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2008年华北地区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

第27卷第2期 2011年4月 
气象与环境学报 
JOURNAL OF METEOROLOGY A ND ENVIRONMENT 
VO1.27 NO.2 Apr 2011 
张红雨,周顺武,张国勇,等.1979-2008年华北地区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27(2):08—13. 
ZHANG Hong—yu,ZHOU Shun—WU,ZHANG Guo—yong,et a1.Characteristcs of variation in tropopause height from 1979 to 2008 in 
Norh China[J].Jour of Meeorology and Envionment,2011,27(2):08—13. 
1979--2008年华北地区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特征 
张红雨 
周顺武 张国勇 李毓富。 李新生 
(1.山西省气象局,山西太原0300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3.晋城市气象局,山西晋城048000;4.山西省气象台,山西太原030006) 

要:利用1979-2008年华北地区12个测站逐日对流层顶探空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该地区不同类别对流层顶发生 
及其高度的季节特征进行探讨,并采用线性趋势、小波分析和EOF分解等方法对其高度变化等气候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该地 区对流层顶的季节特征及其高度变化的基本事实和规律。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第一对流层项冬季出现多,夏季少,近30 a来呈 
减少趋势,第二对流层顶夏季出现多,冬季少,近30 a来呈增加趋势;全年均出现复合对流层顶,且在季节转换时期出现频率较 高;第一对流层顶高度年变程呈双峰型,夏季高,冬季低,第二对流层顶高度年变程呈单谷型,冬季高,夏季低,春、秋季介于两者 
之间;两类对流层顶高度变化均存在5_.6 a的周期,第二对流层顶相比具有更多时间尺度周期变化。近30 a间华北地区第一、 
第二对流层顶年平均高度变化均呈升高趋势,且与其上下层间平均温度有关。 
关键词:华北地区;对流层顶;小波分析;EOF分解 中图分类号:P4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03X(2011)02—0008—06 
引言 
气象工作者将对流层和平流层接壤的大气层次 称为对流层顶,它表示对流层结束、平流层开始,是 对流层向平流层过渡的一个大气层。对流层顶在天 气学、气候学以及航空飞行中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 和现实意义。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 就提 出对流层顶变化也是气候变化表现之一。对流层顶 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已成为一个科学热点 问题而日益受到重视 。 
WMO(世界气象组织) 给对流层顶定义为: 500 hPa等压面之上温度递减率小到2℃/km或以 下的最低高度,而且在此高度与其上2 krn气层内的 温度平均递减率不超过2 ̄C/ki。在用该定义确定 的对流层顶之上,如果任意高度与其上1 km所有高 度之间的平均温度递减率超过3 oC/km,则可确定 “第二对流层顶”。第一对流层顶又称为极地对流层 顶,第二对流层顶又称为热带对流层顶,如果某一地区 上空同时存在两类对流层顶,便称之为复合对流层顶。 
国内外关于对流层顶的研究成果很多。Sausen 等l 指出,自1979年以来全球平均的对流层顶高度 呈上升趋势,并认为对流层顶高度的变化与地表温 度、垂直温度廓线和海洋热含量的变化相一致。Se del等 也指出在热带地区1978-1997年对流层顶 高度有所抬升,而气压和温度则有所下降。早在 990年,中国气象学者邹进上等 就利用探空资料 
分析和总结了中国对流层顶高度与温度的地理分布 
特点及其季节变化。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采用不 同资料开展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吴香玲 j、蔡福 等 、李辑等 ]、张广兴等¨ 、陈芳等H 、杨双艳 等u 、周顺武等 利用探空观测资料分别研究了北 京、辽宁、新疆、青海、 肃和青藏高原等不同地区对 流层顶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趋势。朱保林等 利用 NCEP/NCAR再分析月资料研究了夏季全球对流层 顶气压和气温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王卫国等 则采用臭氧和NCEP资料计算了全球对流层顶的气 候场,分析其空间分布、季节、年际和年代际的演变 特征。无线电探空获取的温、压、湿等大气基本参数 相对而言准确性更高。近几十年来,随着无线电技 术的发展和高空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该类研究越 来越引起重视,但已有的研究成果中针对华北地区 对流层顶的特征研究很少或仅限于单站 ’ J。本文 采用对流层顶探空资料对华北整个地区第一对流层 顶和第二对流层顶的出现频率、高度及其气候变化 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华北地区高层大气气候变化 研究有所补益。 
资料与方法 
本文选用经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华 北地区l2个探空站(图1)30 a(1979-2008年)观测 的每日两个时次的对流层顶气压资料以及850、700、 500、400、300、250、200、100、70 hPa和50 hPa共10 
收稿日期:2010—11—15;修订日期:2010—12—14。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开放实验(LPM2008007)和国家自然科学 ̄40675058)项目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张红雨,男,1977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预报管理方面的工作,E—mail.hySzhy@126.com。 

