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发布时间:2016-09-20 16:50:18

十一月读书报告

——读《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乡土中国》后的思考与感悟

内容摘要】:阅读刊物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把刊物中有用的信息取为己用,这在学生研修阶段是极为重要的,《现代传播》刊物中的文本结构和内容提要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刊物中收纳了传播学界不同论题的文章,我主要选取三个收获较大的论题来进行论述:企业形象的肌理认识、新媒体融合以及网络媒体中“微博”的传播现象。而《乡土中国》带给我的是一连串的思考:中国基层上的乡土性还存在吗?当下社会中把新兴文化和为城市制定的条条框框强加于乡村之中到底是促进了乡村的发展还是让他们成为了“四不像”?

一.读《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之思考感悟

首先,介绍《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这一刊物,说是介绍,其实也是自身对知识面扩充的一方面,老师在推荐这本书之前,我确实对学界相关的书籍报刊了解甚少,基于这一点,以后一定会多加注意,会做到多了解传播学界的刊物来扩充知识视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是我国核心学术期刊,也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如此多的头衔告诉我们的是这本刊物是相当权威、在学术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的,刊物中的多位学者的经典论文也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研读的,对我们具有强大的教育意义。

文本结构和选题角度上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此我把我的感悟主要概括为两点:

1.文本结构简单清晰,选题由小见大

从文本上分析,刊物中的论文都为报道性文摘,结构层次明了,划分的部分,每部分的小标题,包括了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方面内容,让读者读完有明显的整体性把握,重点突出,每一部分的标题就是对该部分的重点提要,读者在读完一遍后可直接根据标题来找自己需要细读的精华部分,文体语言具有强烈的学术性,有很多专业名词以及跨学科的方法论,这对于提升论文的整体档次是具有很大帮助的,这也要求我们在平时要多看书,不仅要多看本学科书目,还要看和本学科相关的书籍,跨学科的研究在当下已成为了热点研究,选择论文题目是十分重要的,从刊物中的多个论文题目我们可总结出几点:选题在精不在泛,在浅显不在深奥,在短不在长。在精不在泛是指文章选题从细小的点出发写,写得具体而有深度,不要泛泛而谈,空旷无垠。浅显而不深奥是指标题不要取让人看不懂的专业性标题,能让人从标题上看出论文整体的主题是最好的。在短不在长即标题不用取得很长,如果确实长可以用主标题加附标题的形式来写。

2.从内容上看,多采用传播学中无处不在的跨学科方法论思想

在人文科学方法论中多次提到了学科融合和跨学科研究的概念,在这本刊物中我从几篇论文中也发现了很多学者确实是很善于用跨学科的方法论来研究问题,比如在《企业形象的意识形态建构与传播》的文章中,作者就选用了符号学中的“元语言”机制来对企业形象进行研究,再如《3D电影的美学进阶:从视觉奇观到观念表达》一文,把电影和美学放到一起研究,从一种新型的视角来看从而达到一片没人涉足的领域,这是我们要努力为之的探索的,当下跨学科融合已走入鼎盛时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论来研究本学科的问题已成为一种知识结构的融合,同时跨学科的研究会催生出新的学科,这也是一大益处,传播学中的多种传播现象研究也成为了现在的热门研究论题:比如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好基本的理论知识要点,同时还要掌握特定的传播现象,并且能运用自如,将他们作为研究方法来探究其他的问题,学以致用,大概就是这么个理儿吧。

文章内容角度出发,我对三个论题有较大感悟,下面依次进行阐述:

1.企业形象的肌理认识

对企业形象的肌理认识是来源于《企业形象的意识形态建构与传播》这篇文章,以前我一直认为企业形象只是一家公司外在形象、硬件设施的建构,现在了解企业形象远远不只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不仅能代表的一家企业、公司的外在,同时能将公司的整体战略信息自然化的传递给受众,有的企业形象甚至在国外也非常有名气,这也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有一定影响力,那么企业形象的意识形态建构在文中主要提出了两点:符号学中“元语言”意义生成机制——符号含蓄意指的自然化;“冰山理论”——从事物的个别特征去推断其整体特性,以事物部分的呈现传递其整体信息。文章运用符号的相关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让我们更透彻的理解这种心理认知现象,所谓“元语言”认知机制,即以部分推断整体的联想认知,这种机制始终存在于我们生活周围,却又不易于被人察觉,我们对于企业形象的认知随着不断的积累慢慢丰富,最终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因此将各种碎片化形象信息叠加在一起的过程是最终企业整体形象的形成过程。文章举了两个比较生动的例子,一个是海尔员工的个人行为对企业整体形象的塑造的积极作用,这是一种想象和联系的方法、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来看的;另一个是利用元语言机制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文中举出的是韩剧对国家形象传播的影响,通过韩剧的播放,打造出了韩国整体的国际形象:长相出众的演员、流行时尚的美容服饰、现代高雅的生活环境、浪漫唯美的自然风光。如此良好的形象深深根植于人们心中,不仅提高了形象,同时还带动了旅游业、进出口商品的发展。

2.新媒体融合之下的媒介产业转型

对于新媒体融合这个词,大家早已不陌生了,早在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今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意见》,所以在当前的大数据背景之下,新媒体融合之下的产业转型已进入迅猛发展期,在《现代传播》与《新闻与传播》刊物中,有多次提到了新媒体融合,在融合之下又涉及到了媒介产业转型、以及新媒体环境下沉默螺旋理论的复杂表现、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变化及其启示,各种“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探索”,对此,我对媒介产业转型这一点有特别的思考: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优势与劣势,如何传承或淘汰?怎样融合转型?对于新闻传播的学子来说就业的方向探讨,这都是让我思考的问题。首先,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如权威性,稳定性,信息来源可靠性,这些都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媒体已渐渐步入“老年人”行列,其发展态势趋于缓慢,甚至被新兴媒体超越,最近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快,时效性强,阅读方便快捷,可选择性强,被大部分受众选择,所以有学者说,传统媒体已到了生死存亡之境了,转型已是迫在眉睫之大势了,在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应该保留其优势,如权威性,稳定性,依旧让受众信赖,丰富

