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2018-12-05 15:52:01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初二语文 2018.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4)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回答问题。(6)

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内涵丰富,向我们chǎng 开了一扇智慧之门。当你愤

kǎi 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当你意志 A (消沉、消磨)、黯然神伤,当你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读一读这些文字吧,这些文字中潜藏着多少人生智慧的秘jué 。就像一股清流,能带走你心上的忧伤;又如一缕阳光,让你 B (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这样的阅读不会随着时光的流shì 而改变,它的力量是温暖而永恒的。

①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chǎng 开     愤kǎi       秘jué       流shì

②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2)

A. (消沉、消磨)          B. (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②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③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 《无题》)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3.名著阅读。(5)

①大名府梁中书有心抬举杨志,派他押送生辰纲,并安排好一切:“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拨十个厢禁军监押着车,每辆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跟着,三日内便要起身去。”可杨志却说“非是小人推脱,其实去不得”。杨志认为应该怎么做?(3)

②下面关于《水浒传》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

A.《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顺序是晁盖、王伦、宋江。

B.林冲在沧州看守草料场,一天大雪,所住草屋被吹倒,借住山神庙时,听得陆谦、富安要加害于他,便愤而杀了他们。

C.鲁达是一个豪侠义士,他拳打镇关西,火烧翠云楼,大闹野猪林,夜走蜈蚣岭,他给读者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D.《水浒传》中,很多人物有外号且颇有特点,小李广是指花荣,豹子头是指林冲,玉麒麟是指卢俊义,九纹龙是指李忠。

4.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说一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和前面两季相比有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44日圆满落幕。本季诗会更加注重突出全民性。节目组在全国8个城市分赛点选拔,吸引了10万诗词爱好者报名参赛,最终有140余名选手登上决赛擂台。上一季诗词大会的“飞花令”火遍全国,本季诗会在上一季基础上推出“诗词接龙”和“超级飞花令”,难度升级,竞技效果大大增强。再者,十位非遗传承人还拍摄了视频短片,用手中的剪纸、蛋雕、糖画、木雕等绝活为选手出题,丰富了题目的视觉呈现。

            

第二部分(46)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5-7题。(8)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避难。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一条江名。③舴艋:小船。

5.在词的上片,我们可从哪两个举动看出词人内心的愁苦?(2)

            

6.古诗词中写愁的名句各有千秋。请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作简要赏析。  

 (3)

            

7.结合李清照《渔家傲》中的语句,比较两首词感情的异同。(3)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8-10题。(7)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

A.主人再食               B.余则缊袍敝衣处其

  意与(《诫子书》) 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C.中有足乐者 D.烨然神人

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不知口体之奉不人也

9.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

A.妇抚儿 B.白玉之环 C.不能其一处也 D.无案牍之

10.“则”在古汉语字典上有以下有几种常用的解释:①连词,译为“那么、就”;②副词,表

肯定,译为“是”;③用于对比,可翻译为“却”。请结合上下文判断“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一句中“则”字作哪个解释最合适,并说明理由。(3)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1-12题。(6)

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zú)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选自《资治通鉴·五代记》)

【注】①镞:箭头。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

             

②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

             

12.李存审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7)

用时尚的方式打开传统文化脉络

陈晨

①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可以变得时髦时尚吗?一位年轻设计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自己设计的卫衣、T恤和手包里,她不仅运用了龙生九子中的螭吻和椒图这两个神兽元素,还加入了我国传统建筑中榫卯结构等模块。呈现的效果如何?简洁、舒服、时尚、恰到好处,笔者看完她的作品后脑海里随即蹦出这几个词。尤其是受到在门上衔环的椒图神兽的启发,她将手包的提手设计成环状让椒图“咬”住,创意满分、韵味十足,专业观察团成员更是直接询问手包的价格,以强烈的购买冲动来表达对作品的喜爱。

