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2001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二 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 - 32

发布时间:2019-08-05 22:07:51

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

一、教材简析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溶解水平是不同的。本课以食盐和小苏打这两种常见的家用物品为例展开实验,效果非常明显食盐比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水平强,一般在20℃时,50毫升水里能溶解18克食盐,50毫升水里能溶解5克小苏打。不但如此,教材还特别强调了实验的公平性和做实验的方法。另外,教材后半部分以汽水为例,让学生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水平,旨在让学生明白除了部分固体和液体,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二、教学背景

本课是溶解单元的第4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固体和液体),观察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研究了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学生已经收获了很多科学认知和经验积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研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关键是实验的公平性和实验方法需要强调,即使这方面之前有多次涉及,但四年级上册的学生掌握的还不是很好。本课教材的后半部分“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水平”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认知,之前几乎没有涉及。

四、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的前两个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变化情况,从而让学生理解到有些物质在水中能够溶解,有些物质在水中不能够溶解。通过观察现象,学生知道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能够溶解,并形成了如何判断一种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的意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是观察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水平,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明显的了解到在50ml的水中,食盐比小苏打溶解得快。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安排,学生不但仅知道固体物质不但能够溶解在水中,而且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有大有小;另一个活动是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水平,让学生意识到不但仅只有固体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气体也能够溶解在水中。所以对溶解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习了这个课时,再来学习《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不是从固体-液体-固体-气体,而是固体-气体-液体,这样更符合认知规律。本来我想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中的第二部分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水平安排在《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之后,但考虑到时间因素,还是把第四课时提到第三课时前面。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中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水平这个实验看起来很简单,但到学生做实验时却出现问题有些学生实验结果是食盐在50ml水中的溶解水平要大于小苏打,而有些小朋友的结果却是相反。原来是学生在做小苏打的溶解实验时,因为看不清底部,有些为了跟其他人比快,没有等小苏打彻底溶解就放进另一包。这是我的疏忽,没让他们在溶解过程中耐心等待,强调指出一定要完全溶解了才能够放第二包;没有提醒他们这不是比赛快慢,而是实验探究,通过探究得出准确的结论。

科学探究需要有耐心和细心!

教科2001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二 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 -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