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会通超胜”翻译思想例说

发布时间:2018-09-04 22:44:25

徐光启会通超胜翻译思想例说
作者:许文胜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年第04

        摘要:文章立足社会历史文化语境,通过对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及编译《崇祯历书》两件极具历史价值的翻译事件进行阐述,细致描画徐光启会通超胜翻译思想的提出背景和时代需求。文章试图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与描画,阐述徐光启作为一名译者如何联系翻译与社会、如何通过翻译促进学科发展、积极通过实践确保翻译精准到位,以期拓展当下翻译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崇祯历书》

        中图分类号:H315.9A011708

        自翻译学获得独立学科地位以来,我国的翻译理论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借鉴和转换使用这一方面。近二三十年来,每有西方新翻译理论界说出现,几乎都会迅速得到国内翻译学界和文化学界的关注。但作为一门学科,我国文化传统中仍存在着大量有待进一步耙梳、整理并值得投入精力进行现代转换和阐释的翻译学史料和翻译学述说。在研究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多种哲学概念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考察和探究。[1]11本文基于《几何原本》翻译和《崇祯历书》编译两大历史事件,试图从社会需求和社会接受的角度来剖析明朝末年进步士大夫代表徐光启会通超胜翻译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基于社会需求的《几何原本》翻译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明末数学家、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我国近代学习科学、追求真理的先行者,著名科技先驱和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他首先和欧洲文明交往,将欧洲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数学和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了我国,为中国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

        1. 《几何原本》译介始末

        徐光启在南京结识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在与后者的交往中,徐光启深深意识到打破民族障壁、博采外域先进文明,是推进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徐光启不仅深深折服于西方天文、历法、水利、地理等学科知识,还想要将这些经典翻译过来,供国人研学,以矫正明末空疏的学术气氛。徐光启曾向利玛窦进言:先生所携经书中,微言妙义,海涵地负,诚得同志数辈,相共传译,使人人饫闻至论,获厥原本,且得窃其绪余,以裨益民用,斯亦千古大快也,岂有意乎?”[2]329《利玛窦中国札记》也明确记载徐保禄(即徐光启的教名)博士有这样一种想法,既然已经印刷了有关信仰和道德的书籍,现在他们就应该印行一些有关欧洲科学的书籍,引导人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则要新奇而有证明”[3]517。感动于徐光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诚意和热忱,利玛窦决定采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希腊文:Eukleidhj,前325265)的著作Euclid’s Elements(即后世广为人知的《几何原本》)做算学教材,向徐光启讲授西方的数学理论。

徐光启“会通超胜”翻译思想例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