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四平战败后是怎么组强起的百万大军

发布时间:2013-04-27 20:36:48

林彪四平战败后是怎么组强起的百万大军

四平之争

1946年春,林彪奉命集中东北民主联军全部主力,与国民党军在四平激战一个月,最终以伤亡近万人的代价演成主力大退却,几乎被打出了东北。八十年代有检讨四平保卫战得不偿失的书籍问世,据原东北民主联军27ZZ部主任刘振华说,当时彭真同志不让发表,但是书已经发出了,后来只好又做了一个更正,说是有得有失。

当时,中央严令林彪必须守住四平,伤亡几万人也要守住,守住四平就和平了。蒋介石也表示:不拿下四平,不停止战争;不打到长春,不商谈和平。林彪接到命令的第二天就把指挥所迁到了四平周边的梨树县境内,并致电中央,认为以目前的军力对比,固守四平的可能性不大,建议此战应以消灭敌人为主。以彭真为书记的东北局却提出平分大城市,天真地认为我不打不了,你也打不了我,三人小组坐下来一谈,就停战了。与林彪一样,民主联军广大干部都不相信守住四平就能迎来和平,因为国民党已经派大批部队来了东北。

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军事服从政治。命令不得不执行。打,硬着头皮打。林彪几乎动用了他在东北的全部主力,战场上先后投入了14个师旅,近15万人(当时共产党在东北的全部军队也不过20万)。国民党方面则集中了全美械王牌精锐新1军、新6军、71军等部10余万人。

林彪初战时采取了主动出击的形式以求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正面攻来的是郑洞国暂率的新1军和陈明仁率领的71军,郑指挥不动新1军,陈从沈阳迟迟赶来,这两支轻敌的王牌遇到民主联军的攻击。据参战老人回忆:他们的部队当时围住了一个加强连,但是打不下来,因为国民党的武器装备太好了,而民主联军只有步枪。万毅部不知从哪里捡来一门山炮,第一次试验时,炮弹打出去了,炮身翻了,把战士们都吓得够呛,但是因为太珍贵了,舍不得扔,正好派上了用场。指挥员抱试试看的心理打了一炮,结果这一炮居然让这个国民党加强连投降了。

初战告捷,四平坚守三天,第四天时林彪亲自来了前线。原东北民主联军19旅战士王振树说:他(林彪)穿得很朴素,挎一背包,像伙夫一样。张实杰说:他(林)讲了三种指挥员:一种指挥员是伤亡小、缴获大,这是最好的指挥员;第二种指挥员是伤亡大、缴获也大;第三种是伤亡大、缴获小。希望你们当第一种指挥员。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两军陷入了痛苦胶着。

第一阶段的交手让国民党军发现民主联军并非想像中那么不堪一击,他们开始严阵以待。据原国民党新150150团团副尤广才眼含泪花描述打三道林子的时候3营没攻上去,营长被撤职,连长枪毙,这个我都不忍回忆,很惨的

随着压力越来越大,民主联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原东北民主联军755团团长刘准讲:在撤出以前,我们已经伤亡900多人了,一个连队剩50来人,光连级干部就伤亡了18人,红军、抗战时期的老骨干差不多伤亡了三分之二。

正面防守四平的是黄克诚的新四军3师,战斗力最强,伤亡也最大。黄克诚一封又一封给中央和林彪发电,说不能再打了,必须得撤退了,但无论是中央还是林彪都对他保持沉默。黄克诚后来无理得跟林彪拍了桌子,林彪也没有任何表示,也不责怪,也不说同意。多年以后,黄克诚大将终于明白了林彪为什么不回答他,因为林彪无话可说,他只是在执行上级的命令。

四平久攻不下,蒋介石大为恼火,一面给杜聿明加压,一面电催孙立仁回新1军。514日,结束了本溪战事的廖耀湘带领新6军也开赴四平,围攻四平的国民党军达到了10个师的兵力,他们分三路向四平的远郊近郊包围,民主联军的战线被迫越拉越长、越拉越薄。威胁最大的是东南的新6军,这个美械军竟以一个团的兵力击退了民主联军3纵主力,随后以铜板铺路,机械化部队驶过泥泞之地向民主联军发起猛攻。在四平东南至高点塔子山上,曾有北伐铁军之称的民主联军719团打光了最后的子弹,在惨烈的肉搏战之后,塔子山失守了。518号,新6军突破了四平的防线。

