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费尔巴哈论》有感

发布时间:2019-06-17 01:53:56

费尔巴哈论有感

按照老师要求,我拜读了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费尔巴哈论》。开始只是抱着应付的心态去读,但稍看片刻,就被其中的一些内容所吸引。

《费尔巴哈论》一共分为四章,在第一章中恩格斯开始从一个命题来揭示黑格尔辩证法,并对黑格尔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从而引出了费尔巴哈的思想,这也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

原文开始介绍了黑格尔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这个命题在当时社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保守的也就是维护当时政府的以至于当时的德国皇帝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认为这是“把当时存在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警察国专断司法、书报检查制度祝福。”毫无疑问,这是片面的出现这种认知错误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能按照黑格尔辩证法看待问题。在黑格尔看来,绝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也就是说,在那些制度建立之时,它们是现实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会丧失其现实性、不合理性,它们注定会被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代替。

在这一点上我是认同的,之后文中提到这个观点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对于命题的转变过程,我不甚明白,但对于转变后的命题,我有一些疑惑现存的一切东西都会灭亡吗?随着历史的发展,现实中的事物、制度可能会发生更迭,但人类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会灭亡吗?如果这里的“历史的发展”是在宇宙的层面考虑的话,毫无疑问,人类总有一天会灭亡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在那个时候谈论这个命题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的演变中,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会发生更迭,总有一些东西会始终保留在人类社会中。虽然有点鸡蛋里挑骨头,但对于这个命题的主要思想我还是认同的。在我看来,无论现实中遇到什么,那都是暂时的,处于顺境就应居安思危,处于逆境就要积极面对,它们总有一天会逝去,而只有我们嘴角的笑容是可以在我们的一生中永存的。这也就是黑格尔辩证法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同时在文中提到,在黑格尔看来“哲学所应当认识的真理不再是一堆现成的、一经发现就只要熟读死记的教条了,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这句话令我感触颇深。现在我们绝大部分的学生往往是在死记硬背着书本上的一条条“真理”,理论知识雄厚,但实践能力,自己钻研,发现新知的能力很弱,遇见难题就往往如文中所说“出来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虽然这有断章取义的感觉,但这的确成为了对我的启示。

费尔巴哈论》的第二章中,恩格斯从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评判了费尔巴哈的一些观点,即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和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在这一部分我看的比较糊涂,但其中的一些细节还是令我印象深刻。

恩格斯在谈论到世界的可知性时写道:“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这正与邓小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一致,在这一点上恩格斯不禁为费尔巴哈遗憾。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它往往为科学所验证,然而费尔巴哈在世时,近代科学还在酝酿,这使得当时的科学发现不为费尔巴哈所知,他的一些错误观点就可以理解了。这也不得不说机遇对人才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而我们正应该把握住现在中国飞速发展的机会,凭借自己的才能努力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费尔巴哈论》的第三章中,恩格斯批判揭露费尔巴哈宗教观道德观以及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如何陷入唯心主义在这一部分我与费尔巴哈的一些想法相悖

在宗教方面费尔巴哈断言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关系只有在用宗教名义使之神圣化以才会获得自己的完整意义并不存在这种纯粹的人际关系这种想法对于我这种对世界充满善意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我也难以猜测费尔巴哈是生活什么环境里才诞生出这种消极的思想。这里不得不再次感慨环境对人的影响。

费尔巴哈论》的第四章中,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全面的论述,尤其是在唯物史观方面。这是整本书的重点部分,也是我无话可说的部分。

在这部分恩格斯一开始就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的他的意义在于让人们在认识任何事物时不加以任何唯心主义怪想也就是教人们如何认识事物 。它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辩证法,从而发展出唯物主义辩证法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事物。在文中恩格斯还说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创立除了马克思的聪颖还有决定意义的是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尤其是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基础。在唯物史观方面,他提出历史的偶然性由其内部的隐藏规律所支配,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发现这些规律。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这些问题,我不得不认同。

你敢抄吗

读《费尔巴哈论》有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