②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对此有一番阐述,在他看来,时尚的意义在于打破界域。无论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还是对多元文化的包容,都传递出创新的勇气和文化自信。尤其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进行自信重塑阶段,我国的时尚产业发展可谓时机大好,我们要用时尚的方式打开传统文化。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当我们理清了时尚的概念,再回头讨论时尚和传统文化能否结合这个话题时,答案就显而易见了。那些看起来表面并不相关的内容,完全可以和谐共存。一方面,几千年来熠熠生辉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可以跳出严肃、古老等人了门固有的印象,依托时尚的载体、借助开放的视野和灵动的设计活在当代;另一方面,时尚若脱离了文化的支撑,必然不能成为经典。相反,时尚产业如果能充分表达文化意象,就可以得到文化源远流长的滋养。可以说,时尚根植于文化,而我国独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及其独特的韵味则可以为时尚产业提供更多新鲜元素,给业内人士带来更多灵感,让时尚充满更多可能。

④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用时尚的方式打开传统文化脉络,要让传统文化注入时尚产业,需要业内人士抱以虔诚的文化敬畏态度,系统地梳理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绚丽多彩的苗绣、历史悠久的夏布等散落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成为时尚元素;“高冷”如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也可以为时尚产业提供设计灵感。

⑤当然,传统文化与时尚产业的融合不能“为了融而融”。融合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何以时尚的方式活在当代、活在日常是业内人士应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融合而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时尚载体毫无章法地糅合在一起,不仅无法表达文化自信,还只会让人感觉突兀和怪异。

⑥时尚和传统的融合,需要业内人士找到恰当的契合点,以一种舒服自在的形式设计表达,还要顺应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毕竟,只有走进了生活,让人们觉得把传统文化穿在身上、摆在家中也可以是一件很酷很潮很时髦的事,文化和时尚的融合才算恰如其分,才能深入人心,用时尚的方式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才算成功。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3.第①节在文章中起到了哪些作用?(3)

             

14.把时尚和传统文化相融合,有哪些好处?(2)

             

15.用时尚的方式打开传统文化的脉络,要注意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18)

落在父亲生命中的雪

熊荟蓉

①又是一个雪天。雪越下越大,纷纷扬扬,渐渐模糊了我的视野,却清晰了我的记忆,将我带进那久远的艰难岁月,也让我分外清晰地看到了那些落在父亲生命中的雪,看到父亲一个人孤独的过冬。

②查出患心脏病和高血压时,父亲才三十出头,那时我刚上初中。那时候的冬天好像特别冷,很早就需穿上夹衣了。我每周都要穿过四五里长的田间小路回家,带着一罐头腌菜和五毛零花钱返校。

③开学不久后的一个周末,我回到家,意外听到母亲边哭泣边说:“你这病要长期吃药,又不能负重,卖棉花的白条不晓得哪天能兑现,我看就让蓉儿去学裁缝吧。湾子里就她一个姑娘在读书了……”父亲的声音干脆利落:“蓉儿聪明,是读书的料。这话以后不要再提。我这病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要命,咱们悠着点,日子能过得去的……”我装作什么也没有听见,径去厢房找饭吃。只是后来在返校时,拒绝接受父亲递过来的五毛钱。(A)父亲没有坚持,他默默推出自行车,送我上学。

④天气灰蒙蒙的,不一会儿,就飘起了雪片,没多久,雪花就似乎占领了整个天空和大地。乡间土路,逼仄坑洼,一边是水沟,一边是田地。自行车买回家才半年,父亲车技不佳。我在车后座上摇晃,提心吊胆。过谭湖段时,猛一阵颠簸,父亲和我连人带车翻到田里。我只是被稻草扎了一下,并无大碍。父亲却歪在车下,半天挣不起身子来。在我的帮助下,父亲才重新站起来。他拍拍身上的泥土,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随即提出要我坐在车上,他继续推车行进。我说学校快到了,你先回去吧。(B)父亲没有坚持,只叮嘱我好好念书。

