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发布时间:2019-03-28 15:48:59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用不着思考,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一个人要成就学业、事业,要拥有美好人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那些优秀学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俗语说,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亟待在大学生中加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习惯的涵义及其特性

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通过外在的行动而表现的内在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的思想和意识。换句话说,习惯是主体内心下意识活动的结果,是既不需要外部监督,也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和意志努力而自然流露出来的经常性行为。

习惯具有下列特性:一是稳定性。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引导和控制一个人,就会附着在身体上而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不易改变,甚至一旦中断,就会产生别扭、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强化才能形成,培养一种好习惯和矫正一种坏习惯同样都要付出巨大努力。习惯一旦形成后,一般很难改变,并在长时期内发挥作用,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二是情境性。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由于反复练习而在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它是一种需要,具有自动化的作用,不需要别人监督和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

三是双重性。即习惯有好坏之分,它对主体的作用也有双重性,好习惯有利于个体和社会,坏习惯不利于个体和社会。

二、当代大学生在校现状分析

(一)生活习惯令人担忧

1、日常饮食欠科学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睡得晚,起的迟,来不及吃早饭便去上课.在课间饿的时候随便买些饼干、方便面之类的零食充饥;有的大学生索性取消早饭,养成常年不吃早饭的习惯;还有的男生酗酒、暴饮暴食,这些都违反了饮食规律。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期,如此应付“吃饭”问题,实在令人担忧。

2、作息时间无规律

很多同学不严格要求自己,作息时间无规律,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一些宿舍看电影、开卧谈会到深夜,第二天上午逃课睡觉。长此以往,势必引起恶性循环,学业和健康均得不到保障。

3、自我关爱意识差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增添活力。但是由于网络游戏等的兴起,参与文体活动学生总数明显下降。学生的体能素质不断下降、肥胖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多、近视眼发病率居高不下、多数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抗挫折能力差,这些与缺乏体育锻炼不无关系。有些同学不仅不注意自身卫生习惯,还经常在宿舍抽烟,使得其余同学被迫抽二手烟,影响了大家的身心健康。

4、娱乐休闲无节制

适当的休闲娱乐可以给大学生的生活增添生活情趣,缓解压力。但是部分学生经常光顾网吧、KTv、录像室、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无节制地沉迷其中。

(二)学习习惯不科学

l、平时逃课,临考突击

走进大学校园,学生学习不再有老师和家长的叮咛和嘱咐,几乎完全靠自己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缺少了监督的学生好像逃出笼的老虎,逃课、上课睡觉、谈恋爱、泡酒吧等等,各种不良嗜好随之而来。结果临考了才想起好多知识没有复习,不知道,才想起课本.演绎出一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闹剧。

2、少做笔记,读书较少

平时的课堂,老师要求不是很严格,学生做笔记较少,课后及时复习的时间也不多。往往造成想了解相关知识时,却不知从何人手。另外,随着课余时间的增多,学生反而不知道如何利用时间了.特别是用在读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更有甚者一年度不了一部有价值的书籍,造成知识的匮乏。

(三)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1、私心较重,不与人分享

现在校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在家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习惯,也带动了大学里,在面对一个宿舍三人或四人的生活空间总是感觉不自在.而且自已’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很多东西也不愿与人分享。如让人快乐的事情、少见的物品、零食等等也不与人分享:在争取荣誉或其他事情上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显得不够大度和平易近人。

2、性格孤僻,难于融入

种种原因,大学校园里存在一个特殊的群体— — “抑郁者”。这部分人因为缺乏自信、家庭原因、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或其他阴影给其性格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其很难融入其他同学中间。

三、良好习惯的培养与养成

(一)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l、科学饮食,爱惜身体

要保证合理的营养供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能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天长日久。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动力定型,这对促进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讲究卫生,磨练意志

沽身自好,自尊、自强、自立和自爱,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这关系着自己将来的工作和事业;改正吸烟、酗酒、沉溺于电子游戏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增强毅力为将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做铺垫。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l、耐心发动,逐渐加速,循序渐进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步就要说到做到,先对自己计划要做的一两件事情不打折扣的完成,下决心要改进的方面就力争付出行动.然后逐渐对更多的事情做到有始有终。

2、控制时空.约束自己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人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都安排满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不让一日虚度,不让一时空耗。空间上,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歌厅、舞厅、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等游乐场所,无论自己多么好奇。无论别人怎么引诱。也不要去。

3、及时调整,自由放飞

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在此基础上.坚持和巩固,并持之以恒。

(三)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

1、“从我做起”— — 主动大胆地参与社交活动

人际交往是交往双方积极主动的过程,一方主动而另一方被动势必造成交往难以正常进行。主动大胆地与人交往有利于消除胆小、害羞所带来的交往障碍,因为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往,能够锻炼自己的胆量。只有大胆地尝试,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慢慢地才不会害怕见陌生人,那种害羞的心理也会随之而慢慢被消除。

2、“修己而不责人”— — 优化自己的性格,宽以待人

性格内向孤僻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大障碍.要克服和消除它。除了正确地认识自己外,优化自己的性格是关键。大学生要通过多参加交往活动.在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地逐步培养自己开朗活泼的性格。不轻视别人,做到与人平等相处。在注重修身立己的同时,还要“宽以待人”。人各有别,人各有志,世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与人之问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不能过分苛求别人,责怪别人,要学会容忍,宽以待人。当然.宽以待人也是有原则的.并不是等于无原则地迁就别人。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诚相待,热情待人

与人交往,必须要以诚相待。热情待人。如果能做到以真诚去对待他人,他人亦必定会以真诚回报你,即“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人之相交贵在知心。要做到知心,那就必须要求交往双方都能以真心诚意的交友态度来结交对方。不能以怀疑的眼光来看待对方.“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假如交往双方相互怀疑,不但彼此交往困难,而且还会导致彼此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冲突。

四、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

古语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就说明了习惯的重要性。在一定意义上讲,素质就是习惯,“高”素质就是拥有良好习惯,“低”素质就是拥有不良习惯。从这个含义上讲,素质教育也可称为习惯教育。这就把素质定位在“良好习惯的养成”,即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礼貌习惯、学习习惯,甚至言谈举止习惯、待人处事习惯等等,总之,做人的一切良好习惯。从个体情况来说,良好习惯不仅可以节省人在脑力或体力上的消耗而提高功效,并且还能引导人积极学习和工作,严谨地对待生活,各方面不断进步,让人从中获益匪浅;而坏习惯却与之相反,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的进取精神,强化人的惰性,误导人生走向,使人碌碌无为,甚至走向堕落。从群体情况看,群体的习惯就是风气,我们常说的校风、学风、班风、社会风气等,实际上就是不同群体的习惯。在学校,我们会发现,同一寝室的学生,往往全体成员成绩都好,甚至全部考取研究生;而有的寝室则是相反的典型,全体成员成绩都很差。所以在学生工作中,既要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也要从群体的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