才成贡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乡当塾师,家境贫困,能接触普通百姓的生活。倾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又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聊斋志异〉主要运用唐宋传奇小说的文言体,以丰富的想像,并借鉴当时流传的故事和前人的作品,通过谈狐论鬼的表现形式,以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创造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对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多有暴露,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多有批判,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一些因果报应的说法和迷信的色彩。四、正课
1.检查预习
请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2.朗读课文,试翻译。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词类活用:
请师之月光辉室诸门人环听奔走字的用法:
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乃以著掷月中的用法:
蓦然而踣不过早樵而暮归
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
3.提问:我们讲述故事,按情节总是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这则故事的呢?请用几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开端(第一自然段):王生慕道,求师学法。发展(二~四自然段):看师演法,师父教法。结局(第五自然段):王生回家,演法失灵。
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演法失灵这就是本文的线索。4.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说明。
明确:王生是一个想学法又怕吃苦,有了一点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这就是文章的一条暗线。
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总有不少想不劳而获的人,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你对此有何看法,写成一篇400500字的议https:///论文。
《劳山道士》教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瑟(se4和煦(xu4干涸(he2吞喽(shi4裸索(luo3戈壁滩(ge1无垠(yin1边缘(yuan22.解释下列词语。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和煦:温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沧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无限:辽阔无边。边缘:沿边的部分。二、导人

《阿里山纪行》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