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 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0-04-12 12:25:14

文言文断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

2.通过练习,归纳总结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培养探索精神和自信,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消除畏难心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

2.学会通过审读主干和参照虚词断句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走近高考,感知题型:

(2017年全国Ⅰ卷)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目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10D

2006年北京卷)(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 齿 齿 明日 矣。

【三】尝试断句,探究方法: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并总结规律与方法:

1. 然。
2. 3. 曰其 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4. 之效

5. 同欲

6. 曰鬼 罄(qìng显现)于 类(虚构)之 故难

小结:通过找名词、虚词、特殊句式、修辞、总分、对话、引文等可以来确定句读。

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

1)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2)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四】迁移训练,学以致用: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1. 之 

2. 四者 也。

3.2012年湖南卷)下列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於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4.2017浙江卷)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使

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句意。本题需要注意假使足下之美”“足下之教的对称等。

我自己知道我愚妄固执,不能用心学习,假如能够用心学习,也不能有所成就,殷切想要领略您的美德,他日一定接受您的教诲,为官处事中不再有过失,自古以来,没有不学习能够名垂于后世的人,希望您努力。

【五】 课堂总结,反思领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通过找名词、虚词、特殊句式、修辞、总分、对话、引文等来确定句读。当然,良好的语感也能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希望大家课后多多积累、多多练习。

【六】课后作业,巩固夯实。

().2017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靖康之祸,官书散失,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节选自吴澄《临川王文公集》序)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2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______________。(2分)
23.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临川集》在不同时期的命运。(4分)

【答案】

21.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22.苏洵、苏轼

23.政和间,列于官书;靖康后,不再盛行。

().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乃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word/media/image3.gif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舅尚书王筠其有佳致 奇:稀奇

B草隶虫篆 工:擅长

C.唯贞与卓独不 坐:受株连而获罪

D.贞累固辞 启:禀告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晋太傅安九世孙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B忧毁灭性,谁养母邪 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太建五年,贞还朝 入,具告沛公

D.后主敕舍人施文庆曰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B.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C.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D.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贞天性聪慧,小时候读过不少典籍,有的读过就能背诵,有的粗通大意;他八岁时写的诗就深得长辈称赞。

B.谢贞受府长史周确委托,为他撰写辞让都官尚书的表文。陈后主读过之后,怀疑该表文不是周确亲笔所作。

C.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

D.母亲去世后,谢贞一心守丧,极度悲痛,骨瘦如柴,令人叹息。他忧病而死后,后主下令长期供他儿子吃穿。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辙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6分)

2)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4分)

【答案】9A 10B 11B 12C

13.(1)谢贞猜度叔陵会有叛逆之心,就和阮卓自行疏远叔陵,每当有宴饮游乐,总是称病推辞,不曾参与。叔陵一向(或非常)钦敬他,不怪罪他。

2)吏部尚书姚察和谢贞交好,到谢贞病重的时候,姚察去探望他,问他身后之事。

【解析】10 B项,都是假如”“如果的意思;A项,前一个表判断,后一个是句末语气词;C,前一个是的意思,后一个是于是、就的意思。D项,前一个:于是,后一个:凭借、依靠。

11.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句意,本句意思为:父亲谢蔺因母亲阮氏去世,不吃饭哭泣到眼中出血而死。家人宾客害怕谢贞也会这样,叔父前往华严寺,请禅师来为谢贞说法。然后寻找句子一些特定的名词、动词进行推断。

12 C项,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不正确。文中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这一时期未能孝顺母亲。

文言文断句 教案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