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最新时评:舌尖上的中国五味杂陈

发布时间:2019-07-16 05:21:58

2019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最新时评:舌尖上的中国五味杂陈

影视剧中,和食物有关的章节,总是容易在心里占据一席之地。即使多年之后,剧情淡忘,仍然会记得《满汉全席》里的“踏雪寻熊、一掌乾坤”、《吐司》中启发过英国国宝级美食家NigelSlater的“柠檬酥皮派”、朱莉娅从朱莉那里学来的“勃艮第红酒炖牛肉”、日本东京“茶泡饭三姐妹”,还有《喜福会》上那只“最差的螃蟹”……

要进入观众的心,先抓住观众的胃。以食物为题材的纪录片,就更有理由大张旗鼓——《流行世界的美食》、《环球美食通》、《蔡澜叹名菜》,莫不如此。以赤道为直径,在广阔的球面上边走边吃,几乎不用任何煽情的解说,直观的美味本身就具有无限沟通能力。

见过最夸张的美食纪录片《食在中国》,轰轰烈烈100道名菜,先由说书先生正装上场拍响惊堂木,细数那菜式的来历,再叫高级厨子操起菜刀一一做来,从努尔哈赤引出“黄金肉”,由轰炸东京做成“平地一声雷”,再来个慈禧太后老佛爷的段子,捧一捧“芝麻烧饼”——那叫一个煞有介事。

虽然饕餮之意不在听史,但“掌故+烹饪”仍然作为美食题材纪录片的常见模式流传,可见对于口腹之欲,中国人向来是要给套上一个“文化”的壳,不然便是“狼吞牛饮”,吃相既难看,又无益风雅。

真味只是淡

对于从先秦时期就开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中国人来讲,美食与文化,根本不消“起云剂”之流,天生水乳交融——经史子集多的是吃喝规矩;八大菜系各有地域归属,细讲起来又是多少地方志、断代史;现当代文化人也没少谈饮食男女:许地山讴歌落花生,周作人喜食豆腐,汪曾祺爱豆汁儿,陆文夫难忘红汤面……早有人以《舌尖上的中国》为题,汇集起现当代名家们的写食记忆。

陈晓卿此番拍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打破厨艺与人文之间的壁垒,本不足为奇。奇的倒是,虽然导演意图以文化内涵使其与众多烹饪类美食纪录片相异,但大部分时间,却刻意选择回避“文艺”。

《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7个章节的划分不干地域菜系、无涉历史掌故,也没有牲畜鱼禽的明确指涉。讲到豆腐,只匆匆带过一句淮南王刘安,再无长篇借题发挥;说起五味,明明可以借一句“不得其酱,不食”,也弃之不用;走南闯北,近百个地区走访下来,总会碰到一两个盛产作家的村寨,现成句子信手拈来,可到底也没有出现过一次林语堂,或是梁实秋。“不在场的人”,比起目及之物,也许更说明问题。

至于猎奇,更加不见。即使镜头所载是平素难得一见的冰面撒网、梯田种稻,仍然用最平淡的语气描述,因为在镜中人,那原本是再平常不过的生活。

陈晓卿说,一样是做牛肉,如果做的是“牛肉牌”牛肉,它的品牌就不会特别清晰。要是做“灯影”牛肉,或者“平遥”牛肉,大家就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如今,“陈晓卿牌”舌尖,果然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浓肥甘辛非真味,真味只是淡。”

传统的酸苦

最大的品牌价值,与其说是文化内涵,倒不如说是传统。

看看纪录片所请的两位总顾问,也可获悉一二。蔡澜长居华洋杂处的香港,各种fusion融合菜系,他偏偏不为所动,独爱穿梭于穷街陋巷,寻觅竹升面的沧海遗珠、自开工厂灌肠的和兴腊味、需要配酸萝卜吃才算最传统的云吞面……而沈宏非最爱的上海本帮菜馆子,是店面局促的老吉士、环境有80年代感的阿山饭店。推荐的菜式,那么是花钱都买不到的“汪姐”手势:自家阳台坛子里出产的糟鸡醉蟹。

就连陈晓卿自己,也“喜欢的是偏门儿小破馆子,不讲究环境服务,永远属于拾遗补缺的范畴”,以至于当好友冯唐要求馆子档次高点儿的时候,他几乎当场“宕机”。拍摄《舌尖》,除了请教专业“吃货”,还凝聚了大量草根达人的隐形力量。只有草根,才知道一个地方最传统最接地气的食物,该向何处寻。

