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汇总

发布时间:2011-04-22 10:16:38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汇总

班级 姓名 学号

1.文中的晋侯是_______,秦伯是________,郑怕是________。烛之武是_______的臣子,________________的臣子。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

3.与“行李之往来”的“行李”语言现象不同的是[    ]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B.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行为偏僻性乖张,张管世人诽谤

4.下列加粗的“之”字,意义、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臣壮也,犹不如人。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C.因人之力而敝,不仁。D.君将哀而生乎。

5.“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下列各句也是宾语前置句,在句法特点上与它相同的一项是[    ]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古之人莫余欺也  ③大王来何操  ④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⑤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A.②⑤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⑤

6.回答并翻译(从文中找出原句后翻译

①晋秦围郑的原因是什么?

翻译:

②烛之武不愿去退秦师的借口是什么?

翻译:

7.烛之武说服秦伯的话,从论述层次上看,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围郑,……君之薄也。|……君之所知也。|……唯君图之。

B.秦晋围郑,……敢以烦执事。|……君亦无所害。|……君之所知也。|……唯君图之。

C.秦晋围郑,……敢以烦知事。|……君之薄也。|……君亦无所害。|……唯君图之。

D.秦晋围郑,……君亦无所害。|将焉取之?|……唯君图之。

一、请选出用法意义相同的两项

1、以:( )( )①以乱易整 ②以其无礼于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说:( )(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②故为之说,经俟观人风者得焉 ③秦伯说,与郑人谋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⑤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

二、解释完全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

①敢以烦执事。 (胆敢)②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了)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过河;围墙) ⑤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⑥吾其还也。(还是)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⑧失其所与,不知。(结交;同“智”) ⑩何厌之有?(满足)⑨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礼物;主谓之间的助词,不译。)

三、问答题:1. 秦、晋围攻郑国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

2.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的?

3. 晋文公为什么又要撤退?(请用原文)

四、阅读下文,完成1-5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与“辞曰:……”的“辞”相同的是(

A  朝辞白帝彩云间 B  轻辞古之天子 C  不辞辛苦 D  停数日,辞去

2.下列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B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距关,毋内诸侯

3.下列句中与“是寡人之过也”中的“是”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觉今是而昨非 B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  是天下之大贼也D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秦军汜(fàn)  (yì)之狐  夜缒(Chuì)而出  B.越国以鄙(bǐ)   君之薄(bó)  (gōng)其乏困

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  秦伯说(yuè)  失其所与(yǔ) D.①若不阙(jué) ②使杞子、逢(páng)孙戍之

    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 

C.(供给)其乏困 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

    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

    4.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吴广以为然    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5.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以其无礼于晋  C.许之                   D.吾其还也

      吾祖死于是             扶苏以数谏故  高可二黍许               吾视其辙乱

6.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越国以鄙远   (           )    ②食肉者鄙(          )       ③蜀之鄙有二僧  (           )

    ①郑既知亡矣    (        )    ②广故数言欲亡  (          ③亡羊补牢      (           )

7.为下列每组句子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把答案的序号写在句中的括号里)

    (1)师:①古代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泛指军队。②老师。③效法,学习。

       A.(    )必退      B.三人行必有我师(    )       C.齐师(    )伐我        D.良师(    )益友

    (2)辞:①言辞。②告诉,致辞。③推辞、推托。④告别,离别。

       A.(    )曰:“臣之壮也……”  B.旦辞(    )爷娘去     C.义正辞(    )        D.义不容辞(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秦军(fàn)南  zhuì)而出 gōng)其乏困 不知(zhì)

B.若不què)秦 秦伯yuè) shě)郑 微夫(fú) 人之力

C.越国以远(bǐ) bǎn 守(xù) 杞(qǐ)子

D.失其所yù) 许君焦、xiā) 敝(bì)之 逢(páng)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且于楚也(特指从属二主) 以乱整,不武(替代) 亡郑以邻(增加)

B.郑知亡矣(既然) 因人之力而之(损害) 今急而求(对男子的尊称)