第2期 张红雨等:1979-2008年华北地区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特征 9 
层的逐月平均温度。统计时将两类对流层顶的临界 在春末夏初(5月达52.6%)和秋末冬初(11月 
值定为150 hPa " ,即当对流层顶气压>(≤)150 Pa 
图1华北地区探空站站点分布 
时,视其为第一(第二)对流层顶。文中以“TP1、 TP2”分别表示极地(第一)、热带(第二)对流层顶。 资料处理流程:首先将对流层顶分类,然后利用观测 到的对流层顶气压资料,由压高公式 引得到对流层 顶高度。统计标准:某次探测记录中,只有一个对流 \斟 餮丑 
加 ∞ ∞ 柏 如 o 层顶记录的,即视为TP1,或 单独出现1次;某次 
探测记录中,若有两个对流层顶记录的,则视为复合 对流层顶出现一次。 
压高公式:Z=一H×In(p/p。),其中 取 7.2 km,P0取1013.25 hPa。 I 
  
图2华北地区对流层顶出现频率的月际变化 
达40.2%)分别出现主峰和次峰,8月出现谷值,出 
现频率仅为23.9%。这表明在华北对流层顶出现频 
率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冬季以第一对流 层顶为主,夏季以第二对流层顶为主,复合对流层顶 则在春、秋季出现较多。两类对流层顶的这种十分 明显的季节特点应是与华北上空热带气团和极地气 团活动交替变更的特征变化相一致的。 2.1.2对流层顶出现次数的年际变化 
分别统计两类对流层顶单独出现的逐年出现次 数(图3),从30 a的年际变化看,TP1在20世纪8O 年代和9O年代前期出现次数高于平均状态,其余年 
 
结果分析 
5 什 
月盯 
2.1对流层顶出现的特征 份 
 
2.1.1对流层顶出现频率的季节变化 8 _际较少,特别是近些年持续偏低,总体趋于减少(每 复 
日 
按月统计1979-2008年12个探空站对流层顶 10 a减少224次,通过0.01显著性检验)。TP2单独 
 
各自出现的次数,然后将对流层顶各自出现的次数 出现次数尽管在21世纪以前大都低于平均值,但总 
m 
除以该月对流层顶出现次数的总和,得到各月对流 体趋势为增加(每10 a出现267次,通过0.01显著 层顶出现的相对频率。图2给出了华北地区对流层 性检验)。相比之下,复合对流层顶的出现频率也呈 顶出现频率的逐月分布。由图2可见,TP1一年之中 现增加趋势,增加幅度略小于第二对流层顶。介于 出现频率呈单谷型变化,冬季多,出现频率为60%, 第一对流层顶和第二对流层顶之间的区域称为对流 夏季少,出现频率为16.9%;TP2一年之中的变化则 层顶断裂区¨ ,它是平流层和对流层进行物质和能 
 
呈单峰型,夏季多,出现频率为48.9%,冬季基本不 量交换的主要区域 J。TP2和复合对流层顶出现次数 单独出现,频率仅为0.6%。复合对流层顶出现频率 的增加也意味着对流层顶断裂出现机率将增多,这将为 呈双峰型,全年均有出现,年平均出现频率为40%, 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的物质交换提供更多的机遇。 
4000 
a) ’ 趋势=一224/10 a b b】趋势=267.5/10a 
3600 ・’ 

;. 

