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导弹自述》同步练习(语文版)七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9-04-01 13:43:06

《洲际导弹自述》同步练习1

作者: 加入日期:06-02-17

《洲际导弹自述》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贻误(  ) 威慑(  ) 比拟(  ) 神经中枢(  ) 冤家(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无论就身高、体重、射程和威力而言,我们“洲际导弹”这一分支在导弹家族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首屈一指:

⑵任何常规防空武器,对于我也只能作高不可攀、鞭长莫及的“望空兴叹”。

鞭长莫及:

⑶为了保护我免遭对方“先发制人”的打击,六十年代初,人们把我从地面转移到地下,藏在发射井里,整装待命。

先发制人:

⑷在制导系统指引下,“我行我素”,外界干扰对我不起作用。

我行我素:

3.洲际导弹由 三部分组成。

4.课文采用自述的方式,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试结合下面的句子,具体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⑴我锥形的脑袋里装的是核弹,人称弹头。

⑵白天在太阳照射下,我那高大的身体会在地面上映出一条细长的影子,侦察卫星在天上一眼就能识破我的真面目。

5.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⑴我身高二三十米,胸围三到五米,使用液体发动机时体重一百多吨,使用固体发动机时体重二三十吨。(      )

⑵在总的爆炸当量相等的情况下,多弹头摧毁目标的效果比单弹头大好几倍。(     )

⑶从此以后,我就成了超级大国军备竞赛场上的第一号种子选手。(     )

⑷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空对地等,按飞行方式可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     )

第二部分:

(一)

①返回式遥感卫星是重18m2100千克的精密卫星,它由仪器舱和回收舱组成、仪器舱中装有遥感摄影相机和控制跟踪系统,相机的分辨率很高,在数百公里的高空,它拍摄的每一张照片能覆盖34千平方千米,是名符其实的千里眼。借助特殊的判读技术,能从照片上看清地面的汽车和大海的波浪:,卫星相机18天就可以把整个地球扫描一遍,完成拍摄任务后,仪器舱的使命结束,在茫茫的宇宙中陨灭。回收舱有制动火箭、回收系统、跟踪遥测设备和暗道片盒卫星相机拍摄的底片都储存在暗道片盒里,所以它是回收舱的核心。其他都是确保卫星安全返回地面的精密装置,返回式的遥感卫星,集中了,传感、通信、信息、材料等高技术,是我国科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②卫星的发射回收是一项尖端的科学技术、、在几百公里的高空轨道,卫星面对太阳的温度高达100,走进地球的阴影又降至200,降落时与空气摩擦还会产生几百摄氏度的高温,没有先进的隔热调温设施,仪器就无法正常工作。返回时星体得保持100度转角,头向地球。回收舱与仪器舱分离后,制动火箭自动点火,推动舱体飞向地球,这时,地面摇控系统和卫星上的程控系统必须匹配无误,如果回收角偏差1度,落点就会偏差300公里,要是掉到居民区,会造成星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③卫星带回的照片,为找矿、地图测绘、铁路选线、农村调查、环境监测、地震预报、考古研究等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例如,科技人员已用卫星照片在北京周围1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找到了7个成矿区,在内蒙古发现了大煤田,在新疆找到了三个新油带、用卫星照片编制各种比例的地质图又快又好,一个五万分之一的石油地质构造图,如用人工绘制,必须26个人测量568个点,工作四个月,现在一张卫星照片就可以解决问题,我国的宝成铁路建成后,已发生各种塌方、泥石流灾害100多次,治理费已花去近7亿元。从卫星照片分析发现,一些路段正好筑在地层断裂带,如果用卫星选线,绕开断裂带,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50年代初,为了兴建包兰铁路,地理学家吴传钧带领助手历尽千辛万苦,奋斗几年才选出一条最佳的铺设线路,如果用卫星选线,只要几天功夫就能完成。

④用返回式卫星进行搭载实验,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例如,砷化镓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抖,在卫星微重力条件下结晶生长,质地纯正,性能更为优良;在卫星上生成的蛋白质晶体,比地球上的大数倍。送往空中的植物种子,在电离辐射下会发生异变,玉米、西瓜、西红柿提前开花结果,紫红的鸡冠花变成了淡绿色,微生物外观颜色改变,活力增加,这些有趣的现象为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信息。

6、文章的说明顺序是 ;文章第③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些?

7、返回式遥感卫星仪器舱的使命是

8、文章第①段加点的词“其他”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9、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发射回收过程中需要解决哪些尖端科技问题?简要回答。

10、利用返回式遥感卫星带回的照片进行铁路选线具有哪些优势?

11、返回式遥感卫星的独特功用是什么?

(二)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渴望有一双能透视黑夜的眼睛。微光夜视仪的出现,使人类的这一渴望成为现实。充分利用夜晚微弱的光线,使人们能像白天一样地观察,这是微光技术的突出特点。

②在现代战争的新闻报道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幅幅黄绿色的反映夜间战场状况的影像,这些精彩的报道就得益于微光技术。事实上,不仅在新闻领域,而且在军事、海洋勘探、水下救援、天文观察、公安监控、野生动物研究等等领域,微光技术也大显身手。机场、车站的行李检查设备,银行、医院和家庭等地方所有的昼夜保安、监视或监护系统中,也常常使用微光专业产品;大家所熟悉的电视类型的医用X射线透视检查系统,也应用了微光技术。

③在夜暗环境中存在着少量的自然光,如月光、星光、大气辉光等,统统称为夜天光。因为它们和太阳光比起来十分微弱,所以又叫做夜微光。人眼视网膜的感光灵敏度不高,在微光条件下,不能充分“曝光”。这是造成人们在夜暗环境中不能正常观察的一个原因。那么微光夜视技术是如何达到“化夜为昼”的呢?