林彪感到战斗不能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于是向中央发出急电请求撤退,考虑到敌情严重,他未等中央复电就在当天夜里组织参战各部队主动撤出了四平。第二天早上,新1军军长孙立仁亲自驾驶一辆坦克冲进了空无一卒的四平。

但是被动局面已经形成,又因为作战科长王继芳带着全部作战材料叛变,民主联军陷入了国民党军的穷追猛打之中。保卫战的失利在部队中也引起了巨大震荡,在东北新成立的部队基本上都散了。据刘振华回忆,一百天抗退,一边打一边撤,非常艰苦。部队不能休息,连续走一天一夜,早上刚到老乡家做饭,国民党的炮弹就打来了。因为之前没有建立根据地,这时困难变得更加严重,比如说没水喝,老百姓不但不给,还要一块钱一碗来卖。民主联军一直撤退到松花以北。性格文静的林彪从来不对部下发火,在东北三年仅有的一次大发雷霆就是撤到舒兰的时候,因为参谋处长李作鹏没有及时架好电台就跑去喝酒了,让林彪一把就掀翻了酒席。

被派到东北督战的白崇禧主张一鼓作气把林彪赶尽杀绝,此时孙立仁率新1军一部已追过松花江,再向前挺进就要兵临哈尔滨城下了。中共中央也已电告东北局彭真,准备撤离哈尔滨,暂进苏联或者大兴安岭。然而,66日,蒋介石突然下令停战。后来国民党把停战的失误归到了马歇尔身上,其实不然,停战是因为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大举进攻关内各解放区,兵力不足,无力增兵东北,不敢孤军冒进。也有人说是蒋太自信,认为共产党已经不堪一击。无论如何,这个失误成了蒋丢失大陆的起点。

扩充兵员

蒋介石的停战给了林彪喘息的机会。
林彪取代彭真成为东北党政军最高首长之后,主持东北局会议,对东北敌强我弱的局势做出了分析,形成七七决议,提出了东北工作的六大任务,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建立根据地。

据东北民主联军11ZZ部主任李欣讲:林彪口才还是很好,在决议之外,他还有个动员发言,我现在还都能记住——标题是和平的美好幻想,战争的残酷现实在东北要打持久战,老子死了,儿子接着干,要很好地发动群众,否则我们就成了流浪儿了
61758团副ZW张实杰说:林彪讲不发动群众,不搞土改,死无葬身之地

东北局还创办了一个党内刊物,林彪把它命名为《群众》,在他看来要解决东北建党建军建设根据地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发动群众。据后来统计,东北各地共有12千多名干部下乡,开始宣布给农民分土地,搞土地改革。一个地方土改完了之后,就搞二人转,动员参军。占人口大半的贫雇农翻身作了主人,他们踊跃参军、保家卫田,一下子要兵有兵啊。

另外,东北数百年匪患严重,土匪不但抢劫县城,甚至敢于毁坏牡丹江到哈尔滨的铁路线。农民们对土匪和国民党的便衣队都恨透了,他们分到土地以后,自发组强起民兵剿匪、防匪。林彪也调集民主联军主力,用8个月的时间,彻底肃清了匪患。

在之后两年时间里,民主联军(东野)政工人员还用诉苦运动的方式激起了广大贫苦出身的日伪军队和国民党俘虏兵反抗压迫的情绪,使他们也成为了民主联军的兵源之一。

诱歼新1113

1946109日,国民党军集中8个师10万多人多路进发,开始了对南满根据地进攻。到了11月下旬,南满只剩下以临江为中心,包括抚松、蒙江、长白在内四个县在内的小地域。林彪指示,要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南满斗争。时任东北局副书记的陈云和民主联军副司令员肖劲光主动要求到南满工作。

