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发布时间:2018-04-23 01:27:28

www.ks5u.com

南宁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月考(一)

语文试题 2018.3

AAAAA 审题人: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中国茶史

郑培凯

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游牧民族地区,到唐代,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的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

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当时也做成饼,叶片大汁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去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很普及饮用茶了,包括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属于实用阶段。唐之后,茶饮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茶之流行,除了交通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唐代还要复杂。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当时的点茶手法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就会使表面的沫饽不匀。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为了达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劣,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

明代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和器物的雅洁再三致意,不因为明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单的品茗体系,就不欣赏器物、不对茶器物有追求了。另一方面,着重性灵世界,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修养的提升,期待有和谐之境界。

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茶碗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就成了基本使用青花杯,或者白瓷杯,紫砂壶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工夫茶的出现,导致小紫砂壶的流行,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点。但是随着清中期后民生的凋敝,整个的品茗雅趣开始走向没落,走了下坡路。尤其是1890年之后,基本上没有人有心思提及品茗雅事了。这之后,战乱频繁,革命事起,品茗之趣长期无人提及,结果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这也是历史失落太久的缘故。大多数中国百姓用大杯冲泡茶,倒是也符合质朴之道。

                                                                        (节选自《醒狮国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茶在上古时代的中国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古籍记载的战国时期四川一带已经有了饮用茶的习惯等可以说明蜀地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

B.三国魏晋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普遍饮茶,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以及行销到游牧民族等,茶在唐朝时期真正成为国人日常饮用之物。

C.宋代宫廷的点茶和斗茶是烹茶的方式,但因有着一定的系统和仪式而成为精神领域的享受,这说明整个宋代的茶书和茶人的世界在宫廷。

D.清代中期后,民生凋敝,整个品茗雅趣走向没落,基本没人提及品茗雅趣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很多中国人认为茶道是日本的国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茶饮上升到精神领域方面陆羽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创立了完整的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的方法,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

B.饮茶开始时是属于贵族专利,后来饮茶扩展到士大夫阶层,但饮用方式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没有唐代复杂精美的饮用法。

C.唐代茶的流行除了社会原因和交通外,还与禅教的兴盛有关。很多寺院推广喝茶来提神不寐,因禅宗的影响很大,最终就影响到民间。

D.现在大多数中国百姓都是用大杯冲泡茶叶,这很符合古代的质朴之道,但因历史原因,我们祖先创造的茶道已与中国文化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茶最初被认为是菜蔬等,所以饮茶的方式与后来大不相同,十分有生活气息,在三国魏晋时就是放在水里煮,再加香料和佐料。

B.唐代的制茶技术没有宋代复杂,到明代制茶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使明代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期。

C.明朝品茶的情趣既有品味茶叶香味,也有通过品茶带来的心灵修养的提升,当然在饮茶时还会像唐代一样赏茶具。

D.清代在品茶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如茶碗变得更加少,基本使用青花瓷、白瓷杯,紫砂壶成为主要泡茶工具,福建工夫茶出现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裱画徐

马犇

①淮城的装裱市场比较兴盛。淮城南门大街东边的一条巷子里,有个徐姓的裱画师。

②徐家的裱画史不短。他家祖上学裱画时,认识了淮城人边寿民,后也常给边氏裱画,与其交流,向其取经,渐渐地,他的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这几样,裱画徐全盘承继了。

③边寿民,工诗,善书画,与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尤善画芦雁,人称“边芦雁”。裱画徐的祖上当时就给裱画铺起名为“念芦斋”,以纪念徐家与边氏的友谊。

④常言道“三分书画七分裱”,不难看出,装裱之于书画作品的意义。徐家裱画有三规,不丢画,不作伪,按工艺收钱、不因作者高低调价。

⑤有些不太识货的人,巧得名画抑或祖上有旧藏,是最易受骗的群体。有一回,南门靠西的一户人家,带着画作,慕名而来。裱画徐仔细看了画,不动声色,又看了看来人,议好价钱,即送走来人。

⑥此画竟是徐渭的画,裱画徐亦善写意,尤以花卉见长。他能模仿个九分像,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差别。但裱画徐除了欣赏时间稍长一些,像裱普通的画作一样,平静地按工艺走。裱完后,他在卷轴旁不起眼的地方钤印,此印极小,表明是裱画徐裱的,以防日后起争议纠纷。在约定好的日子,画主交完钱取走了画。此事成了行业里的段子,用来形容裱画的人诚实。

