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功效系数法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后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

发布时间:2018-01-29 12:08:26

应用功效系数法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后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
作者:刘建丽 孙爱峰
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5年第03

        [摘要] 目的 评价三类特定人群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的效果,为行为指导干预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应用基于功效系数的可信区间法评价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暗娼、孕产妇和性病门诊男就诊者为调查对象,不记名调查的形式获得的健康教育干预后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资料。结果 通过计算得到3类特定人群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的总功效系数的排序为:共用针具传播>②血传播>③母婴传播>④同桌吃饭传播>⑤蚊虫叮咬传播>⑥安全套降低传播危险>⑦外表识别感染者>⑧单一性伴降低传播危险,②③④⑤⑦⑧两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市3类特定人群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单一性伴降低传播危险、外表识别感染者和安全套降低传播危险,应采取得力措施开展行为干预措施,有效控制艾滋病在人群中的流行。

        [关键词] 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功效系数;可信区间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1c-0055-02

        世界范围内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艾滋病不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难题。开展健康教育,进行行为干预是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措施。为此,笔者应用基于功效系数的可信区间法对暗娼、孕产妇和在性病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的资料进行综合评价,阐明特定人群开展健康教育的重点,为指导行为干预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有效控制艾滋病在人群中的流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暗娼、孕产妇和性病门诊男就诊者为调查对象,应用设定的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调查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外表识别感染者、蚊虫叮咬传播、同桌吃饭传播、血传播、共用针具传播、母婴传播安全套降低传播危险和单一性伴降低传播。调查时以不记名调查的形式完成,统计所得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观测值见表1[1]

应用功效系数法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后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