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九五班)黄高预录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发布时间:2019-05-06 04:11:02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咀/慢咽    /风破浪   /流水   /风餐宿

B/无虚发    /机而动   /杀鸡   /终成眷

C.狭/于言表    /陌交通   /低声   /害忠良

D.罢/相形见    /介之士   /上走丸   /罗绸缎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 表率 一揽子 凭心而论 如堕五里雾中

  B 废解 打水漂 以偏概全 坐收渔人之利

  C 晦涩 吊胃口 兼容并包 毕其功于一役

  D 申辩 紧箍咒 扬长而去 有志者事竞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斜阳西坠,倦鸦归林,悠闲淡远的意境往往会将人们带入永恒的        中。

  ②2014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        了千千万万中老年人对时光飞逝的感叹,引起了他们强烈的感情共鸣。

  ③黑斑羚从心理上去战胜强大的狮子,人与人之间的许多较量又        不是从心理上去战胜对手呢?

  A.宁静  触动  何曾    B.寂静  触动  何尝 C.寂静  触发  何曾    D.宁静  触发  何尝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双十一全天,支付宝达成的交易笔数为1.7亿笔。这一奇迹的创造让马云似乎有些忘乎所以。他表示,自己不关心数字,而是希望借助市场力量将房价打压下去。

   B.最近法院审结的“6·26”伪卡金融诈骗案,罪犯诈骗所得资金之巨,受骗人群范围之广,案件影响之大,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C.AC米兰同拉齐奥的比赛中,卡卡在第54分钟,用一记美妙的弧线球直挂拉齐奥队球门左上死角,打破了场上僵局。看台上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D.“和郭导pk身高吧,比郭导短的童鞋们可以半价观看《小时代》哦!上海一家电影院推出的这一活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电影宣传人员称郭敬明大度地表示不以为然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由辛亥志士后裔、民间爱心人士联合捐资兴建的“辛亥首义百年纪念墙”,包括纪念广场、英雄名录、首义第一枪、祭扫花台、辛亥志士衣冠冢等组成。

B.随着局势的恶化,反政府武装团体和叙利亚政府军双方都实施了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因为导致伤亡人数不断增加。

C.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如果驾驶人注意力集中,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行经交叉路口时减速慢行,那么,“抢黄灯”和追尾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D.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由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些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碑碣、遗址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6.下列各句使用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希望探索出一种‘全透明模式’,让捐款人知道自己的钱怎么用的?帮助了谁?每一笔钱都清清楚楚、有据可查。”马宁宇说。

B.演到哪里、观众追到哪里的话剧《立秋》,应观众要求反复播出的电视剧《亮剑》,清新明快、广为传唱的歌曲“我和你”……这些文艺作品先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奖。

C.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我国俨然已成“吊瓶大国”。

D.专家认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两个目标:即总体战略目标和为实现总体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而制定的到2020年要实现的目标,目标清晰,催人奋进。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庐山三叠泉下的水潭清澈见底,最深的地方也只有齐腰深。……                   

                         

似烟似雾,晶莹缥缈   溅起朵朵美丽而洁白的水花

那山崖上许多凸起的石头把泉水分成许多小瀑布 呈现出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的壮景

而急剧飞奔的泉水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  微风时时吹来,飘起一些细细的水珠

A③⑤②⑥①④    B⑤②③①④⑥     C③①⑤④⑥②    D⑤②④③⑥①

8.在下面横线上续写恰当的语句,组成一段语意贯通、前后句式一致的文字。(4分)

楚大夫沉吟泽畔,在仰问苍天中选择了一份孤独,高吟“举世混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他们选择了孤独,纵然不被世人理解,终不随其波逐其流。孤独,丰富了人生的内涵,提升了人生的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冠,博通经史。嘉祜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驱使复入。轼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删改)

【注】①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冠,博通经史。  比:等到  B.轼武卫营,呼卒长 诣:下令

C.轼于其上,过家不入 庐:建房 D.大兵大,汉、唐灭亡之兆 狱:刑罚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轼“才学高”的一组是(  )(3分))

①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②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③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④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

⑤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 ⑥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听完母亲讲的故事,就能复述出大意来,很小就表现出了才能。

B.苏轼写信给欧阳修,欧阳修看到信后,说他自己应该避开,从而让苏轼出人头地,表达了对苏轼的赞美。

C.苏轼路过金陵,拜见王安石,劝说王安石要敢于进谏,来报答皇上对他不一般的待遇,很让王安石生气。

D.苏轼的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3分)

                                         

(2)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3分)

                                         

(3)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3 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  _           。  (陆游《游山西村》)

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5)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7)地势坤,___ _ _____ (《易经大象》)

(8)穷则独善其身,__ __ _____ (《孟子》)

9____ __,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10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5 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回答问题。(8分)

仙     鹿虔扆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1 作者是如何使用拟人手法抒发亡国之恨的?(3分)

2 本文是如何使用衬托手法的?使用这种手法的目的是什么?(5分)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2019-2020年九年级(九五班)黄高预录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16.文章开篇首段写到看过的一幅照片以及自己的感受有什么作用?(4分)

17.1)谈谈你对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的理解。(2分)

   2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3分)

18.标题叫做故乡的沉沦,联系全文来看,沉沦有着几重含义?(3分)

19.文中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结合本文,并联系实际或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3分)

2014年黄冈预录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4A(忘乎所以:因过度兴奋或骄傲而忘记一切。B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句中感情色彩不对,可将令人叹为观止改为令人震惊等。C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D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此处应为不以为意。)