⑦裱画有原裱和揭裱之分。原裱是裱初次待裱的画;揭裱是重裱已经裱过的画,揭裱最难,很少有人敢接这个活。但揭裱也给部分技艺高超却无良的人有了作伪的机会。一张宣纸可揭出几层,裱画人如存贪念,就会将老旧的名画揭成几幅,这些作品的色彩较原作淡很多,裱画人就上手补救,然后再做旧。一幅变多幅,倒卖给黑市。

⑧淮城藏家多,很多古画因年代久远,受潮被虫蛀在所难免,对于这些作品而言,每年的梅雨季节更是火上浇油。淮城几乎所有的揭裱都会送到念芦斋,光揭裱一项,经裱画徐手的,少说也有千幅,但他没弄坏过一幅画,也从未借机作伪。就是把顾恺之、展子虔的画送到念芦斋,画主也可安心回家,按日子去取。不会出意外。

⑨可惜的是,裱画徐后继无人,孩子们都已迁居国外。晚年,裱画徐独自生活,雇了个人做饭,他仍坚持对外裱画。他不想在有生之年放下祖传的手艺。

⑩本想平静地过完一生,哪知晚年并不平静。改革开放后,淮城有几个去南方下海的人,禁不起物质诱惑,垂涎于逐渐兴盛的书画市场,而且看中了倒卖赝品这行。他们第一时间想起家乡的裱画徐,他们知道徐老爹裱画、绘画的技艺都很高超。他们或者通过私密渠道搞来原作,请裱画徐借揭裱制假;或者直接报上画名,逼着裱画徐画。

⑪裱画徐不从,这些人就动粗,见裱画徐想寻死,这些人就留下狠话:“不老实做,我们迟早去海外找你孩子的麻烦。”

⑫与他们纠缠不起,裱画徐按照要求,完成了一批赝品。这些人拿着这批赝品再次南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他们骂裱画徐早年清高不做假,晚年糊涂,晚节不保。

⑬不久,裱画徐生了场大病去世了。不久,这几个倒卖赝品的人被抓获。淮城人惊叹不已。

⑭警察通过地方报纸透露了案情。原来,裱画徐临死前给公安局寄了封信,写明事情经过,并说他的仿作在画轴夹层里都盖了一长条印,“身不由己,赝品而已”,还附上了那几个人的肖像,是裱画徐凭印象用毛笔勾画的。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开篇通过交代淮城裱画市场的兴盛,小说的主人公裱画徐及徐家裱画的历史渊源来交代小说的写作背景。

B. 小说第⑦段自然段是补叙,补充介绍了一些裱画的专业知识,帮助读者对裱画徐裱画技术的认识。

C. 边寿民人称“边芦雁”,与郑板桥齐名。裱画徐常给他裱画,常与之交流,向其学习,慢慢地他就善裱能画工篆刻了。

D. 裱画徐装裱徐渭的画和给犯罪分子做赝品这两个情节从不同的方面充分展现了裱画徐的品格。

5.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裱画徐的形象特点。(5分)

6. 伏笔和照应使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有很强的可读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使用了哪些伏笔和照应?(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7年度热词,“怼”字当之无愧。这个几乎已入土为安的历史词汇,一夜之间就火了起来。《说文》曰:“怼,怨也。”语言学家说,“怼”字在清代之后的书面文献中就很鲜见了,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把“怼”归为历史词汇、文言词汇都不为过。如今,“怼”这个泛动作性文字,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排行榜,好像什么热门事件都能跟“怼”扯上关系。经过网络语境的熏陶,“怼”的意思已与最初大不相同。今天我们对“怼”的理解,可以是批评、斥责,在一些地区方言里,也有捅、捶、搡、挤兑、冲撞的意思。

(摘编自《澎湃新闻》)

材料二

“怼”是一个汉语字,拼音为duì,会意字,《说文》“心”部,从“对”声。“对”,相持也,意为互相对峙,底下加“心”,表示心里抵触,对抗。引申为怨恨,故而怼,怨也。

