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及建筑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2-12-11 10:00:23

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及建筑文化的影响

[摘要]中国的文化,受宗教影响久远。 其中之一为道教。 道教为本国教派,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渗入中国的文化、信仰、道德取向等方面。上可影响封建君主的治国理想,下课可制约引导百姓的生活。道教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长期发展熔融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中国建筑通常融文化艺术于一体,道教与中国建筑在相互影响中共同发展

[关键词]道教 中国古代科技 建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重道轻器, 把科学技术当作奇淫巧技 向来不为社会重视, 但中国却出现了四大发明等对世界发展影响深远的科技。这里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的影响。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一文中提到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 。在《小杂感》里说到:人们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基督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者, 懂得中国大半。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也说:道家思想和行为的模式包括各种对传统习俗的反抗,个人从社会上退隐,爱好并研究自然,拒绝出任官职……中国人性格中的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自于道家 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从这些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出 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对古代化学研究的推动。
在一般人看来,宗教是迷信,是反科学的。但事实上,道教与古代尚未与冶炼术分家的化学有密切 的关系。中国古代道士们从神仙方士那里接受了追求长生的观念与方法。道士们认为,人可以长生,但 要长生,必须服食不死之药。由于草木药自身没有坚固性、永恒性,移入人的身体中,自然不能使人长 生不死。因此,必须发现一种坚固不朽、无变化的药物,通过服用这种药物,使其不朽性传入人体中, 服用者便可以长生不死。这种不朽的药物,就是金丹。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 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出生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 道家炼丹学说把服食还丹金液看作修行的最上乘的方法,故此十分重视对矿物质药材的烧炼。晋代道士 葛洪在《抱朴子?金丹篇》里讲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丹砂即朱砂,化学成分是硫化汞 HgS),性状呈红色,经过烧炼(HgS+O2→Hg+SO2),硫被氧化成了二氧化硫(SO2),把汞(H g)分离出来。这样就得到了炼丹术里重要的药物——水银。道教炼丹理论认为经常服用玄明龙膏可以成仙, 《阴真君金石五相类》 一书中提到玄明龙膏…… 服食一道,有不可思量之功。
二、道教与古代医学、药物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一方面,道教为了修炼成仙,首先得祛 病延年,而医学、药物学正是为了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另一方面,医药不仅可以使自己得到保健, 还可以治病救人济世。道教通过施药治病接近群众,达到宗教宣传,扩大影响的目的。道教炼丹家发展成为医学和药物学专家。晋葛洪、南天师道代表人物陶弘景都有大量的医学著作, 对古代医学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特别是隋唐之际的著名道士孙思邈,对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 著有《备急千金方》30 卷,《千金翼方》30 卷合称《千金方》,共收集八百多种药物,5300 多个处方。 他首创复方,提出一方治多病或多方治一病的方法;主张独立设科,重视妇科和儿科,孙思邈对今天的 医学和医学院的学生仍有影响。道教的外丹术促进了中国古代药物学发展。炼丹方法和中医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古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国药物学的内容。两汉前的医学文献 中,基本上无化学药剂,也不使用膏药。道教徒把药分成上、中、下三品,认为上品药服之可以使人长生不死,中品药可以养生延年,下品 药只能治病。这是对药物学的一种分类方法。南朝陶弘景著的《本草集注》中对药物作了更详细的分类, 按药物的性能和治疗功效分八十多类。
在中国文化中道教居隐性地位,但它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长期发展熔融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 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所以,中国古代 科技虽然在主流的儒家文化社会不被重视,但却能够获得巨大发展的原因。

三、道教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
中国是一个多文化国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净乐宫道教建筑装饰图案, 也是多文化的, 这些建筑上的装饰符号积淀了武当山古建筑群特有的物质和精神。 道观等建
筑艺术的装饰图案, 实际上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美学, 在施与审美对象以全神贯注的注意力 的同时,文化和历史的多样性往往成为巨大的美学激奋和满足的来源。
在室外建筑上的体现。

3.1 在室外建筑上的体现。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千变万化,瑰丽多姿。它不仅为中国古建筑在美观上增加了不少 神韵,而且对建筑物的风格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净乐宫,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一 部分,其屋顶装饰可以使建筑的轮廓形象更加优美。正脊两端各饰一龙形大吻,张口 吞脊, 尾部上卷, 四条垂脊的檐角部位各饰有九个琉璃小兽, 增加了屋顶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正脊设宝珠,圆珠外缘以火焰做装饰,故名火珠,下面用盘龙作座托起火珠。它的形体 大大超过了正吻,而成了整个屋脊的装饰中心,把屋面当作露天舞台。垂脊装饰重点为仙人 走兽和垂兽。由于神化动物的装饰,使净乐宫成为一座仙阁神宫。戗脊又叫金刚戗脊 俗称岔脊,是歇山屋面上与垂脊相交的脊。戗兽是建筑戗脊上的兽件,用于歇山顶和重 檐建筑上。戗兽是兽头形状,其作用和垂兽相同,也有严格的等级制限制。歇山屋顶的装饰 重点在戗脊上,有两个兽头,一个垂脊兽,一个戗脊兽。瓦当又称勾头,起固定、美化 屋面轮廓和蔽护屋檐免遭雨水侵蚀的作用。 从中国建筑史的角度看, 中国古代门窗的文化内涵是由门窗纹饰与图案表现的, 门窗以 其各种形象、花纹、色彩增强了建筑物立面的艺术效果。门窗是建筑整体形态的一个组成部 分,它们之间不仅仅是和谐,还有着有机的关系。门窗的装饰图案与建筑物是巧妙的结合, 完美的搭配,形成一种和谐之美,创造出门窗与建筑的更好的契合。比如净乐宫建筑门的图 案装饰是明代装饰手法, 格心、 绦环板、 裙板, 框架的线条装饰以不醒目为原则, 不饰雕工, 而仅以窝角、其线等简单工艺制作。绦环板与裙板装饰手法类同,一般不允许透光,只用浮 雕工艺来完成。绦环板与裙板偶尔也用透雕方式,但大多数裙板还是采用全素形式。因为格 心处在门的中心位置,理应为装饰重点,而裙板处于下部,便以简便风格为主。这种筑门的 图案装饰反映出道教崇尚自然的教义,把道观修建于山林之中,体现了道家的宗教哲学 思想。
3.2在室内建筑上的体现。

建筑利用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组合体体系, 按照构架组合形式及其各部构件的形状进行装饰, 以表现出强烈的质感和木材质饰面的特殊效果,实现了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建筑室内 装饰的细部处理,几乎运用了一切静观艺术形式,并融合了中西方的装饰艺术手法,形成了 独特的艺术风格。道观室内装修的重点在梁柱、天花、墙壁和道龛。除此之外,还附加了大量的陈设来渲染道观的宗教气氛。 梁架结构。 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 它们的柱、 梁、 柿、 檩、 椽等主要构件几乎都是露明的,这些木构件在用原木制造的过程中,大都进行了美的加工。
参考文献
1】贺彦凤张德才 中国宗教文化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2卷第220093 石永松 道教文化在净乐宫建筑装饰图案中的体现 建筑设计管理 2009 年第9 26 2 卷总第151 3】潘伟 朴永吉 关于道观园林的研究 现代园林论坛

5】詹石窗。关于道教思想史的若干思考[J].哲学动态,200902)。
6】黄永锋,王艺。道教思想学术研究的新成果——《道教科学思想发凡》评介[J].世界宗教研究,2 00 504)。
7】白盾。中国根柢何以全在道教——论鲁迅对道教、道家思想的批判[J].社会科学辑刊,1983 05)。


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及建筑文化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