5C(A“包括……等组成”为句式杂糅。B关联词“因为”不当。D项“由于”,“致使”句主语残缺。)

6.C(A项,无疑而问,将问号改为逗号; B项,歌曲名应用书名号,应为《我和你》;D项,将第二个逗号改为句号,冒号一管到底,而“目标清晰,催人奋进”,不属于两个目标的内容。)

9B(诣:到,去。)

10A(③⑥均是从侧面表现苏轼的才学,②是直接表现,①是说苏轼的品行的,⑤是王安石的话,④是苏轼守城的决心。)

11C(王安石没有生气,他们二人谈得融洽。)

12(1)太守尚且不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犹”1分,“吾侪”1分,句意1分)

(2)如今西边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见停战,东南地区发生多起刑狱事件。(“用兵”1分,“数”1分,句意1分)

(3)皇帝用来对待您的是非同寻常的礼数,您用来对待皇上的,难道可以用寻常礼数吗?(“所以”“常”各1分,句意1分)

13、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

【翻译】王羲之弃官之后,与居住在京城建康东面各郡的人士尽情游赏山水,以射鸟钓鱼为乐。又与道士许迈一起采用服食养生之法,不惜跋涉千里去收集矿石类药物。同时遍游东南面各郡,登尽名山,泛舟沧海,感叹说:“我最终会因快乐而死去。”

【参考译文】

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历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轼都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发出长长的叹息。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应允吗?程氏说:你都能做范滂,我反而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了么?等到二十岁的时候(行冠礼的年龄),苏轼对经典和史籍都很精通了。嘉佑二年,到礼部考试。凭借对《春秋》的阐释居第一。后来苏轼写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曰:“我应当避开,好让此人出人头地。”

(后来,)苏轼做徐州知州。洪水在曹村决堤,在梁山伯上泛滥,,城墙就要倒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民心就会动摇,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迫使富民们再次回到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叫出说:“河水将要毁坏城墙,事情很紧迫,即使是禁军也暂且为我(守住徐州)尽点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雨日夜不停的下,苏轼住在城墙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最终保全了徐州。

苏轼路过金陵(今南京),拜见王安石,说:“大兴战争和刑罚,是汉、唐两朝灭亡的征兆。祖宗先帝用仁厚治理天下,正打算改革这些事。如今西边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见停战,东南地区发生多起刑狱事件,您就不说一句话来解决这种局面吗”王安石曰:“这两件事都是吕惠卿引起的,我不在朝为官,怎么敢去进言?”苏轼说:“在朝做官就进言,不在朝做官就不进言,这是侍奉皇帝的一般礼节。皇帝用来对待您的是非同寻常的礼数,您用来对待皇上的,难道可以是寻常的礼数吗?”王安石大声说:“我一定会向皇上进言。”又说:“今天这些话从我的最里说出来,从你的耳朵听进去(意思是不要外传,保密)。”又说:“做人必须知道,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杀死的一个无罪的人,即使能得到天下也不去做,这才是可以的。”苏轼开玩笑说:“现在当官的人,都为了争取减少半年的磨勘(相当于磨合、试用期)时间,就算杀人也敢了。”王安石笑笑没有回答。

宋仁宗刚开始读苏轼、苏辙的策论,回到后宫中高兴地说:“我今天为子孙后代找到了两个好宰相。”宋神宗尤其喜欢苏轼的文章,在后宫读苏轼的文章,太监送来膳食也忘了吃,称赞苏轼是天下奇才。但是一直到去世,苏轼也没有得到重用。

14 (1) 到乡翻似烂柯人(2) 不宜妄自菲薄(3) 拄杖无时夜叩门。

(4)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5) 则素湍绿潭。(6) )陟罚臧否 (7) 君子以厚德载物。

(8) 达则兼济天下。 9 衣带渐宽终不悔(10)落霞与孤鹜齐飞

15.(1)在作者的笔下,荒苑中的一扇扇“绮窗”,因人去楼空而感到寂寞,愁对秋空;野塘中的一朵朵“藕花”,因暗伤亡国竟相向而泣,泪湿香红。作者更为“烟月”仍照深宫,而责怪她的懵懂。这样,“绮窗”、“藕花”、“烟月”都和人一样成为历史沧桑的目击者,而“暗伤亡国”的“藕花”,更成为作者感情的化身。

  (2 以“金锁”、“绮窗”、“翠华”、“玉楼”、“歌吹”、“香红”等字样来暗示当年的繁华,使荒凉中闪现着繁华的余晖。

  写昔日的繁华来反衬今日的荒凉,就使这一荒凉景象显得更加可悲,也使今昔之慨与兴亡之感浮现纸上。

16照应标题,点明田园风貌被毁坏的主题。

    ②“故乡的沉沦是统领全文的线索,引出下文的回忆与乡土中国面貌变换的思考。

17、(1)故乡的土承载着童年的记忆、质朴的怀念、与亲人的血脉相连之情,用盐分、色素和实验室的化学方法配制出。

2比喻,把树坑比作枯干的泪眼;拟人,赋予了树坑人的无可奈何的情感。形象生动表现出树木被砍伐后的惨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风貌被破坏的强烈悲愤之情,有很强的感染力。

18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田园风光在消逝。

    ②背井离乡,远离了童年的记忆和时光。

    ③毁容整容后的故乡让我们的灵魂找不到归宿。

19①“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在本文中指的是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支柱(心灵的归宿)  ②联系实际谈认识和感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019-2020年九年级(九五班)黄高预录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