北方方言中表达“用手推撞”或者“用语言拒斥反驳”的意思并且读音为“duǐ”的字,应当为“”。“”字从手部,本意是“排、推”的动作,引申为“拒斥、反驳”的行为。东北方言中“咕”、“搡”即是该字用法的例证。大众媒体中使用“怼”来表达该含义和读音是一种错误。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怼”,看似简单,却能解释当下许多冲突的状态。“心”的“相对”,那是一种情感的碰撞——“不爽了就要怼”,单个字直捣黄龙,情绪十分饱满。就字形来看,和“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蔺伟认为,值得注意的是,“怼”这个词所体现出的攻击性或较劲的意义在不同语境下会呈现不同的感情色彩。当双方处于严重的敌对立场时,“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甚至伴随肢体冲突。这种“怼”往往有非理性的成分。当双方立场并不构成严重对立甚至关系较好时,“怼”的攻击性较小,甚至很多时候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轻松、友爱互动,这就为其进入年轻人主导的网络交际系统提供了可能。

除了和与“怼”在一起产生的各种词组配搭成口头禅,多数年轻人的手机收藏夹里,都有几个经典的“怼人”表情包。“就喜欢你看不惯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看在你丑的份上,就当你是对的吧”,还有人用英文、日文来助阵。

社会学家认为,“怼”作为一个从方言中演变而来的流行语,有代替网络用语“撕”“掐”的趋势,“怼得好”比“骂得凶”更有话语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网评人“竺子”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语境中,向来有明哲保身的哲学。不少人的人生轨迹,都会经历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到“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演变。我们不否认,这种处世哲学与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若发展到极致,则未免显得平庸。

当“怼”作为一种维护正确价值观、明确底线、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出现在年轻人中时,不失为一种个性的张扬。自习室里,你想看书总有人嘻嘻哈哈;深夜的宿舍,你想睡觉偏有人开着音响打游戏……网民“柴尔德”觉得,遇到这样的事情,“该炸就要炸,该怼绝不怂”。

比起发个朋友圈抱怨一下,当下的部分年轻人更信奉“机智怼回去,潇洒怼一回”,认为这更有利于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知乎”网民“simple”说:“怼完几次,生活明显不一样了。思考怼和不怼的结果哪个能让你现在和以后更舒服,后果你能接受,承担得住,那就量力而行地怼吧。”

(摘编自《半月谈》)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怼”字情绪饱满,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的排行榜,所以大众媒体借用“怼”字表达了本该是“”的含义和读音。

B.“怼”字在现代汉语里鲜用“怨怼”之意,其作为流行语,有代替网络用语“撕”“掐”的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侧面反映。

C.《说文》对“怼”的解释为“心”部,从“对”声,可以看出该字具有形声字的特点;但《说文》又按会意字将之解释为“心里的相持和对峙”。

D. 网络语境中使用中国某些传统文字的时候,有时可以让一些历史词汇“起死回生”,甚至“一夜而火”。

8.下列句子中“怼”字的含义与我们今天对“怼”的意义理解不同的两项是( )( )(5分)

A.《战狼2》主角吴京说:“可能某些人自卑,被洋人欺负惯了,就觉得中国人不能强,我就是怼这个,我就怼。”

B.宫斗剧《甄嬛传》中,眉庄“怼斥”安陵容,被网民誉为“手撕白莲花虚假面具”之经典,用在当今职场、情场居然都十分妥帖。

C.窦娥含冤受死,临刑前怼天怼地,发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的指斥。

D.杭州一男子在车厢内随地吐痰,被一名阿姨批评教育。这名男子又故意把一口痰吐在地上,结果引起众人怒怼。

E.周杰伦的歌曲《兰亭序》中有“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这样一句歌词,该歌词在传唱时广受赞誉。

9.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现代语境下的“怼”有何特点。(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19分)

邵雍字尧夫。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

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曰:“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

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祐中赐谥康节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有删节)

【注】①芘:通,荫庇。②信宿:连宿两夜。③表襮:自我炫耀。④防畛:喻防人之心。畛,界限。

10、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B.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C.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D.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物理性命之学”系指有关“万物中的道理和性质以及人生性命的学说”。

B.“及执亲丧,哀毁尽礼”是说到了他的至亲去世的时候,他尽力守丧,哀伤过度导致身体毁伤。

C.“投劾”是指官员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这是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

D.“赠秘书省著作郎”是指追赠他秘书省著作郎的官职,“赐谥康节”是指皇上追赐给他官爵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邵雍少时志向远大,广泛阅读,刻苦磨砺,周游四方。后来拜北海的李之才为师,学习《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B.邵雍安贫乐道,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邵雍常到田间耕作,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C.邵雍宽厚仁义。门生故友因新法过于苛严准备弃官,征询邵雍意见,邵雍认为新法固然苛严,但能够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没有什么好处。