 ・ 
 

 
羹3 
28O0 
。 
二 
. 
 

 
 
 
.・ 
 .. 

 

 .. 

.. . 
:I: 
 
  - I 一 . |一 

 
2400 
1980 
 . .  .  .  . 
1985 l990 995 2000 2005 200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8 
年份 年份 
TP1;…一线性(TP1);——平均值 ・TP2;…一线  ̄(TP2);——平均值 
图3华北地区两类对流层顶TP1(a)和TP2(b)逐年出现次数的线性趋势 

10 气象与环境学报 第27卷 
2.2对流层顶高度的特征 
2.2.1对流层顶高度的空间分布形态 
华北地区东西跨28个经度,南北跨19个纬度, 
EOF分解后两类对流层顶高度的前3个方差贡献率。 
由表1可知,TP1高度第1模态的解释方差达 
到79.9%以上,TP2高度第1模态的解释方差为 
不同经纬度站点上空对流层顶高度的分布形态EOF 41.6%,而第2和第3模态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说明 分解方法可揭示其空问分布特征 2 ,因此对华北12 两类对流层顶高度均以第1模态为主。图4给出了 站30 a对流层顶高度资料进行EOF分解,表1给出 两类对流层顶高度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出,尽管沿经 
表1华北地区两类对流层顶高度EOF分解方差贡献% 
度其模态出现高低相间的情形,但全区均为一致的 
正值,且差值不大,说明整个区域对流层顶高度的变 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 气候特征是有意义的。 
图4华北地区两类对流层顶高度第1模态TP1(a)和TI2(b)空间分布 
2.2.2对流层顶高度的季节变化
分别计算华北12个站的对流层顶月平均高度 算术平均,得到逐月两类对流层顶高度值。结果表 明,华北TP1月平均高度为9.8—11.3 kIn之间,TP2 月平均高度为15.8一l7.9 kIn之间。图5为华北两
TP2高度冬季最高,其值为17.9 km,春季平均高度 
为17.2 秋季平均高度为16.4 1n,夏季最低,其 值为16.1 km。分站来看,1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升 高,TP2高度自北向南逐渐降低,平均变化幅度为 0.15 km,相对其自身高度而言,纬度差异并不十分 
明显。 
2.2.3对流层顶高度变化趋势 
图6给出了华北地区1979-2008年两类对流 
层顶年平均高度的变化曲线和变化趋势。由图6可 以看出,两类对流层顶年平均高度存在明显的年际 变化,TP1年平均高度为10.5 km。年代来看,在20 世纪80年代为偏低阶段,90年代转为偏高阶段,本 世纪始交替变化,总体变化呈现上升趋势(未通过 
月份 


TP1高度;——TP2高度 
图5华北地区两类对流层顶平均高度的年变程 
类对流层顶月平均高度的年变程。由图5可见,华 北地区两类对流层顶高度年变程明显不同,TP1高 
0.10显著性检验),其上升幅度为12.5 m/10 a。 
TP2年平均高度为16.6 km。20世纪80年代后期 由偏低转为偏高,且一直持续到90年代,本世纪始 由低逐渐转高,并在2000年超过平均值,30 a来变 化趋势总体表现为上升(未通过0.10显著性检验), 其上升幅度为22。4 m/10 a。分站来看,纬度偏北的 测站TP1上升幅度较大,纬度偏南的测站TP2上升 
幅度较大。可以得出,华北地区对流层顶高度的变 
度年变程表现为双峰型,最高值出现在春末夏初(6 月),次峰则出现在9月,极小值出现在8月,TP2高 
度的年变程则大致相反,其年内变化曲线呈单谷型, 最低值出现在9月。 
为进一步比较两类对流层顶高度的季节差异, 
化趋势与吴涧等 关于东亚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 升的结论是一致的。 
2.2.4对流层顶高度的周期变化 
由以上分析可见,华北两类对流层顶年平均高 度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为此利用Mort小波对 
季节对比发现,TP1高度在夏季最高,平均高度为 
10.9 km,春秋季次之(春季为l0.7 km,秋季为 
0.6 km),冬季相对偏低,其平均高度为9.9 km。 