19461217日,国民党军集中了6个师对临江地区发动了进攻。一保临江作战开始了。陈云和肖劲光把机关里能作战的同志都补充到了部队中去,连警卫班都解散了。林彪非常高兴,他把指挥部移到双城,亲自指挥北满部队和陈肖的南满部队配合。194715日,北满部队主力一下江南围攻其塔木。当时驻守其塔木的是新1军的113团的一个营和后勤部队700多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林彪指示,不要急于攻下其塔木,要用它吸引敌军来援。果然,113团另外两个营乖乖地来了。民主联军在他们必经之地张麻子沟布下埋伏,一个团从正面进攻,另一个团从侧面出击,还有一个团断后,炮兵设在山顶上。直到最后一个敌军士兵也进了伏击圈,林彪才在电话中下令发起冲击。3个团(9个营)加师警卫营从山上而下,如猛虎扑食,两个多小时就歼灭了这两个营。毙敌团长赵迪以下200多人,俘800多人。有个战士自己就抓了30个俘虏。民主联军买了大棺材葬了赵迪。林彪这种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战法,在东北战场屡试不爽。

113团被歼后,孙立仁大发脾气,大骂杜聿明指挥无方,将他的精兵到处分散,战斗力大打折扣。可是国民党军每占一处都要分兵据守,战线必然越拉越长,机动兵力越来越不够用。

战力飙升

与国民党正好相反,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民主联军就从一支几乎丧失了战斗力的部队,经过多次训练和作战,学会了集中优势兵力和兵炮协同作战,成为了一支让国民党畏惧的野战部队。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役中,民主联军歼灭国民党军4万多人,收复城镇11座,迫使国民党由攻势转为守势。

19475月,民主联军发起夏季攻势,攻势一开始便连战告捷,攻克大小城市数十座,在大黑林子和怀德,带兵前去增援的陈明仁不仅打光了援军,自己也差点儿丢了性命。回到四平,惊魂未定的陈明仁预料林彪下一个攻击目标很可能就是四平,他紧急向上求援,可是杜聿明已无兵可调,陈明仁只好背水一战。幸运地是,日本人是按现代战争的防御需要修建的四平,陈明仁又加修了大量绊脚桩、铁丝网、地雷、陷阱、陷坑和梅花子母堡,还用上了19路军上海抗战时用的撒豆成兵之法,把一袋袋美国黄豆放在墙头上,口子朝外,用绳子控制,当民主联军从墙下经过时,国民党军就拉开绳结,黄豆如雨般倾泻而下,民主联军战士站立不稳纷纷摔倒,这时他们就一通扫射。经过十几天的血战,民主联军占领了四平的四分之三,陈明仁写好了遗书,准备随时以身殉国。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杜聿明派来了9个师的增援部队,林彪主动撤军。

没想到,坚守孤城的陈明仁没风光几天,就被新调任的东北军事主官陈诚以借机贪污之名撤职查办。陈明仁一手拿着青天白日勋章,一手拿着撤职令,黯然离开了东北。而林彪则认真总结了四平的教训,在一年之后,仅用23个小时就拿下了四平。

秋季攻势结束后,194711月,林彪又从各部队抽调出300多名团以上干部,举办了为期4个月的短训班。据869团团长董占林回忆:他(林)讲了10课,他这个讲课很有特点,他没有本,也没有稿子,每一个礼拜,我们打了哪些仗,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有什么经验教训,他是结合着这个实际讲。通过实际战例,他逐条讲述他发明的6个战术原则: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他还多次讲,不打莽撞仗,一定要准备好。

在这里要插一句,林彪在解放东北的战争中提出过好几个阶段性口号,第一个口号是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时候,当时民主联军的力量不如国民党军,林彪提出硬拼战,就是把我们最大的战斗力发挥出来,不管怎么样都有要给国民党军一个厉害,要使得国民党军有所畏惧;到了国共双方进行基本相等的作战的时候,林彪就提出不打莽撞仗,就是打仗一定要设计好、规划好。
学习期满后,学员们回到了各自的部队,开始逐级向下培训。

在培训期间的12月,民主联军又发起冬季攻势,歼敌15万人,其中公主屯一战,民主联军一次性全歼国民党新5军,活捉军长陈琳达。国民党军大受震动,5个月前接替杜聿明主军东北的陈诚宣称6个月内解决东北问题,之后战局却一泻千里。国大会上,代表们齐声高呼杀陈诚以谢国人,冬季攻势还没完,陈诚就称病跑回了关内。

在辽沈战役开始前的半年时间里,林彪却已发起了一场名为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大练兵活动……

林彪四平战败后是怎么组强起的百万大军

相关推荐