D.邵雍不重名利。嘉佑时,皇帝下诏求贤才,王拱辰把邵雍上荐应诏,前后两次推举他任职,结果他都坚决不受命,称病不赴任。

1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5分)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战国策·荆轲刺秦王》)(5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12分)

京城燕

迺贤

京城燕子,三月尽方至,甫立秋即去。有感而作。

三月京城寒悄悄,燕子初来怯清晓。

河堤柳弱冰未消,墙角杏花红萼小。

主家帘幕重重垂,衔芹却向檐间飞。

托巢未稳井桐坠,翩翩又向天南归。

君不见旧时王谢多楼阁,青琐无尘卷珠箔

海棠花外春雨晴,芙蓉叶上秋霜薄。

[注]①迺贤:元代文学家,曾流连京城十年,有从政的愿望却终无所遇,只能南归。②芹,指芹泥,即燕子筑巢用的草泥。③青琐:富贵人家雕镂成格的窗户。④珠箔:珠帘。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开头几句以春燕之“怯”、河柳之“弱”,花蕾之“小”等物象特征来表现春之寒意,细致入微。

B.主人家的帘幕重遮,燕子筑巢心切,只能找檐间避风处做窝,可是居留时日不多,又翩然南飞了。

C.诗中写王谢的富贵繁华,这与燕子暂居京城的处境形成反差,是为了表达了诗人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D.本诗以景作结,春景明媚清新,秋景凄冷清寒,两相对比中,透露出诗人对时光飞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15.下列诗句中,与“燕子初来怯清晓” 一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C.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D.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16.《乌衣巷》中也写到了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请比较《京城燕》与《乌衣巷》两首诗歌在手法和情感上的不同点。(6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入唐后沦为废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同志年轻时候就立誓为国家民族服务,《沁园春·长沙》中“ ”两句就是他评论时政,书写宏文华章的集中概括。

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心上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

3)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认为教育应在弟子有所思考 ,心中郁结时再去开导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8.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作的报告如黄钟大吕,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②中国例行到钓鱼岛巡航的战机遭到日本三架战机阻拦,在场面波诡云谲、险象环生的情况下,我军飞行员沉着应对。

③杨遵仪院士淡泊名利、乐观豁达、谦虚谨慎、待人友善,光风霁月,其高尚品质激励着一代学子在学海中奋进不止。

④这部新款苹果手机是外祖父送给她的生日礼物,简直成了她的掌上明珠,天天形影不离,有事没事摆弄着这件宝物。

⑤自从犯了错误以后,平时喜欢抛头露面的他觉得自惭形秽,指手画脚、侃侃而谈的身影不见了,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⑥都说学校食堂新来的这位大厨师手艺好,我却觉得名不副实,你尝尝他做的这道菜,吃起来味同嚼蜡,令人难以下咽。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1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讲规则。只有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竞争、公平竞争,才能使我们的市场经济真正“活”起来。

B. 王源参加的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青年论坛,是联合国规模、规格最高的青年参与的活动,每年夏季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

C. 在境外过年已逐渐成为新潮流,根据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已达615万。

D. 2016年我省东部城市人口增幅显著,滨海市位列增幅第二位,其中二孩及以上同比增幅143%,接近一孩增幅的三倍还多。

20.一位老年男子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 )(3分)

①昔年训诲亲承犹子鲤庭聆教范;此日音容顿渺儿曹马诫感遗书。

②北斗顿沉天光黯;美德犹存家景长。

③半子荷深恩,玉镜台前承色笑;一朝悲怛化,璇闺堂上失慈晖。

A.①挽伯父 ②挽岳父 ③挽父亲 B.①挽岳父 ②挽父亲 ③挽伯父

C.①挽父亲 ②挽伯父 ③挽岳父 D.①挽伯父 ②挽父亲 ③挽岳父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事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

鸡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说文解字》说它是“知时畜也”。“知时畜”指的是 ,所以我国一直有“雄鸡报晓”的说法。雄鸡报晓又称“金鸡报晓”,这是因为作为十二生肖的鸡, ,“酉”按阴阳五行属“金”,于是便产生了“金鸡”一说。任何动物的本能原本无所谓好坏,但自从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门下的两名门客装鸡扮狗,偷盗狐裘,骗开城门之后, 便成了人们对没什么大本事或偷偷摸摸做事的人的一种讥讽与轻蔑。