l2 气象与环境学报 
第27卷 
流层顶高度有升高趋势,这与以上结论一致。 
结论 
根据华北地区探空站30 a对流层顶气压资料, 分析了两类对流层顶出现频率和高度的变化特征, 
揭示了该地区对流层顶的分布特征及其高度变化的 
基本事实和规律。主要结论有: 
(1)处于中纬度的华北地区全年各月均可观测 
到复合对流层顶,夏季以第二对流层顶为主,冬季以 第一对流层顶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从出现 次数来看,30 a来第一对流层顶呈减少趋势,第二对 
流层顶呈增多趋势。 
2)华北地区第一对流层顶高度年变化曲线呈 现双峰型,夏季高,冬季低;第二对流层顶高度年变 程为单谷型,冬季高,夏季低,春、秋季介于两者之 
间。 
(3)华北地区两类对流层顶高度均存在明显的 年际变化,第一对流层顶高度存在5__6 a周期振荡; 第二对流层顶高度除有5 
a的高频振荡以外,还 
存在9一l1 a和17—19 a的低频振荡。 
4)近30 a来华北地区两类对流层顶的高度均 表现出上升趋势,第一对流层顶高度每10 a上升 l2.5 m,且与850-200 hPa间气层平均温度正相关; 第二对流层顶高度每10 a上升22.4 m,与150— 50 hPa间气层间平均温度反相关。 
(致谢:感谢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提供 
了对流层顶逐日气压资料) 
参考文献 
IPCC.Climatc Change 2007,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AR4)of t Unied Natons intgovemment 
panel on clmate chage(IPCC):chapt 3[R].2010: 
270—271. 
杨双燕,译.人为强迫和自然强迫对近年来对流层顶 高度变化的贡献[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3(5): 
58—60. 
WMO Meteorology.A three—dimensional science:Sec— 
ond ession of  commisson for aeology[J].WMO 
Buletn,1957,4(4):134—138. 
Sausen R,Saer B D.Use of chages in tropopause 
height to detect huma infuences on climate『J].Meter- 
orologiche Zeischrt,2003,12(3):131—136. 
Seidel D J,Rebecca J R,Angell J K,et a1.Clmatologi- cal characteristcs o te tropica tropopause as reveaed 
by radiosondes[J].Journa o Geophysca Reseach: 
Atmospheres,2001,106(D8):7857—7878. 
邹进上,张降秋,王炳忠.我国对流层顶的时空分布特 征及其影响因子[J].气象科学,1989,9(4):417一 
1J
l  
426. 
7] 吴香玲.北京地区极地对流层顶与地面要素之间的关 
系[J].气象,1995,21(11):42—45. 
[8] 蔡福,李辑.1964-2005年辽宁第一对流层顶温度变 
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23(4):18— 
24. 
9] 李辑,蔡福,明惠青,等.辽宁地区第一对流层顶高度 
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9,25(4):9— 
15. 
[10] 张广兴,李娟,崔彩霞,等.新疆1960-1999年第一对 
流层顶高度变化及其突变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 
展,2005,1(3):106—110. 
陈芳,马英芳.青海省对流层顶若干统计特征[J].气 象科技,2007,35(1):57—60. 
[12] 杨双艳,周顺武,陈鹤.甘肃省对流层顶高度的季节变 
化特征分析[J].气象,2010,36(4):57—62. 
[13] 周顺武,杨双艳,张人禾,等.青藏高原两类对流层顶 
高度的季节变化特征[J].大气科学学报,2010,33 
(3):307—314. 
[14] 朱保林,管兆勇,程智.北半球夏季对流层顶气压与气 
温的年(代)际变率与趋势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 
2010,26(3):36—370. 
[15] 王卫国,袁敏,吴涧,等.大气对流层顶的臭氧时空分 
布变化[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6): 
509—517. 
[16] 王庚辰,孔琴心,陈洪滨.北京地区对流层顶变化及其 
对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臭氧变化的影响[J].大气 
科学,2006,30(4):587—595. 
[17] 王树廷,王伯民.气象资料的整理和统计方法[M].北 
京:气象出版社,1984. 
[18] 杨大升,刘余斌,刘式超.动力气象学[M].北京:气象 
出版社,1983:23—34. 
[19] 杨双艳,周顺武.对流层顶研究回顾[J].气象科技, 
2010,38(2):145—150. 
[20] Maxobep M.对流层顶气候学[il//张贵银,廖寿发, 
译.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 
[21] 张楠,苗春生,邵海燕.1951-2007年华北地区夏季气 
温变化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9,25(6):23— 
28. 
[22] 吴涧,杨茜,符淙斌,等.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对流层 
顶高度演变特征的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07,23 
(6):595—600. 
[23] 李海东,沈渭寿,赵卫,等.1957-2007年雅鲁藏布江 
中游河谷降水变化的小波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26(4):2—7. 
[24] 克里恰克.天气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25] 白肇烨,徐健青.1958-986年中国对流层和平流层低 层的温度变化[J].气象学报,1991,49(3):364—367. 
[26] 丁一汇,
孙颖,译.卫星观测显示中纬对流层变暖加 强,副热带干旱区扩张[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 
2(5):249. 
1J