C.朝而夕设版焉(渡河) 曰(推辞) 失其所,不知(结交、亲附)

D.敢以烦执事(做这件事) 又欲其西封(扩张、延伸) 之(答应)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通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

A.秦伯(通“悦”,高兴) B.失其所与,不(通“智”,明智)

C其乏困(通“供”,供给) D.又欲其西封(通“私”,私自)

4.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以无礼于晋 B.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 C.既东封郑,又欲肆西封 D.吾还也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缒而出”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郑而有益于君 共其乏困 B.越国以 既东

C济而设版焉 封郑 D秦伯说,与郑人 若不

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以其无礼于晋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敢以烦执事

7.下列句子中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行李往来

A.夫晋,何厌有? 是寡人过也 B.厚,君薄也 唯君图

C.将焉取 公从 D.所知也 壮也,犹不如人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其无礼于晋 ②越国鄙远 ③焉用亡郑陪邻? ④敢烦执事

A.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B、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C.②③不同,①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急求子 ②夜缒 ③若亡郑利于 夕设版焉

A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10.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一项是(

例句:邻之厚,君之薄也A.若亡郑而有益于 B.是寡人之过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敢以烦执事

11.下列句子画线的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对楚国有二心 B夜缒而出,见秦伯 在晚上拉着绳子坠墙而出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有益于君:对您有利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请客的主人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节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国语》,相传为孔子所编。

B.《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节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左氏春秋传》,该历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编。

C《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节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历史著作《战国策》,相传为西汉人刘向所编。

D.《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节选自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郑亡,子亦有不 阙秦以晋,唯君图之 B夫人之力不及此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颔之

C.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未能远谋 D.若不 秦以利晋

二、(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1821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以烦执事。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分别指哪个国家?(4分)①越国以鄙 ②焉用亡郑以陪

15.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①焉用亡郑以邻( 舍郑以为东道主( 且君尝晋君赐矣( 以烦执事( 君图之(

16.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

 ①用亡郑以陪邻  ②将取之  ③既东郑  ④又欲肆其西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7.下列文言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削弱了。

B夫晋,何厌之有?——晋国,能有什么可厌烦的呢?

C.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D.将焉取之——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9.烛之武成功地说退了秦师,他的这一番说辞可以分几层?请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4分)

(二)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0.选出加点字解释不当的一项( )(2分)

A夫人之力 微: 无,没有 B人之力而敝之 因:于是

C.失其所,不知 与:结交、亲附 D.以乱 易:改变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还也 B.以无礼于晋 C.又欲肆西封 D.共乏困

22.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指代内容(5分)①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③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④子犯请击之( )⑤亦去之(

2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汇总答案

1.晋文公,秦穆公,郑文公,郑文公,子犯,晋文公

2DA.共供  B.画划  C.说悦)

3D(行李:使者。可怜:可爱。更衣:去厕所。交通:互相连通。古今词义不同)

4A.(助词,其他三项为代词)

5C.(以“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6.①因为郑国以前对晋文公没有礼节,并且心向楚国。

②我年轻力壮的时候,还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无能为力了啊!

7C  8C

一、1.③和⑤相同 2.③和④相同

二、⑤、⑥、⑦、⑧、⑩(①为“冒昧”;②增加……的实力;③给予;④筑墙用的夹板,是工具;⑨使者)

三、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烛之武首先是站在秦国的角度,分析灭郑对秦的害处和存郑对秦国的好处,二是列数晋国历史上对秦国的失信。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五、1C 2A 3C 4.郑伯勇于自责,诚心求贤以及郑国面临存亡危机,烛之武有爱国之心 5.从善如流,礼贤下士

一、基础检测

    1.A(缒:zhuì)    2.D(厌:满足)    3.B    4.D      5.B      

    6. 鄙:①以……为边邑

           ②庸俗浅陋

           ③边远的地方

      亡:①灭亡

           ②逃跑

           ③丢失,失去。

 7. (1) A B C D②    (2) A B C D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汇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