2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处两处问题。(4分)
       2017年特别火的一个词是网红,网红经济几乎成了财富入口,不管是王思聪和他的女友,还是红衣主教周鸿祎的自拍同框,都是在不断打造新网红,甚至董明珠大姐都开了自己的自媒体,想要在网红界占一席之地。虽说虾红了就是死,蟹红了就是亡,人红了肯定官司多,但是网红经济面前,无底线地聚焦眼球仍然是很多人的梦想。有关注就必然有热点,有热点就有机会,有机会就肯定能发财。

人红了官司不一定多。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中国体坛,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以鲜明的个性成为一个独特的且颇有争议的存在。赞赏者称他为“藏獒”,对他追求时尚流行、出语惊人、桀骜不驯的张扬个性推崇备至。他们认为正是这种个性使他在赛场上充满了血性和“舍我其谁“的霸气,才能在关键比赛中勇于搏杀,力挽狂澜,并取得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个人大满贯等骄人成绩。而质疑者则对其夺冠后脚踢广告牌、激情撕球衣等个性化行为加以否定,并认为正是由于他过于张扬的个性阻碍了他的成绩——他是中国乒乓球队近年来对外“作战”输球最多的队员,还留下了里约奥运会上与双料大满贯失之交臂的遗憾……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和他的个性有必然的联系吗?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人生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南宁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月考(一)语文试题答案

1.C 【解析】扩大范围。整个宋代的茶书和茶人的世界在宫廷错误,文中有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可以判断出随后的茶书、茶人的世界应该扩大到整个社会。

2.D  【解析】胡乱联系。我们祖先创造的茶道已与中国文化无关了错误,原文说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是因为战乱频繁革命事起、品茗之趣长期无人提及,造成一些人认为茶道就是日本的不是中国的错误观念。

3.B  【解析】延伸过度。明代制茶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错误,原文的意思是明代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主要因为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而不是因为制茶技术的发展。

4.C(向边寿民学习的是他的祖上,不是裱画徐本人。)

5.①裱画的技艺高超.一般工匠不敢做的揭裱,经他手的有千幅以上,他没弄坏过一幅。综合素养好,他善裱,能画,工篆刻。坚守诚信。人们的名画旧藏他不作伪。有计谋。被逼迫做的赝品他都留有标识,并向公安局举报。(每点1,答满4点给5,意思对即可)

6.①裱画徐继承了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等技艺,是后文犯罪分子找他做赝品的直接原因;徐家家规中的三规与他给人裱画的做法形成照应;③他装裱之后要钤印,在后文他被迫做的赝品中得到照应;前文写他能画,与他在给公安局的举报信里用毛笔勾画那几个人的肖像前后呼应。(每点2,答对任3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7C 【解析】《说文》只说“怼”“心”部,从“对”声。并没按会意字将之解释为心里的相持和对峙”。

8C E【解析】用的是本义“怼,怨也。

9(1)表达直接,而且情绪饱满。(2)双方立场敌对,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具有非理性特点。(3)当双方不敌对,的攻击性较小,甚至是轻松、友爱互动。(4)作为维护正确价值观、明确底线、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出现时,不失为一种个性的张扬。

10. A

11.D “赐谥康节是指追赐他谥号,而不是官爵称号。

12.D “坚决推辞不受命错,他坚决推辞后还是受命了,但不赴任。

13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非常的贫寒,所居住的房屋四面用蓬草做成的,不能挡风避雨。他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虽然总是很穷苦,什么也没有,但他很安然自得其乐的样子

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我自己的私仇,而伤害忠厚之人的心意,希望您再想想(考虑)别的办法吧!