④夜视技术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或增强)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技术。微光夜视器材依靠夜天的微光照明,首先把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这就是一切夜视器材实现夜间观察的共同途径。

⑤在微光夜视器材中,图像增强器是核心器件,利用图像增强器将夜空中微弱的自然光,如月光、星光、大气辉光增强几百倍甚至数万倍,达到使人眼能够进行远距离观察的程度,黄绿光是人眼最敏感的波长,因此,这种颜色的荧光屏常常被应用到增像嚣上,这也是新闻报道中黄绿色图像的来由。

⑥微光技术大大拓展了我们人类的视觉领域,它能弥补人眼在空间、时间、能量和光谱方面分辨能力的不足,而且能以人眼的自然观察习惯来显示图像,适合部队夜间行动和作战、所以它一出现便引起各国军界的关注,成为夜视技术领域发展的重点。

⑦引领人们冲破黑暗的微光技术,在被预言为“光电世纪”的21世纪里,还将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12、修改选文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13、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14、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15、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16、微光夜视器材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7、微光技术出现的重大意义是什么?(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洲际导弹自述》答案

1.略 2.⑴弯下手指头计数时,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居首位。⑵比喻力量达不到。⑶先动手以制服对方。⑷照着自己一向的做法去做。 3.发动机、制导系统、弹体结构 4.略 5.⑴列数字⑵作比较⑶打比方⑷分类别 6.逻辑顺序;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7.完成拍摄任务。(意思对即可) 8.制动火箭、回收系统、跟踪遥测设备。 9.需要解决以下问题:①有先进的隔热调温设施。②返回时星体得保持100度转角,头向地球。③回收舱与仪器舱分离后,制动火箭能自动点火。④面遥控系统和卫星的程控系统必须匹配无误。(意思对即可) 10.选线准确,快捷。(意思对即可) 11.带回信息资料,进行搭载实验。(意思对即可) 12.黄绿光是人眼最敏感的光(或:黄绿光的波长是人眼最敏感的波长) 13.微光技术 14.逻辑顺序 15.举例子,下定义 16.首先把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视的光信号。 17.微光技术大大拓宽了我们人类的视觉领域。 18.介绍了微光技术的优点、原理及广泛应用。

《洲际导弹自述》同步练习2

作者: 加入日期:06-02-17

洲际导弹自述

自主积累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威慑( 贻( )误 比拟( 我行我素(

二、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有(     )。

贻误:耽误 ②首屈一指:表示第一,居首位

临阵磨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④措手不及:临时来不及应付

高不可攀:高得很难攀登。形容很难达到。⑥ 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

⑦我行我素:按照我平时的做法去做 ⑧ 一纸空文:指一张空白的文书

三、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崇山峻岭,是   着的曲线;江河溪流,是   着的曲线;大海汪洋,是     着的曲线。

A.流动 B.屹立 C.翻腾

能力训练

四、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抓住它什么特征来说明的?

答:

五、本文是一篇科技小品,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六、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七、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对洲际导弹作了全面、简要而通俗易懂的说明的?请找出三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答:

开放拓展

八、阅读理解,完成下面各题。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做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究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年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 (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至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选文说明的对象是

2.选文第①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这是 的说明方法。

1 2

3.选文第③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 )。

A.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B.对晕的成因做出科学解释的实验。

C.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这种光象。 D.折射角不同,它们才显出各自不同的本色。

4.对选文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晕是阳光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B.晕是阳光经过空气的反射形成的。

C.晕是光线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D.晕是光线经过空气的反射形成的。

5.选文第⑤段举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

6.选文第⑥段把晕分成哪两种?简要说说这两种晕对天气各有哪些影响?

答:

7.仿写例句: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8.选文依次从几个方面来说明“晕”,下面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说概念 追溯历史 解释成因 说明作用

B解说概念 追溯历史 记述实验 划分种类

C描摹色彩 解说概念 解释成因 说明作用

D描摹色彩 记述实验 解释成因 划分种类

参考答案:

自主积累:一、yí shè nǐ sǜ  二、② ⑧ 三、B A C 四、能力训练:五、说明对象是洲际导弹,是抓住它威力强、速度快、飞得高、命中率高的特点进行说明。六、文章用拟人化手法把洲际导弹问世、分类、构造、特点及其威力和弱点都解说得十分清楚,文章把它赋予假定的人类行为,读起来生动风趣,易于理解。七、一段、( 1 )介绍洲际导弹“诞生”的时间、地点和巨大作用。二段、( 2-8 )介绍洲际导弹的类别、构造、使用的动力燃料等等。三段、( 9-15 )介绍洲际导弹的外形、速度、威力、发展变化以及发展变化的原因。四、是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分类别:第二段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按飞行方式、按射程介绍导弹的类别作比较:第三段把导弹与炮弹作比较,说明导弹的优越性。列数字:“爆炸的威力有的相当于一百万梯恩梯炸药。”用数字说明它的强大威力。开放拓展:八、1.晕 2.作比较 鲜亮程度 色彩排列顺序 3.A 4.A 5.晕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6.短晕:会出现风雨等天气变化;长晕:不会有风雨天气变化 7.提示:表因果关系,两个原因在后,且为递进关系 8.A 

《洲际导弹自述》同步练习(语文版)七级下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