其实质内容,但在传播平台上可进行多种创新,如设立自己的研发部门,创建手机客户端,以及建立自己的官网和微博,做到二次传播平台,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同时让受众可通过多种途径注意到信息,一旦引起读者兴趣就会让读者去读报,这就达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补效果,让传统媒体成功转型,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用互相宣传的姿态融合在一起,用专业性的话来描述转型,即:数字化、平台化、数据化、全媒体。四个方面全面转型最终达到共生共荣。在新的媒体融合时代对我们这一代新闻传播学子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努力学好基础理论,要有新闻人、传媒人的道德素养,同时还要有符合当下时代潮流的新思想,以及掌握新媒体的实用技术,比如各种电子设备的运用,各种软件的操作,各种自媒体文章体裁的写作技巧,我们都必须去掌握,这是作为新时代人才就业前所要做的准备。

3.微博作为传播手段已越来越得到各种媒体的重视

在《现代传播》刊物中有两篇文章,第一篇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马航失联报道研究》,此篇文章重点讲的是:微博凭借其特有的及时性和交互性优势,在近期多起突发性灾难事件中迅速发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马航失联的报道中人民日报的情绪化宣传方式不符合权威主流媒体的定位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这篇报道虽主要没有讲到微博宣传的重要性,但也从几个侧面反映了微博现在已成为了当下传播情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手段了,有时微博中的新闻话题在事实发生两三分钟后就报道出来了,但造成人民日报在这次马航失联报道中过于情绪化、煽情的报道方式是一方面是由于独家信息稀缺,没有较多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报道,另一方面是由于人民日报为适应微博体文字,想更多的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对话式信息呈现,但由于对受众心理把握欠准,从而引发“对抗式”解读,导致了人民群众对人民日报的不满,也影响了整体的报社形象。第二篇是《财经媒体官方微博传播影响力研究》,这篇就是着重讲的微博传播的影响力,传播效果,文中说:“财经媒体和官方微博之间的联动,“既能发挥各媒体的特长,又交叉互补,弥补各自的不足和局限性,从而扩大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形成立体报道的舆论合力”。就微博传播来说,可从传播规模、传播内容、传播方向、传播时间、传播效果几方面来分析,传播规模取决于微博粉丝数量,传播内容主要是要多种类型新闻,不仅仅是把网站上的新闻截取来,传播方向是已发布形式和发布总量来衡量,传播时间是依照各个时间段的发布趋势来看传播的效果。微博已经不仅仅只是人们生活交流的平台了,已经成为传媒界运用并大量推送信息的传播平台了。

2、读《乡土中国》之思考感悟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著作的一本十分具有影响力的书籍,全书14个章节,每个章节讲了一个专题,而这些专题也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经过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的总结,对于我这种对社会学毫无兴趣与研究功底的读者来说看起来也是津津有味的,书里主要提到的是一个中国基层上的乡土性质,中国人可以说是离不开这个乡土性的,我们无法离开土地而生存,从“根”上说,我们都是“土”的,我们的一些特有的文化、生活习惯、饮食,都是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的,看完对中国的现有的乡村制度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对一些乡村一直流传的风俗习惯开始有了感悟,学会了从根本上去看问题,在此,主要提出一个感悟和思考:首先,感悟是对中国乡村中男女婚姻多为家长包办、以及夫妻漠视情感有了理解,以前知道并且看到过这种现象,但从不去想这是为什么,现在通过《乡土中国》这本书,得到了解释,在书中这一章节题目为“男女有别”,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是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的,感情的激动改变了原有的关系,这也就是说,如果要维持着固定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动,其实,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社会关系,所以,乡村夫妇首先大多是包办婚姻的,有的到了适婚年龄,必须传宗接代就找一位合适的女性结为伴侣,但彼此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并不是有太深的感情基础,所以他们不会有太多的情感纠葛而导致离婚,一定程度上说着也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同时乡村社会是以“父系”社会为主,这就导致了乡村中男性权利要大于女性的问题,这些都是从文化的根源上来说的,而文化是一代又一代先人的经验积累而成的。

中国现在的城市化发展已渐渐对乡村产生了影响,而这种影响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我认为好坏参半,一部分先进的文化促进了乡村的发展,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知识面也变宽了,但是更多的条条框框导致了他们不适应这个“四不像”的乡村,比如,法律的加入变成了让恶人钻空子的地方,一直以来的礼治社会让乡村人有着特有的社会规范,但法律是根据城市生活而制定的,对于乡村来说明显的不适用,另一方面,国人对“乡村人”的鄙视,这是让我们极为愤怒的,国人鄙视他们呢的理由大多是由于他们没文化,不会写字,穿着乡土,但其实文化与文字对于乡土社会来说是不需要的,他们一直以来是靠语言来维系这个社会来生活的,过多的文字反而给他们造成了一个误导的现象,我们如果仅仅因为他们没有文化和不会写字来嘲笑他们,那他们也可以嘲笑我们不懂水稻和小麦,不懂耕作时间,人类是应当相互尊重的,看完《乡土中国》这本书,我怀着尊敬与感恩的心去看待乡村,感谢一代又一代的乡村人为我们积累的文化,为我们的社会打下了如此稳固的根基,形成了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中华文明国家,历史永远不会抹去你们的功绩,中国基层上的乡土性永远也不会断掉。

读书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