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改革开放20年建设成就(1978年12月—1999年)

发布时间:2011-03-02 09:16:36

中国人民解放军改革开放20年建设成就(197812—1999年)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在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主席关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指导下,实行一系列重大改革,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民解放军建设实行战略性转变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军建设实行了战略性的转变──向着数量规模适度、体制编制科学、武器装备精良、人员素质很高、后勤保障有力、军事思想先进、提高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的方向发展,实现了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历史性的跨越。

    人民解放军建设实行的第一次战略性转变是1985年邓小平同志作出的划时代的决策: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这一战略转变,使我军能充分利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以现代化为目标,进行军队的质量建设,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人民解放军建设实行的第二次战略性转变是1993年江泽民主席主持中央军委分析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和战争形态的变化,特别是世界范围内高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提出了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强调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上。军委继而提出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我军建设两次战略性转变,经历了10年的历史跨度,两代领导人接力,实现了认识的两次飞跃,把我军建设推向高技术战场,推向了世界军事革命发展大潮之中。

    武器装备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重视科技强军的指导思想下,我军武器装备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运用于装备建设,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完成研制并交付部队,我军拥有了一些克敌制胜的先进作战手段,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海军武器装备初步形成了海上机动作战、基地防御作战和海基自卫反击作战的装备体系,海上机动编队开始具备立体反潜和超视距反舰能力;空军武器装备基本形成歼击机、对地攻击飞机、运输机和多种支援保障飞机相配套的装备体系,构成了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相结合的防空火力配系和与国土防空相适应的对空情报网;战略导弹部队武器装备初步形成了固体与液体并存,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配套的武器系列;陆军的武器装备在火力压制、装甲突击、野战防空、机动作战及支援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电子信息装备的数字化、综合化、一体化、保密和抗干扰能力有所提高。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取得的这些成就,是在20年维持低水平国防支出的情况下取得的。

    人民解放军体制编制的改革

    以先后裁减员额100万和50万为标志,人民解放军体制编制实行重大变革,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发展。从1985年6月邓小平宣布裁减军队员额100万,到1997年9月江泽民再次宣布3年内裁减军队员额50万,军队建设正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人民解放军结构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组建了合成集团军、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和特种部队等,编成内的兵种部队有所充实;撤并减少了一大批建制单位;精简了机关机构,理顺了部分领导、指挥和保障关系,促进了军队质量建设,提高了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防卫作战能力。

    以1983年3月20日我军第一支预备役部队宣告诞生为标志,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今,我军预备役部队已由当初的单一步兵发展成为拥有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和防化兵在内的诸兵种合成的重要国防武装力量。

    人民解放军的教育体系

    我军院校教育在改革中阔步前进,形成了指挥军官初、中、高三级培训体制和专业技术军官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五个层次的专业教育体系。1978年以来,全军院校共培养各类人才百余万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万余人,并取得了一批先进的科研成果。建设了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博士、硕士导师4000余人。

    人民解放军的干部制度改革

    我军干部制度改革成绩斐然。从加强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干部制度入手,顺利实施新现役军官服役制度、军官军衔制度、文职干部制度,先后出台数百项政策法规,奠定了依法加强我军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框架。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重要领导岗位。自1980年起,我军坚持实行经过院校生长和提拔干部的制度,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干部由1978年的8.1%上升到目前的60.5%。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千余名高级专业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离退休制度逐步完善,15万多名离退休干部得到安置。

    人民解放军法制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的军事法制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为龙头,全面涵盖国防组织体制、国防科技生产、国防动员、战备训练、军事勤务、行政管理、政治工作、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军事法律体系框架。

    20年来,我国的军事立法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修订了国防法、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人民防空法、预备役军官法、香港驻军法等12部专门规范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法律以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

    ──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了国防交通条例、征兵工作条例、民兵工作条例等四十多件军事行政法规。

    ──中央军委制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政治工作条例、后勤条例、内务条令、纪律条令等七十多件军事法规。

    ──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制定了一千多件军事规章。

    目前已颁布军事法律13部,军事法规、军事行政法规100多件,军事规章1000多件,与此同时,军事执法、军事司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依法治军方针的贯彻落实。

    人民解放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人民解放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走在全社会前列。各部队与地方广泛开展军民共建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活动,目前已发展有4万多个军民共建点,培养了数百万名军地两用人才。与此同时,各部队倡导和参加的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目前国家命名的双拥模范城(县)197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名的双拥模范城(县)800多个,这些双拥模范城(县)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为适应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我军先后开放了101个机场、29个港口码头、300余条铁路专用线、90余条通信线路和近500个边境口岸,还开辟了民用航线460条,为支援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建成民品生产线470多条,遍及20多个行业和领域,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巨型计算机使我国在大型科学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方面取得突破,在气象、地质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总参信息工程学院研制的“04程控数字交换机”,打破了国外企业对国内通信市场的垄断,创造产值36亿元。从1985年至今,全军用科技成果支援国家经济建设项目1000多个,解决国家急需的科研攻关项目100多个,共有3.5万项科研成果转为民用,使一批面临困境的企业扭亏为盈。

    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外交

    中国的军事外交是中国总体外交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贯彻执行国家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遵循军事外交为国家总体外交服务、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积极开展与外国军队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为促进国家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队共派出1300多个代表团访问了80多个国家。来访的代表团有2100多个,其中由国防部长、三军总司令和总参谋长率领的代表团有1100多个。此外,90年代以来,中国海军派舰艇访问了20多个国家,接待了17个国家的军舰访华。特别是1997年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横渡太平洋,首抵美国本土和南美大陆访问,在国际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到1998年底,中国军队已同100多个国家的军队建立了联系,驻外武官机构已达99个,是改革开放前的1.3倍。在华设立武官处的国家已达65个。

    中国军队与外方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原则基础上进行的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的科技强军和质量建军提供了有力的服务,加速了中国国防高新技术的发展,也对推动对方国家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专业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仅自1991年以来,中国军队就派出了各类团组800多批,2万多人次出国参观考察、合作研究。应邀来访的外国专家学者在1996年就有近千人。

    援外工作是中国军事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队共向70多个国家提供了体育、文化、医疗卫生、教育培训、装备器材等方面的无私援助,为受援国维护独立主权,为促进受援国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贡献。

    在双边、多边、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方面,中国与有关邻国达成了在边境地区建立信任措施和裁军协定,中俄两国国防部签署了关于预防危险军事活动的协定,中美两军签署了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协定并在互派人员观摩对方联合训练演习方面开展合作达成一致;中国军队派人员参加了一系列国际和地区安全或防务问题研讨会、对话会以及国际军控和裁军谈判,重申中国的一贯正确立场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自1989年以来,中国军队还先后派出1200多人次的军事人员参加了联合国的6个维和行动。

    此外,中国军队成功地举办或参与举办了一些国际性会议和展览会,为国际军事医学、后勤装备技术和军体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改革开放20年建设成就(1978年12月—1999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