第2期 张红雨等:1979-2008年华北地区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特征 13 
Characteristcs of varaton in tropopause height from 
1979 to 2oo8 in North China 
ZHANG Hong—yu ’ 
ZHOU Shun—wu ZHANG Gong—yong LI Yu—fu LI Xin—sheng 
(1.Shanxi Meteorological Bureau,Taiyuan 030002,China;2.Nanjing Universiy of nformaton Science&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3.Jincheng Meteorologica Bueau,Jincheng 048000,China; 
4.Shanxi Meteorologica Observatory,Taiyuan 030006,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he opopause height determined by e daiy sounding data rom 12 obseratona sons n e North China fom 1979 to 2008,e occulTence of tropopa of dierent ypes and teir seasona changes n height were anayzed n tms of metods of a lnear rend,a wavelet anaysis and a empica orthogona func— 
on(EOF).The resul show tat te f tropopause appea more fequenty in wir  n summer.Te e- 
quency of occurrence for te frst tropopause has a decreag tend n recent 30 years.The seond topopause OC— curs more frequently i summer tan i winter ad it ha a increag缸_ld i te recent 30 years.Multple trope- pause aways OCCuS in te whole year,espeially during seaona transion.Te annua variatons of te frst ad 
second tropopause heights ae bimodal d unimoda,respectvely.Te st opopause height s gher  summer d ower in winter,whe te second one is hgher i wier ad lower n summer.There is a 5-6 yeas cycle for bot topopause heights.Compa wi e rst opopause height,te seond one ha mulple cycles wi difer- ent time scaes.Te annua meas of bom tropopause heights show icreag trends,and tey ale related to te 
mea temperature between upper d lower layer 
Key words:North Chna;Tropopause;Wavelet aysis;Empica orthogona uncton(EOF)decomposion 

1979-2008年华北地区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