《舌尖》中的每个篇章,细看之下,无不是在向传统致敬。宁可舍弃令人垂涎欲滴的可口菜式,也要让繁复的食品制作工艺一一毕现:挖笋的技巧、井盐的炮制、千万颗糯米如何研磨打压成一块脚板年糕……《舌尖》所显露出来的气质,相比美食节目,倒更像央视前些年制作的另一部纪录片《留住手艺》。看《留住手艺》中的老匠人演示着濒临灭绝的“编蓑衣”、“纳千层鞋底”、“纺毛纱”,感觉和《舌尖》里的“烧制黑陶”、“发酵毛豆腐”、“烤乳扇”何其相似。

浏览《舌尖》主创之一的博客,意外看见“任长箴”的名字。他是《舌尖》的执行总导演、第一章《自然的馈赠》导演,也正是《留住手艺》的编导。忽然之间,如遇故人。

一代更比一代寡淡

从舌尖,看中国。

传统的好处,不仅在于传承过程中可见的历史;还在于,当传统走到了历史的悬崖,行将不继时,更让我们看清楚自己所处的时代。

大量后继无人的传统,无疑在警示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价值观的单一。

一方面,中国有着最吃苦耐劳的劳动者。在《舌尖》中,我们能看到太多劳动者的群像——香格里拉姑娘卓玛,清晨3点上山采摘松茸,每走1公里才能发现一个;湖北嘉鱼湖畔的挖藕人,心忧藕贱愿天寒;江苏兴化的夏老伯,每天要给长得比自己还高的芋头叶浇上四次水;在澳门阿伦的记忆里,父母始终只是在店里日夜忙碌的两个身影。

如今,城里人大都“上岸”心切,恨不能20岁踏进社会,30岁就赚够荣休。而中国乡村的大多数劳动者,“58岁还想多干几年”,没因为年迈失去劳动能力的,七八十岁仍然上山下地。

另一方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天劳作完毕,就地煮鱼挖笋,便是一道美味。《舌尖》对中国乡村水墨画一般诗意的镜头表达,又让人依稀走进理想中的桃花源,无论魏晋,时间静止,天地之间弥漫着与世无争的恬静气息。当事人对艰苦的劳动安之假设素,旁观者纵使万般感慨,也无从张开褒贬的口舌。

酸苦与甘甜在老一辈人们不假思索的恪守传统中获得微妙的平衡。但在晚辈眼中,这样的平衡无异于抱残守缺,地少人多、农产附加值低廉,外加周边同龄人的影响,越来越多人背井离乡,一切向钱看。用“安贫乐道”的态度固守传统,不仅意味着生活辛苦清贫,而且也得不到主流价值观的认可。在什么话题都要同“高帅富”扯上点关系的当代,“安贫乐道”已经不再是个褒义词。在“唯富论”来势汹涌的滚滚浪潮中,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不再多元,山清水秀不敌水泥森林,正如《舌尖》的旁白:“都说大澳是观赏日落最理想的地方,这里,指的也许不仅仅是风景。”

50年后,三代人完成更替,假设是再拍《舌尖上的中国》,我们的味蕾上,会失去多少滋味?

“人情味”微咸

有人说,“看《舌尖》,手边如不放点吃的,就太遭罪了。”美食固然叫人流哈喇子,对食物的敬惜,却也着实叫人眼湿。

看过《舌尖》后我的反应,除了就手找来一切能吃的解馋,还有次日淘米时,会更在意分量——不要煮多了吃不完,浪费太多人的劳动。

中国人常常嘲笑老外的“笨”,做道菜要配10把刀!哪像我们,一把大刀走天下,斩切削拍样样行。但是和食品产业链机械化程度很高的欧美相比,我们的美味太多依赖手工打造,往往越费人工的越精彩。如《舌尖》所云:“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做豆腐都是极其辛苦的事。”正因如此,每一块豆腐,都很珍贵;每一截莲藕,都灌满汗水;每一粒海胆背后,都有个身绑50斤铁块的深潜者。

