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音乐《窗花舞》教案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02 11:26:07

芭蕾舞剧音乐《窗花舞》教案分析

   《窗花舞》是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选曲。舞剧《白毛女》是根据同名歌剧改编创作的,舞剧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贫苦农民杨白劳和闺女喜儿,在汉奸恶霸地主的欺凌下的悲惨遭遇。那是一个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中国河北农村的一桩人广为人知的故事:贫穷的农家女子喜儿因父亲无力偿还债务而被迫成为债主的佣人,并遭到财主家少爷的凌辱,她愤然逃进深山,艰苦的生活使她头发变成了白色,被人称为“白毛女”。后来,她被参加红军的心上人大春从深山中救出,从一个半鬼魂式的野人恢复了人的正常生活。舞剧围绕“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这一主题,用芭蕾形式歌颂了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动人情景。它在芭蕾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舞蹈,并运用了传统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通过一些富有特色的舞蹈段,塑造了喜儿、大春、杨白劳等舞蹈形象。并根据剧情设计了一些新的乐曲,丰富和充实了舞剧的表现力。

  芭蕾舞剧《白毛女》于19655月在“上海之春”音乐节首演。这部舞剧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浓厚的民族风格的音乐享誉国内外,自问世之日起,相继在亚、欧、美、澳洲等国家演出了1300余场,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中国芭蕾的奠基作品之一,其音乐成为中国各交响乐团音乐会最常演奏的作品之一,1994年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1997应中国交响乐团之约,作者严金萱与孟津津将原作中的精彩音乐片断改编成为供大型交响乐队演奏的乐曲。

  《窗花舞》描绘了除夕夜喜儿等待出门躲债的爹爹回家过年的情景:邻居二婶送来了玉米面,喜儿非常高兴地和女友剪窗花,贴门神,贫苦的家庭洋溢着过年的气氛。

  乐曲的情绪欢快,民歌风的旋律轻盈活泼,由柔和的木管乐器和弦乐器担任。表现了喜儿的单纯、善良。乐曲大致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双簧管演奏,在三角铁、铃鼓轻轻地衬奏下,旋律轻快、柔美,反复一次后进入一个小的过渡段。第二部分转到下属调,音乐更加欢快热烈,由弦乐、长笛、单簧管主奏,并加入了小堂鼓和小钹,喜庆的气氛更为热烈,民族韵味更加浓郁。欢腾的歌舞后,乐曲又转回了主调,双簧管在弦乐的伴奏下再一次重复了轻快、柔美的主题,表现了喜儿盼爹爹回来的心情带着一丝丝忧愁。

  2.管弦乐《晚会》

  《晚会》原来是一首叫做《闹新春》的钢琴曲,由贺绿汀作于1934年,1940年改编为管弦乐曲,1949年为迎接全国解放,作曲家将它改编成六首乐曲组成的管弦乐组曲,题名《晚会》,并作为管弦乐组曲的第一乐章。

  《晚会》是一首富有鲜明民族色彩的管弦乐曲,结构短小、紧凑,旋律优美、朴素,采用民族调式和民间音乐的旋法,音乐中创造性地运用了中国民间锣鼓节奏,配器手法简洁,音色多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晚会热闹愉快的气氛,表达了解放区人民欢庆胜利,迎接解放的兴奋、欢乐心情。

  全曲分两大段。第一段有三个小段落。

  乐曲开始,乐队合奏,鼓乐齐鸣,预示着晚会开始了:

  

  旋律持续在高音区,由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八度齐奏;双簧管和单簧管吹相距五度的和音;短笛和长笛奏属音的颤音持续音;中提琴和大提琴相距八度奏主属双持续音,并伴以强烈的定音鼓、中国鼓和铃鼓声。

  第二句旋律下行、力度渐弱,它是第一乐句主导音调节奏紧缩的变化发展,增加了笛和单簧管演奏主旋律



  

芭蕾舞剧音乐《窗花舞》教案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