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评弹的来由及流派

发布时间:2023-01-28 03:08:17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苏州评弹的来由及流派作者:钮惠清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年第03摘要:才苏州评弹大约形成(或有正式文字记载)是在明末清初。明朝时期我国情节性艺术(指故事、有情节内容)已经成熟。由于演义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的出现和发展,就直接影响和推动了苏州评弹的兴起,明代戏曲兴盛,特别是昆曲的兴起,繁荣不仅影响其它戏曲,也影响了说唱艺术。后来昆曲逐渐衰落,各种地方戏曲兴起,用各地方言演唱的地方戏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青睐,这也促使说唱艺术加速与各地方言的结合。关键词:苏州评弹;由来;流派中图分类号:J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8-0153-01评弹表演艺术在当初经济发达的苏州,是符合他们欣赏要求的文艺,能反映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观念,所以越来越希望有表演性的通俗文艺来满足他们对表现声色的需求,又由于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唱曲为生的卖唱队伍,这就影响着苏州评弹的形成和发展。一、评弹艺术的由来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苏州评弹包括:苏州评话(只说不唱)、苏州弹词(有说有唱),是两个不同曲种的合称。“评话”早在元朝已有记载。当时有句话:“讲论只凭三寸舌,称评天下浅和深。”这就是评话中“评”字的来源,不光是讲故事,还有评论的意思。后来发展为南方的评话和北方的评书。评话和苏州方言相结,就形成了苏州评话。除苏州评话外,还有扬州、南京、杭州等评话。“弹词”最早历史记载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当时曾记载:“优人百戏、渔鼓弹词、声音鼎沸。”弹词流传到江南和苏州方言结合形成苏州弹词,除苏州弹词外还有扬州弹词、长沙弹词、贵州弹词等。明末就有人将董其昌编为故事以说唱形式来表达。然而以文字记载较多的是说书先生王周士的故事,乾隆41年第四次下江南去玄妙观听王周士说书,并将其请至皇帝下塌行宫——沧浪亭说书,听上瘾,就把他带至北京皇宫御前说书。半年后准其回乡,并封他“七品书王”,并提了“光前裕后”四字。王衣锦回乡后成立了说书先生第一个行会组织——《光裕公所》(即现在第一天门苏州市评弹团团部所在地)。苏州平话和苏州弹词俗称说书,平话称大书,弹词称小书。评话讲述的故事内容其题材多为战争场面,或是朝代更替,反映面广而大,它可以把几十万人的战争场面描绘的淋漓尽致,所以称大书。而弹词的内容比较狭窄,大多描写爱情或好人受害平反昭雪,虽也有反映宫廷斗争的故事,也大多局限在人际关系上,描写细腻,刻画人物生动,故称小书。说书的场合称书场,或称书厅、书苑。到书场为什么不叫“看书”而称“听书”,因为它是一种听觉艺术,是一种以形象思维。二、评弹艺术的主要流派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评弹主要有马调、徐调、沈薛调、俞调、周调、杨调等;其中马调是评弹艺术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流派。马调以吟诵为主,音乐性不强,但节奏明快、流畅。经其后辈师承的发展,马调已初步形成体系。如有魏玉卿根据自己的条件发展而成的魏调,魏玉卿又传子魏含英,他又对魏调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加强了音乐性。马如飞以擅唱《珍珠塔》而闻名,人称“塔王”。徐调是徐云志所创的流派唱腔。采用真假嗓结合的唱法,创出了“长腔”、“短腔”、“长短腔”、“长长腔”、“变腔”、“新腔”等9种唱腔,丰富了苏州评弹唱腔的表现力。形成了唱腔委婉、节奏舒缓的“徐调”,人称“糯米腔”、“迷魂腔”。听众称沈俭安的唱腔为沈调,薜筱卿的为薜调。虽然也有并称为沈薜调的错误说法,但是始终这是两个演唱流派。沈、薜调共同的特点是吐字清晰、明快流畅,但由于二人的个性、秉赋及在书中担任的角色不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沈俭安嗓音哑糯,行腔委婉,韵味醇厚,而薜筱卿嗓音清脆,吐字锉锵,口角爽利、两种唱腔正好互相映衬,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夏荷生继承“俞调”所创的流派唱腔。夏荷生(1899-1946年),浙江嘉善人。少年时从伯父夏吟道学唱俞调,后从演唱《描金风》、《三笑》名家钱幼卿学艺,出师后声誉胜过乃师。他定音较高,以响弹响唱为特色。演唱时,上半句用假嗓,下半句用真嗓,真假嗓结合十分贴切自然。他演唱的《描金风》有很多创造,人称“描王”。周调以亲切含蓄、温文舒缓为特色,结构严谨、节奏平稳、板眼分明、咬字清晰。叙事、表达内容明白晓畅,既充分发挥说唱音乐的吟诵行腔特点,又注重唱腔的音乐

苏州评弹的来由及流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