《时间的味道》里这样说:“腌腊、风干、糟醉和烟熏等等古老的方法,在保鲜之余,也曾意外地让我们获得了与鲜食截然不同、有时甚至更加醇厚鲜美的味道。”之所以要保鲜,历史上大多是出于举族迁徙或远途行脚的必要。又说徽菜嗜臭,始作俑者当年想必也是惜物,败坏了犹且不舍,方才歪打正着。

再看收获之后,劳动者敬天惜地,感恩之情在“挖笋不伤根”、“用松针掩盖菌坑”、“对小鱼网开一面”等处尽显无遗。《舌尖》带出的,不仅是饮食传统或一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更是在传达这样一种质朴的珍惜与感恩,以及不过度开采、用竭资源的古老智慧。

说到纪录片的拍摄由头,陈晓卿轻描淡写:“央视不是缺纪录片吗,所以我们就去拍了。”但这也是在央视工作20多年来,他第一次自己上报选题。选择食物,说到底,是“带着吃货的印迹”,“像你我这样的吃货,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

片子播出以后,有阴谋论者怀疑,在这个食品安全处在风口浪尖的时刻,拍这样的“有味中国”,是想掩盖“有毒中国”的真相。对此,倒是一位主创的家人答得最好——“看过美才知道丑,才会懂得感恩和敬畏。”

“有味中国”,比美食更浓郁的,是“人情味”。正是这普世价值,造就了《舌尖》在文化输出上的成功。

甜蜜生活才是正经事

《舌尖》虽然通篇没有非常闪耀的亮点,也没有特别突出的拍摄技巧,却仍然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它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纪录片;第一次让戛纳电视节关注中国美食纪录片,点击量仅次于《超级工程》,还被组委会主席点名观看;也是第一次让中国美食纪录片在网络上掀起评议热潮。

除了作品本身的口口相传,央视对播出时间段的安排,也对本片的不胫而走起到了关键作用。201711日,央视新推纪录片频道〔CCTV9〕,但专业频道的出现并没有扭转纪录片在电视行业边缘化的命运。同时央视1套的“见证·影像志”栏目也难以为继。去年年底,陈晓卿的身份从“见证”栏目制片人变作正在筹备中的新栏目“魅力纪录”主创。而今,“魅力纪录”每晚1030分播出。这个“最难将息的黄金时段”,无疑是为年轻观众群而设。

而文艺青年们明显没有辜负央视的期待。对了,现在的文艺青年,似乎并不愿意顶此名号行世,而更乐意以“吃货”自居。这几天,文艺青年的集中营“豆瓣网”几乎成了“郫县豆瓣”,所说所议,大抵吃喝。“舌尖体”开始流行并迅速演变成“舌尖上的大学”、“舌尖上的英国”、“舌尖上的元素周期表”。淘宝网上“诺邓火腿”的销量翻了几番,半夜里,全国上下无数馋虫在躁动:“我至少30次忍不住打开淘宝,搜索有没有这个吃的!”还有网民自发建立专题网站“舌尖上的中国”,把7个章节里涉及到的吃食通通罗列出购买渠道,叫人叹为观止。“不会烧饭的文艺青年不是好青年”——这样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

和日本《深夜食堂》式的散文诗相比,《舌尖》更像是深夜的一碗热汤面,温暖了肠胃,掰直了三观,叫那颓废哀怨焦躁的,都暂时放下与“庸常生活”搏斗的苦恼,重新归顺于踏实可亲的“日常生活”。

要知道现在的文艺青年,并不一味追求风花雪月、曲高和寡。按美食家沈宏非的说法,“几千年的农耕生产早已在中国人心里种下了基因”。文艺青年喜欢生活气息,就像他们并不介意涉足“黑暗料理界”。而《舌尖》从选材到技巧处理,都符合年轻人的脾胃——自然、老手艺、民俗遗风;西化的角度和剪接;旁白在客观和抒情之间取得平衡;配乐既不煽情,也不沉闷乏味;信息量大,视觉效果出彩;有适合观赏的观众视角,也有代入体验的作者视角。这些,与其说是经过精心预谋,倒不如说,是主创们同样的年轻〔或心态年轻〕,让作者与受众不谋而合,无论是审美倾向,还是价值取向。

陈晓卿说:“所谓美食,其实就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

那么《舌尖》的走红无疑传达出一个好消息:这世上热爱生活的人,仍然占大多数。

2019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最新时评:舌尖上的中国五味杂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