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暗恋”现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1-04-20 22:07:57

对中学生“暗恋”现象的研究

左张佳

中山市濠头中学 广东省中山市 528437

【摘要】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们或多或少由于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很大一部分由于害怕和自卑将这份失衡的情绪隐藏在心中,引发了暗恋,如果对这种现象不能加以注意,很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引起学生情感上的缺陷,我们应该在充分尊重他们的前提下认真处理好这种特殊现象,帮助他们摆脱青春期困惑。

关键词青春期; 暗恋

暗恋即指没有表白,并且通常是一种没有回报的爱,自己心甘情愿为他(她)付出。也等同于单相思。单方面的默默在心中的爱。

暗恋旳现象出现于广泛的年龄层,不论是儿童、青年、少年、中年还是老年,但当中以青少年出现情况较多,尤其是风华正茂的中学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尽快摆脱童年的一切,由于性的成熟,中学生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情感体验,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伴随着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性心理的逐渐觉醒,很多中学生开始觉得身心发展失去了平衡,感受着许多心理冲突和压力,他们对异性的关注也有强化的倾向,一方面呈现为友谊的价值得到非常强烈的珍视,另一方面,朦朦胧胧的异性之间的好感也在形成,对于部分学业压力很大的学生来说,这很可能成为心理能量转移的一个方面,从而形成暗恋现象。

案例:小玉是某校高一的的寄宿学生,从小就跟随奶奶一起生活,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一年难得见上一两次,考上高中以后就开始了寄宿生活,每周回奶奶家一次。在学校里,小玉是个不受欢迎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坐在教室的最后面,同学们很少与她交流,在宿舍里,与同寝室的同学之间矛盾很深,宿舍其他同学经常合着伙欺负她,说她不爱干净,不讲卫生,等等。小玉只能将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写在日记上,在小玉的日记里,有一个似乎一直关心一直在乎她的同学,他们从初中开始就是同学,通过小玉的日记,可以发现她对这个同学有着特殊的依赖,无论在何时何地碰见这个同学,都会让她很兴奋和激动,在日记中她经常写到,今天在哪碰见他,跟他打了招呼,很好奇他现在在做什么,满脑子都是他的身影等等..,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小玉对那个男生产生了暗恋的现象。

那么如何判断中学生是否进入了暗恋的状态呢?一般暗恋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举动或表现呢?

1.成绩大幅度下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

2.开始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上课时会照镜子,整理仪容等;

3.在异性面前常常表现失常,经常害羞、紧张、逃避集体活动;

4.沉默不语,在心仪的异性面前表现比较极端,要么特别活跃,要么就非常紧张;每一刻自己做的每一个动作,如果对方在可以看到的范围内,就会格外小心,无论做什么心思其实都在对方身上,观察他(她)有没有注意自己,在干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肢体语言,有什么信号。对方的眼神或是其他都能给自己带来压力,但更多的是放在心里小小的窃喜;

5.同学朋友谈及自己心仪的异性时,会很注意聆听,非常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好奇对方现在的情况,对方在做什么,对方有什么新消息。

当中学生出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解决呢?其实要想解决,必须要先了解清楚该生的生活背景,使她树立生活的信心,才能摆脱暗恋的苦恼,那么引起暗恋的现象有些什么因素呢?

1.青少年自身的因素。有学者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时代是最重要的,其重要性往往被估计得不够……我们把中学时代称作人生中一个发现的时代。发现了什么?因为求知欲的觉醒,发现了一个书的世界。因为性的觉醒,发现了一个异性的世界。因为自我意识的觉醒,发现了自我也发现了死亡。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成熟,情感也在成熟,同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异性之间的关系变得敏感,一方面渴望被异性注意,一方面又害怕被人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暗恋的现象便随之产生了。

2.家庭的因素。从本案案例可以发现,小玉是一个缺乏与父母亲人沟通的学生。在需要了解青春期心理的时候父母亲不能在身边正确的引导,家里隔代的奶奶自然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和小玉进行沟通,可以说小玉要独自面对青春期困惑,并且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恋爱更是个不该触及的事情,面对自己的情感问题,小玉选择了回避,自己默默的承受,单方面的相思,对那个熟知自己的异性朋友产生了依赖心理,对方的一句问候,一个眼神都被幻想成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弥补在家庭关系里缺失的那一部分。

3.学校的因素。众所周知,中学生在校的恋情一旦曝光,随之而来的是班主任的谈话,家长的责骂,很多中学生只能把这种朦胧的“爱恋”感觉埋藏在心底,也就是我们说的暗恋,说出来,怕对方不愿意,遭到对方的拒绝,同时也担心被家里和老师知道,所以,在学校绝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暗恋,那是青涩和苦闷的,学校沉重的课业负担,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青春期教育的匮乏,让学生们只能借此进行能量转移,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4.社会的因素。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络等媒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当孩子们无法从家长、老师那里了解到正确的青春期现象时,求知欲支配着他们从网络、色情读物、色情影碟中寻找答案。根据“青苹果中国青春期教育资讯网”的在线调查,60.8%的青少年通过媒体、广播、网络、书籍获得青春期知识;约16%的人通过朋友、同学之间的探讨加以了解;父母长辈灌输相关知识的只有4.5;还有15.2%的青少年则处于迷茫中。有的中学教师认为,中学生的“暗恋”是新闻媒体炒热的,前一时期的报纸,银屏充斥着港星艳史,影星秘闻以及追星族们的憨态窘相等内容,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无疑起着错误的舆论导向作用。

在了解了中学生暗恋现象的原因后,可以发现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们青涩的暗恋背后都具备几个共同的特征:

1.单纯性。我们发现处于暗恋的同学们,都抱着单纯的思想,想引起心仪对象的注意,对于本案的小玉,空虚、孤独是她最大的心理的问题,任何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都希望有变成白天鹅的一天,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别人的关怀,而她所熟悉的男同学正好迎合了她的需求,在小玉的幻想世界里,是个可以给她温暖和依靠的对象。

2.朦胧性。小玉对她的暗恋对象的感觉是朦胧的,一方面很好奇对方对自己的感觉,一方面又害怕知道,这种朦胧感容易导致一些少男少女把对某个异性的好感当成爱情,开始眉目传情,发展到写纸条、写信、促膝交谈、结伴游玩、暗中幽会,甚至更加亲密。其实,这种好感还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不仅是缘分,是宽容,是牺牲,是体谅,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广大的少男少女还没有能力承担这种男女相爱的责任和义务。说它朦胧,是因为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还没有懂得什么叫真正的爱。

3.矛盾性。处在暗恋状态的中学生内心都很困惑,一方面希望自己能一心一意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另一方面脑海中又总是浮现出他(她)的身影,希望借此转移学习的强大压力,在这种矛盾的同时,暗恋中的中学生很希望将自己心中的这份感觉告诉对方知道,又害怕对方知道后拒绝自己,丧失自尊,不跟同学,不跟老师,不跟自己的亲人交流,把这份感觉深深埋在心底,希望能随着时间的逝去,逐渐淡却。

在中学生的暗恋现象中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仰慕型,仰慕对方的才能、风度、成绩、外貌等,而难以摆脱的痴心梦想;另一种则是多情型,偶然间对方朝自己看一眼或露一笑,就以为有意于己。

出于暗恋中的人一般不向人吐露,他们常常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接触,兴趣变得索然,但学习和生活还能正常进行。严重者还会形成相思病,情绪失去控制,对前途悲观绝望,不想动弹,学习和生活都不能继续胜任,甚至还有消极厌世的情绪,形成反应性抑郁症。其实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有过暗恋的过程,但对于中学生的暗恋,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变得敏感而易受伤害,有暗恋情节的人大部分是内向性格的人,如同本案例当中的小玉,由于在家中缺乏与亲人的沟通和交流,在学校又不能和同学们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加之刚进入高一,产生了对环境的不适应,从而把那个男同学当作了自己的精神依托,缓解自己内心对新环境的恐惧感和孤独感。

暗恋现象通常发生于生理和心理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之间,是与环境因素引起的早熟性兴奋和性萌发有关的,为了防止他们走向自闭、抑郁、偏激、强烈的嫉妒道路,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提前预防。从小玉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她暗恋的根源在于欠缺亲情的寄托,孤独、空虚、无聊,因此父母的体贴关心是至关重要的。从青春期开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便发生了变化,子女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却增加了反抗性情绪,这种情况一般在初高中年级达到极致,他们仍希望父母将他们做为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反对过多的干涉,更希望能与父母站在同等的位置上探讨和决定某些问题.家庭文化生活对中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他们来说,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尊心,二是自信心,而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在家庭中是很具体的过程,对子女的教养活动需要父母均衡参与,父母与儿女的交叉交往,也是儿女走向社会后与异性交往重要的前期经验,家长必须正确认识儿女青春期发展需要,尊重并爱护子女,将他们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放在与智力训练同等主要的位置上。

2.理性认知。一旦青少年出现这种情感危机,要让他们用理性认识这种情感的危害性,用“理智”的我来提醒、暗示和战胜感性的“我”。首先,让其明白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如果把过多的经历放在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势必分散学习精力,影响学习成绩,其次,青少年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往往是羞羞答答的,这种本能的羞怯感是他们都希望保密,作为引导者也必须理性认识这种青春期困惑,对于出现这种问题的学生绝不能急于求成,强加干涉,要多启发,多引导,让他们深入体会,自己领悟,才能真正摆脱心理困惑。

3.情感转移。适当的创设情感转移的环境,使他们在人际交往、文化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获得发展。像小玉这种学生,应该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力量,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增进她与同龄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倾吐烦恼,让她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积极的看待自我,不再沉迷于暗恋的情感状态,将这份情感转移到意义的娱乐活动当中去,陶冶情操,寻找抚慰心灵的方法和途径。

4.引发宣泄。很多暗恋的中学生由于内心情感得不到满足,从而走向极端的道路,嫉妒、消极、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产生很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中学时代,正处在独立生活的前夜,人生的旅程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作为引导者我们除了要做好倾听者的角色外,还要能很好的引发他们心中的情感,将其宣泄出来。中学生的暗恋往往是因为对方身上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产生倾慕之情,缺少全面的了解,我们要鼓励其多方面了解对方的优点和不足,不要过分夸大优点,缩小缺点。在他们有强烈喜爱念头的时候,可以鼓励其直接对对方说出自己的崇拜之情,或者间接接触,表示不愿意影响他,双方在学习上共同进步。引导他们 正确面对他人的评论,勇于接受,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近年来我国各地自发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客服各种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们,他们所经历的心理冲突、矛盾和困扰,比起其他年龄阶段来说,是比较特殊的,其体验也是比较强烈的,尤其是由身体发育和性心理成熟带来的烦恼和不适应。这些处于自我探索过程中的青少年迫切希望在尊重他们日益增长的独立性的前提下,给予他们人生之旅以真诚的指导和帮助。因此,从更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才是重中之重,防患于未然的首选之路。

参考文献

[1].毓凯 我问心理学: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9

[2].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徐慧珠 走出沼泽地——学生心理个案分析[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4].叶澜 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5].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对中学生“暗恋”现象的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