大雪中,他慢慢的弯下身子扶起自行车,又慢慢的站稳,慢慢的调转车头,我看见他摇晃在自行车上的黑瘦的背影仿佛一片枯叶在随飘雪而舞动、显得那么单薄而苍凉。我不忍着第二眼,铆足劲儿朝学校奔跑。

⑥回到学校,在书包的夹层里,我发现了被刻意藏着的五毛钱。那时候,我们自己淘米,用铝盒煮饭吃。下饭的菜,就是从家里带来的酱萝卜、洋姜、霉干菜之类。条件好点儿的学生,可能会带些榨菜炒肉、干鱼什么的。父亲说光吃腌菜不行,要我打点青菜,补充维生素。五分钱一个的青菜,我本来就舍不得买,这时更不会了。我的零用钱都花在了买纸笔和蜡烛上。晚自习下课后,教室就停电了。还想学习,就只能点蜡烛。一支蜡烛八分钱,能点两个晚上。

⑦直到现在,我都记得蜡烛那淡淡的熏香味,记得镜子里那黑默双的鼻孔,记得考了好名次后老师那高分贝的表扬声,记得同学们羡慕和嫉妒的眼神。说到底,那时我更沉浸于小我的感受,并深以自己的刻苦努力为荣。当我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奋斗的时候,我看不到落在父亲身上的雪,那沉甸甸的雪。

⑧又一个冬天,父亲为了救济大舅,家里意外支出了150元钱。然而,父亲的不忍,终是将自己拖进了更深的冬天。那时候,除了田地的收入,我家再没有其他来钱的途径。只能通过精打细算、节衣缩食来弥补了。那一个冬天,我们连红薯都没有吃足,更不用谈鸡蛋和面饼了。所有能换钱的东西,都被父亲打进了算盘。我不晓得父亲是怎么让全家度过难关的。

⑨有一点可以肯定,父亲没有向别人借钱。

⑩父亲外表瘦弱,骨子里却硬气得很。他一生都没有向任何人借过一分钱。家里造了两栋房子,都是把材料和钱攒齐了才开工。对家庭事务,他长计划短安排,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后来,即使因病下了辞世的决心,他也是把自己的丧葬费用凑够了才离开。父亲出殡那天,大雪漫天,似乎是这些雪把父亲压到了另一个世界。

父亲总是说:“节省要从坛子口开始。”意思是等一坛子米快吃完了,再节省就没有用了。所以,我们吃过麦米粥、杂粮焖饭、高梁粑子,但我们家的大米缸从未空过。我们穿过补丁缀补丁的衣裤,但我们在冬天从未挨过冻。

我们生命里的每一抹暖阳、每一缕清光,其实都是父亲用孤独的雪擦亮的。现在,我总是想起父亲,想起他为我们所默默承受的苦,那些不曾诉说的累,那些悄悄化掉的冰……

父亲,一直都在自己的生命里,孤独地过冬。落在他一生中的雪,今天,当我为人父母,终于被我看见。

(摘自《读者》有删改)

16.文章回忆了有关父亲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

             

17.文中第③④段A, B两处写到“父亲没有坚持”,请结合上下文分别写出其原因。(4)

A.父亲没有坚持,他默默推出自行车,送我上学。

B.父亲没有坚持,只叮嘱我好好念书。

             

18.文中第⑤段中的画线句语言很有特色,请作简要赏析。(4)

他慢慢的弯下身子扶起自行车,又慢慢的站稳,慢慢的调转车头,我看见他摇晃在自行车上的黑瘦的背影仿佛一片枯叶在随飘雪而舞动,显得那么单薄而苍凉。

             

1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第段中划线句的理解。(3)

我们生命里的每一抹暖阳、每一缕清光,其实都是父亲用孤独的雪擦亮的。

             

20.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加以分析。(3)

             

第三部分(60)

21.作文。(60)

溪流再走一步是江河,寒冬再走一步就是春天,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再走一步,就是一种全新的境界。

请以“再走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