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税制的看法

发布时间:2011-10-14 19:48:16

也许不少人对分税制比较陌生,什么是分税制?呵我们有什么关系?其实我们今天每一个人都在分享分税制的红利:中国的财政收入从分税制实施前的5 千多亿元迅速窜升为目前的近2 万亿元,使中央财政贫弱的局面得以改观,进而使中央得以做许多多年想做而无法做的大事,比如加强了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增加科技与教育经费,加强了基本建设力度,以及实现了军队不经商等等。地方财政同样不断提高。

今天我们回放此项改革的决策背景和过程,是因为于10年此项改革设计、实施的情形相比,今天中国深化改革与体制完善的国内外背景更加复杂,改革和发展的难度更大。当我们谋划今后的发展大局,寻找深化改革的新的突破口,着手完善已初见轮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汲取过去一些重大改革所取得的经验,是大有裨益的。

实施前夕:悬崖边上的中央财政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中央财政陷入了严重危机,由于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中央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弱中央的状态。中央财力的薄弱,使那些需要国家财政投入的国防、基础研究和各方面必需的建设资金严重匮乏。

正是这场财政危机,让党中央、国务院痛下决心,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分税制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序幕。

囊中羞涩的财政部长

每年一度的全国财政会议,就像家庭理财一样。收支是否平衡?花费是否超出全年的收入?下一年度怎样安排支出等等。财政会议就是一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参加的对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判断和做出下一年度财政预算的会议。

1991年的全国财政会议,给一位刚到财政部工作的人士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时的财长是王丙乾。这位工作人员说,每年财政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做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当时中央财政十分困难,第二年的预算无论如何都安排不了,有一个大的窟窿,因为前一年税收只有2970多亿元,很多地方非常困难,又赶上贵州遭遇大灾,中央没有钱给地方。王丙乾出于无奈,要各省作贡献,从1000万到1 亿元不等。

财政会变成了募捐会。一些财政厅厅长却对王丙乾说:“跟我要钱,我可没有!一些富裕省份的财政厅厅长与财政部长当面反目很多年过去了,我还在为王部长难过,那时做财长非常可怜。一位财政部干部回忆说。

反目有没有道理?有!比如广东,依据与中央签订的财政大包干契约,每年只向中央财政上交22.74 亿元,递增9%,再要钱就超出合同范围。但是,让财长下不来台的是,原以为由于中央给了广东很多优惠政策,就连关税都留给了广东,中央财政遇到困难,要点小钱会如此不给面子。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共发生过两次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借钱的事,每次总数大约都是二三十亿元。其实人们心里都清楚,名为,实为,就是要地方作贡献

财政会议还向地方税收指标,压不下去预算盘子就定不下来,中央财政下一年度就无米下锅。因此,财政会议上罗圈架打得不可开交,税务局长跟财政部,地方财政厅厅长也跟财政部长。税务局说:我们收不了这么多。财政部坚持不让步。当时,几乎所有省份对中央下达的税收指标提出异议,特别是富裕地区。

一年一度的全国财政会一开就是半个多月到20天,会上不是认真总结财税工作,变成人们为领任务,分税收指标而争执不下的会议。

1992年,刘仲藜接王丙乾任财政部长。在工作交接时,刘仲藜拿着手中的账册对王丙乾说:老兄,我真佩服你呀,这些年都是怎么过来的?他最懂前任部长的苦衷。

刘仲藜感慨地回忆:“那几年实在太困难了。他把国库的报表拿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鎔基,朱镕基只说了一句话:你这个财政部长真是囊中羞涩呀!

1992年,全国财政收入3500亿元,其中,中央收入1000亿元,地方收入2500亿元,中央财政支出2000亿元,赤字1000亿元,当年的赤字大部分向银行挂账。中央财政非常困难,刘仲藜向分管银行的朱镕基副总理借钱,朱镕基没有借答应。

中央财政难以为继

1993年上半年的一些指标发出警示,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十分紧张:

整个财政收入一季度比1992年同期下降2.2%,按可比口径也仅仅持平;工商税收14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12% ,去掉出口退税10% ,仅比上年同期增长1.4%.1993年一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5.1% ,上半年达到14% ,比1992GDP 增长12.8% 高出不少。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比例失衡,全国生产增长速度很高,而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十分紧张。

税收增幅小,开支却大幅增长。资金不到位的情况多方出现:粮食收购财政亏损性补贴资金不到位;重点建设资金不到位,很多重点建设卡着脖子,如铁路、港口、民航等。按照往年的进度,重点建设资金上半年至少要拨付全年的40% ,而1993上半年为19.5% ,差了将近一半;重点生产企业和重点出口企业缺乏流动资金。

与此同时,需要由中央财政收入中支出的硬支出,一分也不能少。在朱镕基宣布财政再困难也不能到银行透支之后,所以那一年,刘仲藜三次找朱镕基副总理,希望他批条子向银行借钱,自然没借来。当时已经到了不借钱工资发不出去的境地。

对中国税制的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