【参考译文】

邵雍,字尧夫。年少的时期,也是自称有雄才大志的人,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他读书没有什么不读的,开始治学时,坚毅刻苦自励,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打扇子,夜里不上床就寝有好几年。在苦读中他叹息道:“ 过去的古人们,为求学尚好访友拜师的,而唯独我还没有周游四方。”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越过黄河、汾河、越过淮水、汉江。周游在齐、鲁、宋、郑等古国的遗址,游历了很长时间,然后幡然归来感叹地说道:“道已经在我这里了。”于是不再出行远游。

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非常的贫寒,所居住的房屋四面用蓬草做成的,不能挡风避雨。他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虽然总是很穷苦,什么也没有,但他很安然自得其乐的样子,周围的人不能理解。(人们不知道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就这样的安然生活的原因何在。)到了他主持双亲丧礼的时候,极尽礼仪,异常悲伤,以致伤了身体。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退居洛中,一向敬重邵雍的儒雅高深的学问,经常与他交往,为邵雍置办了田宅。从此,邵雍依据时节耕种收获,收成仅能满足生活之需。他为自己的宅院起名叫“安乐窝”,于是自己起个道号叫“安乐先生”。邵雍时常早上就焚香安适地坐着(思考问题),到吃晚饭时总要喝三四瓯酒,微醉就不再喝了,常常不至于大醉,兴起的时候就自己吟咏作诗。春秋农闲时节,常出入城乡游历、风雨天常不出门,出门就乘坐小车,一个人驾行,随意所行。士大夫家听到他那独特熟悉的车音,争相迎候,儿童仆役都欢呼相告“我家先生来到了。”不再直呼他的姓名。有时候留下连住两三天才离开。有好事者仿照邵雍的住所另外为他建造了一个房子,等候他的到来,名字叫“行窝”。

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邵雍。他们二人的纯正品行成为四周乡里所仰慕学习楷模。父亲训斥儿子,哥哥教育弟弟都会说:“不要做不好的事,恐怕司马端明、邵先生知道。”有读书的士子取道洛阳,有不去官府,但必到邵雍处拜望的。邵雍德行气质纯粹敦厚,看上去就知道他很贤良,但邵雍自己没有架子,和大家在一起安闲和乐谈笑风生,没有区别于他人。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待人不分贵贱,不论年纪大小,一样诚恳地接待。所以,贤良的人喜欢他的德行,不贤良的人也佩服他的感化力。一时间洛阳人才特别盛行,忠厚之风传遍天下。

熙宁时颁行新法,官吏认为新法紧迫难以推行,有的就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离去。邵雍居住在州县的门生旧友纷纷致信询问邵雍,邵雍说:“这是有才德的人应当尽力的时候,新法固然苛严,能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上书求去有什么用呢?”

嘉祐时,皇帝下诏访求隐逸贤才,西京留守王拱辰把邵雍上荐应诏,任命他为将作监主簿,后来朝廷又让推举杰出才能的人,补任颍州团练推官,都坚决推辞之后才接受任命,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熙宁十年,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他秘书省著作郎。元祐时又赐予他谥号康节。

14C是为了表达诗人对富贵生活的向往有误,两相对比是侧重表现京城燕处境的凄凉。

15B,与题干中的诗句都是拟人。

16.评分要点:每首诗3个评分点,手法1分,分析诗句1分,情感1分。

《京城燕》借物喻人,借写京城燕在檐间辛勤筑巢,托巢未稳又匆匆南归的形象,表达作者京城求官,想施展一番抱负却终无所成的辛酸无奈。

《乌衣巷》运用对比(寓情于景,怀古抒怀),过去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屋檐之上的燕子,如今却是栖息在普通百姓的屋檐之上,以燕子作为见证,表达了对繁华不再、昔盛今衰的慨叹。

17、(1)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18.D①“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使用正确。②“波诡云谲指千姿万态,不可捉摸,形容事物变幻莫测。不能用来形容场面③“光风霁月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使用正确。④“掌上明珠比喻接受父母疼爱的儿女,特指女儿。⑤“自惭形秽指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使用正确。⑥“味同嚼蜡指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对象不当。)

19.AB搭配不当,应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C句式杂糅,根据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数据”“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数据显示选其一。D不合逻辑,要么接近一孩增幅的三倍,要么一孩增幅的三倍还多。)

20D

21公鸡(雄鸡)在黎明打鸣(早上啼叫)的生物特性(动物本能) 按天干地支对应的是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写出一处给2分)

22、②有关注不一定有热点 ③有机会不一定能发财

23、解析:材料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每一种均可单独立意。要求在文中必须做出判断,亮明观点,并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写作时应着眼于论证个性成就取得的意义 、价值或影响。参考立意:鲜明的个性能促使人取得更大的成就;过于个性化会成为人生成就的阻碍;要有个性,但应适度。(如有其他立意,只要与材料切合,亦可。)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